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2020-01-17姜藜藜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姜藜藜

【摘 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院外由多种致病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肺部炎症,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以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为主。CAP 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常伴随有咳痰、胸痛等症状,且在发病早期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等。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免疫低下宿主的增加及耐药细菌的不断增加,CAP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CAP的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临床常用的药物多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等为主。通过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纳入标准:患者近日出现咳嗽、咳痰或者病情加重;患者出现发热现象;患者出现湿性罗音或者其肺实质体征出现变化;患者经检查后其WBC在10×109/L以上,或者在4×109/L以下;经过胸部X线检查之后图像呈现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者产生间质性变化。排除标准:排除对喹诺酮、大环内脂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患有肺结核、肺部肿瘤、肺不张以及肺栓塞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5.17±1.02)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2-64岁,平均年龄(55.34±1.0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如X线以及化验诊断。两组患者均行苏州第壹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060,生产企业: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治疗,0.4g,分两次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半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注射用阿奇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73718,生产单位:陕西省平利制药有限公司)治疗,0.5g,静脉滴注1次,连续用3d后,换成口服用药,每日0.25g。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原菌检测指标显示病原菌清除;显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原菌清除;有效为病情有所改善,具有明显好转趋势,病原菌检测指标尚未恢复正常;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存在加重、恶化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因细菌感染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往往需要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然而因抗生素大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导致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有降低细菌清除率的可能性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3]。因此,为了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采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左氧氟沙星属于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杀菌作用。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不易被肝肾所代谢,血药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较易分布于人体内组织细胞内,且肺巨噬细胞以及支气管上皮覆盖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清血药浓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到达两肺,发挥杀菌功效。此外,临床研究发现CAP的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也明显低于青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能发挥最大的杀菌作用。而阿奇霉素属于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不但能抑制细菌内蛋白质的合成,而且还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能聚集于巨噬细胞体内,等待巨噬细胞抵达肺部病灶后再释放,从而提高杀菌作用。此外,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人员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此类药物能刺激网织内皮细胞的增殖、提高NK细胞对致病菌的杀伤作用、促进巨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弹性蛋白的自身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当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患者时,阿奇霉素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合成,而左氧氟沙星则对细菌的生物膜有一定的渗透力,两者联用时可发挥最优的杀菌作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能较好的分布于肺部组织,且都有良好的细胞穿透力,对寄生于肺部的致病菌有较好的杀灭功能;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能较好的覆盖CAP的常见病原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王振国.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6):134-136.

何 毅.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8,11(3A):61-62.

王慧敏.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52-153.

猜你喜欢

社区获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测定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我院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