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20-01-17申贵虹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申贵虹

【摘 要】目的:石韦散加减治疗石淋病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4年-2018年期间在我科住院及门诊的60例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予西医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石韦散加减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石韦散加减;石淋病-下焦湿热证;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石淋、血淋范畴。为了评价石韦散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现将本科室近年来收治的中医诊断为石淋病-下焦湿热证,西医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共计60例患者,运用中药石韦散加减治疗,结合西医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跟踪观察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呈现如下。

1 资料

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均为2014年-2018年间在我科就诊的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为43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5+年。;观察组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为46岁;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6+年。60例患者均经过泌尿系彩超或腹部平片、腹部CT确诊,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20例、下段30例,结石直径<1.0cm,选择性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注qd扩张输尿管,洛索洛芬纳片60mg口服tid解痉止痛,疼痛难忍者肌注曲马多注射液加强止痛效果,以及补液等常规治疗,同时嘱患者大量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并嘱患者反复做跳绳或跳楼梯运动,排尿时,注意有无砂石排出。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石韦散加减口服,药物组成:石韦20g、瞿麦10g、车前子15g、冬葵子15g、滑石20g、海金沙15g、金钱草30g、鸡内金30g、泽泻10g、扁蓄10g、白芍15g、延胡索15g、甘草3g。加减:血尿明显着加小蓟、白茅根、藕节各15g;湿热重者加黄芩、黄柏、栀子各10g;气滞较重者加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各10g;呕吐剧烈者加法半夏12g、竹茹10g;感染较重、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5g、蒲公英30g;体虚无力或中气下陷者加黄芪20g、党参、茯苓、白术各10g、柴胡、升麻各6g;舌质暗红、边有瘀点瘀斑提示有淤血者加桃仁10g、益母草15g。以上药物以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服药期间禁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治疗后定期复查泌尿系彩超。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石完全排出;显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后,症状部分改善,结石下移<2cm;无效: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30岁,于2017年7月2日就诊,患者以"右侧腰腹疼痛4+小时"为主要表现,伴尿频、尿痛,恶心呕吐,不伴肉眼血尿,无恶寒发热等,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泌尿系彩超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伴右肾积水(结石约0.6X0.5cm)。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西医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中医诊断:石淋病--下焦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予以石韦散加减:石韦20g、瞿麦10g、车前子15g、冬葵子15g、滑石20g、海金沙15g、金錢草30g、鸡内金30g、泽泻10g、扁蓄10g、白芍15g、延胡索15g、小蓟15g、白茅根15g、藕节15g、栀子10g、王不留行各10g、法半夏12g、竹茹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药1剂后疼痛减轻,继服3剂后排出0.6X0.5cm结石一块,疼痛消失。复查泌尿系彩超右肾积水消失,右侧输尿管未见阳性结石影。

5 讨论

泌尿系结石,祖国医学早有记载,《黄帝内经》将之归于“淋证”一病,淋者有五: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本病即属“石淋、血淋”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化火伤阴;煎熬尿液,尿中杂质聚聚集为砂石,砂石阻滞水道,湿热又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滞血瘀水停,不通则痛。湿热气滞是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关键,病机为湿热内蕴砂石阻络,气机不畅。气是谁也运行的动力源泉,气机阻滞,则水液停留聚集,湿浊潴留,郁而化热,煎熬日久而成砂石。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滞,最易阻滞气机。砂石为有形之物,阻于络道,气机不畅,双重因素妨碍水液正常输布,更生湿热,如此反复,湿热气滞既是成石之因,又是砂石形成的病理结果。湿热与气滞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所以湿热气滞为泌尿系结石发生之症结。砂石与热邪伤及血络则尿血。所以在清利湿热的同时,必须配以化气行水以消除下焦气机阻滞的胶结状态之药物。石韦散方中石韦既能利尿通淋又能止血,金钱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滑石、车前子、冬葵子清热利湿,海金沙、瞿麦、扁蓄清热利水、利尿通淋,鸡内金化坚消石,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病程日久或年老体弱者,在本方基础上酌加补肾益气之药效果更佳。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功效,临床应用疗效颇佳,但需根据患者病程长短及证候的不同灵活加减运用。本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张军会,杨淳.中医辨治肾结石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447-448

潘公益,夏海岩.清热利湿佐以温补肾阳加灸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172-17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