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

2020-01-17顾湘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探讨分析肺癌

顾湘

【摘 要】肺癌是目前存在的,能够对人类群体的生命健康和存续状态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的恶性肿瘤疾病,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肺癌患者群体中的运用,能获取较好效果,但是其规范性技术流程尚未建立,相关研究留待补充和完善。文章围绕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论题,展开了简要阐释。

【关键词】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2

遵照现有的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肺癌属于能够诱导患者发生因病死亡结果的代表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最近50年间,其临床报告发病率和因病死亡率在绝大多数国家均呈现出持续提升变化趋势[1]。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引致原因多样,治疗难度大,在系统诊断基础上,积极选择运用适当方法对肺癌患者展开治疗干预,能支持患者获取到良好的临床治疗处置效果。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论题,展开简要阐释。1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1 适应证

经由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介于18-75岁之间,卡氏功能状态评分≥60.00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x109/L,血小板≥70.00x109/L,血红蛋白≥90.00g/L;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15.0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00s;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肌酐指标和尿毒氮指标均显示正常状态;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转氨酶指标测算值不超过正常值最高限制的3倍;心电图检查显示结果正常;未见活动性感染病情;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2]。

1.2 禁忌证

(1)绝对性禁忌证:卡氏功能状态评分<60.00分,肿瘤病理组织中存在恶液质,身体条件无法耐受经皮穿刺手术,或者是无法配合临床医生完成经皮穿刺手术,并发心脏、肺脏、肝脏,或者是肾脏器官的功能缺损[3]。

(2)相对性禁忌证:年龄>75.00岁,肿瘤病理组织的直径>8.00cm,全身多发转移,肺部器官内部存在多发性结节,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4]。

2 术前准备

2.1 术前检查

全面采集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信息;规范建立书写患者的临床病历;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表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患者开展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肝脏功能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针对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出血风险的患者开展交叉配血准备;针对患者开展梅毒抗体检测;针对患者开展心电图检查并且选择性开展心脏器官B超检查;针对患者开展胸部强化检查和肺部功能检查;针对患者开展系统性的病理学检查诊断。

2.2 病例讨论

分析确定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基本适应证,分析和排除患者存在的各类手术禁忌因素,系统讨论确定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身体体位、进针路径、可能引致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及其对应的临床处置干预措施。

2.3 术前谈话

要借由与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全面系统的术前谈话,在确保其实现对手术治疗过程相关信息的全面认识条件下,能够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文本。

2.4 手术设备与手术材料

全面系统地准备术前阶段、术中阶段,以及术后阶段需要使用的各类手术器械、手术药品,以及临床防护用品,做好针对患者的术前宣教、术区备皮,以及术前用药干预工作。

3 手术实施流程

(1)全面准备CT手术室内部需要运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和药品,其主要步骤包含准备心电监护仪设备,以及准备分屏器设备和必需性药品。

(2)准备CT手术床和真空成形袋:①将平板床安装放置在CT床上;②运用激光线校准平板床的安装设置位置;③连接负压泵设备和真空成形袋;④放置一次性床单。

(3)患者的体位摆放和术前准备:①将患者接入手术室;②要协助患者安全转移到手术床上,规范连接静脉输液通道;③规范摆放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位;④开展吸氧支持治疗、连接心电监测设备,并且为患者系统实施术前给药干预。

(4)固定患者的体位:①运用真空成形袋对患者的体位开展固定处理;②定位裝置底座组件的安装操作。

(5)确定患者的肿瘤靶区和穿刺操作路径:①针对患者开展第一次CT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的肿瘤靶区和穿刺操作路径;②勾画患者的靶区体表投影区。

(6)准备手术过程中运用的各类器械。

(7)消毒、铺巾,以及麻醉:①针对患者手术野皮肤手术消毒处理;②铺巾;③开展局部浸润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

(8)试穿第1根插植针:①模板安装操作;②将模板移至肿瘤靶区并且调节到预定的倾角位置;③模板固定操作;④在肿瘤靶区中心位置试穿第1根插植针,实现对肿瘤位置的固定。

(9)第2次CT扫描,核对插植针的位置。

(10)一次性插入全部插植针。

(11)第3次CT扫描处理,核对插植针的位置,必要条件下开展术中计划。

(12)精确化调整每根插植针的分布深度。

(13)第4次CT扫描处理,核对确认全部插植针是否达到精确位置。

(14)遵照手术计划开展粒子的植入操作。

(15)第5次CT扫描处理,观察植入粒子的分布状态,在必要条件下实施术中优化技术处理过程。

(16)在粒子植入操作结束之后,将全部插植针拔出。

结语:

在肺癌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提升的临床实践背景之下,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肺癌患者群体中的引入运用,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持续改善和生存质量的不断优化创造了积极且有效的临床支持条件,而积极制定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运用规程,是保障肺癌疾病患者顺利获取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临床条件。

参考文献

侯志华,刘玉芳,李萌,等.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技术联合G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9,41(15):2268-2271.

李丹波.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后挽救化疗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22):144-146.

陈芝强,李泽云,林瑞婷,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14):1990-1996.

杨艳,张明晖,马艳青,等.埃克替尼单用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14):2199-2201.

猜你喜欢

探讨分析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探讨
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帮能力的思考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