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龋齿患者选择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1-17张贺李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效果

张贺 李倩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龋齿患者选择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龋齿患者,均为儿童。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86例龋齿患儿分别成立两组,即对照组43例与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充填修复术,实验组患儿实施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将两组间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治疗半年后,对照组龋齿继发率为7.67%,明显高于实验组龋齿继发率为0.00%,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治疗一年后,对照组龋齿继发率为19.23%,明显高于实验组龋齿继发率为5.56%,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龋齿患儿实施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应用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其治疗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儿龋齿;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龋齿即“虫牙”、“蛀牙”[1],其为口腔科常见病以及多发病,该病为细菌性疾病,可继发为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该病的持续性发展,还有可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的炎症,最终形成龋洞,使牙冠完成被破坏,导致儿童发生咀嚼及进食问题[2],且使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为传统充填修复术与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有学者指出[3],对龋齿患儿实施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在龋齿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6例患儿,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并作出平行对照,皆在探讨其在龋齿患儿中的应用优势,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龋齿患者,均为儿童。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3)与实验组(n=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最大年龄为6岁,最小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4.25±0.6)岁,龋齿共52颗;实验组43例患者中男28例,女15例,最大年龄为5岁,最小年龄为3岁,平均年龄为(4.04±0.6)岁,龋齿共54颗,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可以开展临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充填修复术,方法为:明确龋齿牙位,应用高速涡轮手机将龋洞扩大,去除腐质,根据龋齿损坏程度制备抗力型与固位型窝洞,将牙洞用高压水枪清洗,窝洞消毒,棉球隔湿,将窝洞吹干,应用单凝单组份复合体对窝洞进行填充,调颌后进行抛光。

实验组患儿实施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方法为:明确龋齿牙位,依据龋齿洞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挖匙及2-4#Carisolv微创器械充分清理龋洞,将釉牙本质界及釉质的龋坏组织去净后即可,深层较轻感染牙本质无需去除,涂布清洁液,进行常规冲洗,窝洞消毒,棉球隔湿,将窝洞吹干,将牙本质处理液涂于龋洞表面,观察10秒后,将预先调好的1:1玻璃离子充填材料紧压进窝洞,将多余材料清除,调颌后进行抛光,并涂上凡士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半年、一年继发龋齿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核实无误后将其输入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组间经检验,计量资料(年龄)应用( 士s)描述,组间经t检验,差异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半年、一年继发龋齿情况对比

经对比,半年后,对照组52颗龋齿经治疗后,有4颗继发龋齿,继发率为7.67%,实验组54颗龋齿经治疗后,无继发龋齿发生,继发率为0%;一年后,對照组52颗龋齿经治疗后,有10颗继发龋齿,继发率为19.23%,实验组54颗龋齿经治疗后,仅有3颗继发龋齿,继发率为5.56%,对照组继发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龋病为儿童时期多发病,因儿童时期为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且为患儿颌面部建立咬合平衡的重要时期[4],因此,该病会影响患儿颌骨的发育及牙齿排列情况,使咬合发生紊乱,降低咀嚼率,且影响患儿整体面部发育情况,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为传统充填修复术的优化技术,该技术可将患儿剩余牙体组织有效保留[5],同时,可避免因高压枪等方法引起的恐慌心理及不耐表现,因此,将此治疗方法应用于儿童龋齿治疗中效果显著。临床在应用该方法对龋齿患儿进行治疗时还发现,由于操作过程中不应用高速手机,能有效降低因手机对牙髓组织产生的不良刺激,并降低疼痛感主恐惧感,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加之该治疗方法时间短,操作便捷,能有效保障治疗的有效性,使患儿预后恢复良好。同时,因玻璃离子材料能释放出氟离子,有效防止继发龋齿情况发生,因此,于治疗后,还降低继发龋齿的发生率,避免反复治疗对患儿牙体造成的二次损伤。本次研究,通过对86例龋齿患儿分别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半年后及一年后继发龋齿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参考价值。

综合以上分析,临床上,在对龋齿患儿实施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应用改良性非创伤性充填术,其治疗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王政.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0):46-47.

王丽娜.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1):84-85.

张晓竹.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128-129.

刘曼.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10):78-80.

裴蓉.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8):3320-3321.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