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电图联合MRI评估预后研究

2020-01-17何金玲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电图急性期

何金玲

【摘 要】目的:探讨脑电图联合MRI在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行脑电图联合MRI监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以后期随访结果为标准,分析脑电图联合MRI在评估此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电图联合MRI预后评估符合率,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脑电图联合MRI评估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预后,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安全无创等优点,能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电图;MRI;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

脑血栓和脑栓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受近年来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存环境改变影响,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明显增高,已成为威胁人生存质量的重要风险因素[1]。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预后质量往往欠佳,及早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提升患者远期预后有积极意义[2]。本文纳入80例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即探讨脑电图联合MRI在此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共80例,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80例患者中,男45例,年龄40~80岁,平均(65.60±7.30)岁;女35例,年龄42~76岁,平均(66.03±7.05)岁。疾病类型:脑动脉血栓58例,脑栓塞18例,其他4例。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联合MRI监测。仪器选择上海诺诚视频脑电图仪,参照使用说明书和国际检验标准,安装电极和导联,常规安装EEG的蝶骨电极导联,必要时可在颞区增加T1和T2导联,作为蝶骨电极导联的替代。常规诱发试验后,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后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常规扫描后,序列定位海马区域,调节至自旋回波(SE),于海马长轴斜冠状位T1、T2垂直部位做加权成像,参数设置层厚3mm,两侧平面,对称扫描,选取最佳层面进行垂直扫描,范围包括颞极至海马尾后方,进行垂直扫描,主要扫查海马长轴的斜冠状面,FLAIR成像,参数设置层厚为4mm,无间隔。扫描海马结构的头部、体部和尾部,检测准确计算海马体积。

1.3 观察指标

预后评估分为三级,Ⅰ级:患者经治疗,身体痊愈、好转或残余生存。无后遗症或后遗症较轻,有自理能力为痊愈;有后遗症,有部分自理能力或无法自理为好转;仅意识清楚,能与其他人交流为残余生存。Ⅱ级:植物状态。Ⅲ级: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Ⅰ级59例,Ⅱ级13例,Ⅲ级8例;脑电图联合MRI评估80例患者预后,Ⅰ级57例,Ⅱ级14例,Ⅲ级9例,误诊4例,预后评估符合率,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可能与脑血栓和脑栓塞的病理改变都是脑梗死,脑电图无法作出准确区分和鉴别有关。早期了解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对其预后作出评估,有利于临床后续诊疗方案的制定,对提升患者预后质量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选取80例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脑电图联合MRI监测,结果得出,脑电图联合MRI在评估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预后准确性方面,与随访调查结果无明显差异,显示使用脑电图联合MRI评估此类患者预后确有较佳效果,与高冬艳等[4]研究结论一致。脑电图是近年来临床诊断闭塞性脑血管病的常用手段,除病变早期外,脑电图所见与脑血流和代谢率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脑电图监测,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出脑血管病变的范围、病变程度及有无其他合并症,观察背景异常,相较局灶性慢波,在评估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背景活动存在提示患者预后较佳。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常伴有细胞膜离子转换,水分子、钙、钠在细胞内产生,严重时可导致细胞内肿胀,发生毒性水肿,在MRI检测图像中表现为高信号影。通过观察MRI检测图像,能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判断,治疗后通过MRI检查结果,还能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即可对患者预后作出判定。同时提前做好预防管理措施,对改善患者預后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脑电图联合MRI评估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预后,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安全无创等优点,能为患者制定诊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吕星月.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3(7):36-37.

孟淑春,黄贤会,韩兴军,等. CTA对不同部位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特征的诊断效果评价[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8,29(6):413-418.

钟鸣悦. 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6(7):50-53.

高冬艳. CTA评估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侧支循环及其与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8(23):3063-3066.

猜你喜欢

脑电图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急诊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
脑电图能否诊断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