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长寿地图揭示长寿秘密

2020-01-15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气候长寿心态

长寿指数是90岁及以上者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千分比,它反映该地区的长寿水平。研究发现,我国有50个长寿之乡,长寿老人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理聚集性。排名前十位的地区大多集中在南方,其中,海南以29.46排名第一,上海其次。这十个长壽地区,大多以江河流域分布,主要聚集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川渝和中原等五个地区,且多分布于中、低丘陵,以及冲积、洪积平原地区。这说明,长寿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气候温和地区的居民长寿。

据分析,这些长寿地区年均气温大多温暖,年降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空气湿度较高,日照充足。这些因素构成了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特定条件,对人们寿命的延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植被茂密、污染少、空气好的山区居民长寿。

长寿老人多集中分布于丘陵地区,那里工业噪声和污染较少,加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3. 水系发达地区的居民长寿。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很多疾病是由于水摄入不足引起的。水多的地方,人也容易长寿。

4. 空气湿润的地区更长寿。

研究发现,人生活在相对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舒适,不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但长期生活在湿度较低的环境,尤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人体鼻腔和肺部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5. 气候寒冷影响寿命。

气候寒冷,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对外界的变化很敏感;寒冷会令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上升,增大心脏负荷,极易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因此长寿老人偏少。

除了地域和自然气候等特定条件以外,老人自身的生活习惯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长寿老人有许多生活共性,普遍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睡眠充足:一项老人睡眠状况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睡眠效率的下降,死亡率会增加。调查显示,百岁以上老人平均睡眠时间为9.6小时,80~99岁老人睡眠时间为8.33小时,而60~79岁低龄老人睡眠时间为7.64小时。

饮食清淡:长寿之乡的老人,饮食以清淡为主,主食是大米和面粉。蔬菜必不可少,90%的长寿老人每天食用蔬菜。

患病次数少:统计表明,患慢性病及住院的高发年龄在60~79岁。度过了这一期间的老年人,由于较好地适应了由年龄变化带来的一些不利条件,能抵御来自身体以及外界条件变化的挑战,患病比例也迅速降低。

心态良好:老人良好心态是指遇事能想得开,并感觉与年轻时同样快乐;消极心态包括紧张、害怕和孤独等。良好心态的长寿老人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消极心态的,遇到困难时能积极面对。

中国的长寿地图带来的启示:休息时间多一点,亲近自然。利用节假日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多呼吸清新空气,多休息、多睡觉,有利恢复体力。放松心情。身心健康的前提是自己能够掌控心情,保持心态平和。

因此,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学会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养生。

(摘自《长寿养生报》)

猜你喜欢

气候长寿心态
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美丽的长寿花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世界最长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