APP下载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0-01-17张海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

张海霞

【摘 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胸闷发作频率、运动耐受强度和射血分数。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生不良血管事件少于对照组;比较胸闷发作频率、运动耐受强度和射血分数等指标,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良好。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引言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血管闭塞最有效的机械介入手段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常见,能有效扩张冠状动脉管腔,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可能加大心脏疾病的发作风险,而不当的康复锻炼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威胁生命。心脏康复护理对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16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例,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且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6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合并心、肺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排除无法完成配合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对照组男51例、女29例,年龄36~72岁,平均(50.2±3.4)岁,患病1~22年;干预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35~74岁,平均(51.3±3.7)岁,患病1~20年。对比性别、年龄和病程等资料,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可做比较(P>0.05)。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可开展本研究;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办法,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①术前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操作以及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详细说明在治疗期间可能会产生的症状,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信息,同时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②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调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对比剂的剂量,且严格控制注射的速度,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对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暴露部分给予保护。③术后护理。术后30~60min无特殊情况下都可以选择高维生素与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过饱,应少食多餐。维持大便通畅,不能用力大便,应告知患者掌握床上使用便盆的技巧,为患者提供隐蔽的环境排便。在饮食方面可稍微满足患者的嗜好,提高其食欲,保证营养充足。在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通过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下肢血栓形成。帮助患者掌握发热的原因与治疗方法,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治疗。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向其讲解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帮助其预防感染,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情绪激动。在遵医嘱服药时应详细掌握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氯吡格雷可在术后常规剂量服用1年,阿司匹林则应该终身服用。同时,严格控制冠心病易患因素,对患者肝功能与白细胞进行观察,避免肝功能受损或白细胞减少。复查凝血酶原时间与凝血时间,并在术后3~6个月评估冠状动脉有无再次狭窄。询问患者有无胸痛发作,嘱咐其定期门诊复查。

1.3 观察指标 随访1年,观察并分别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不良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出血等。比较两组患者胸闷发作频率、运动耐受强度和射血分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血管事件比较

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85±2.35)d,对照组平均(20.75±3.15)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152,P=0.000)。干预组患者再次血运重建患者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再次血运重建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发生率为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54,P=0.044)。

2.2 患者恢复期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具有应用简单、机体康复速度快及手术痛苦轻等鲜明特点,不需要实行开胸手术或全麻手术,占据临床治疗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甚至于紧急情况下可快速重新建立血管。即便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效果明显,但是无法彻底解决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问题,其实质为扩张血管预防紧急症状,造成患者术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居高不下。康复期间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持续康复训练,有利于减少心脏疾病的发作。康复训练虽不能治愈心脏病,但其对增强心血管功能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心脏负担、控制血压,改善病情。本文中采用的护理干预从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康复训练几个方面展开实施,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与常规护理相比干预效果更令人满意,患者住院時间明显缩短,恢复期不良血管事件也有效减少,术后胸闷发作频率、运动耐受强度和射血分数指标较为理想。综上所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脏功能,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贾红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84+87.

陈静.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7,3(10):23-24.

纪玉沛,刘淑燕,田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18-19.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研究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社区老年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干预效果探析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大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