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01-17高颖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术后恢复影响

高颖佳

【摘 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ERAS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二组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ERAS组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胃肠肿瘤;术后恢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胃肠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多为恶性肿瘤,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胃肠肿瘤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手术部位较特殊,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极易引发胃肠功能障碍,延迟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生活质量[1]。因此,在胃肠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期间辅助于有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快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新型的外科康复护理模式,主要通过优化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手术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2]。

本次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我科近一年收治的45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

入选标准:符合胃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确诊为恶性肿瘤;接受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腹腔镜下微创肿瘤切除术禁忌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伴有消化道梗阻;胸腔积液、水肿;认知功能异常。90例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42~74岁,平均(57.62±2.96)岁;疾病类型: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分别32例、28例、30例。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FTS组,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类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ERAS组则先成立一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均接受系统化培训,熟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流程,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再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如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通过 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

时间 护理措施 ERAS组护理措施 对照组护理措施

术前 宣教内容 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疾病认识情况,耐心向患者解释胃肠肿瘤手术操作流程、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及防范措施,向患者列举一些术后康复实例,并告诉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理解。 常规术前指导,简单告诉患者胃肠肿瘤手术操作流程、预后转归及注意事项。

饮食控制 术前禁食6h,禁饮2h,并于术前一日让患者饮用浓度为12.5%的碳水化合物溶液800mL,术前2h再次饮用400mL,缓解术前饥饿、口渴感。 术前常规禁食12h,禁饮6h。

肠道准备 口服磷酸钠盐溶液做肠道准备。 采用泻药或灌肠行全肠道准备。

尿管 常规放置,术后第2d拔除。 常规放置,术后第3~5d拔除。

术中 麻醉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保溫 使用输液加温器。 无特殊的保温处理。

补液 严格依据丢失液量进行补液治疗、 不限制补液量。

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不常规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常规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术后 疼痛控制 术后48内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 采用阿片类止痛类药物。

早期活动 术后6~8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术后24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导管 术后不进行常规引流。 有排尿感时拔除导尿管,有排便感时拔除引流管。

早期进食 患者苏醒后,用少量温开水湿润口腔,术后6~8h有肠鸣音即可恢复进食,术后24h无不适反应可恢复常食。 术后禁食、禁水48h,肛门排气方可进食。

2 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ERAS组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通过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责任护士三者间的协同合作将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为最低,进而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且疗效确切,本次研究对ERAS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ERAS组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中我们术前缩短禁食时间,并口服碳水化合物溶液,有效减轻禁食造成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手术耐受性;术前不采用泻药或灌肠行全肠道准备,有效避免肠道菌群的失调,降低术后感染等的发生;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能够有效预防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带来的肠麻痹等的发生;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方便术后早期活动;术后给予多模式镇痛,有效确保镇痛充分性,降低疼痛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术后早期进食,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效避免下肢DVT等的发生。

总的来说,对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加快术后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樊晓燕.快速外科康复护理在胃肠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136-137.

陈港心,杜嘉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肿瘤患者对术后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06):995-997.

涂亚兰.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1):85-86.

猜你喜欢

术后恢复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