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实验高速推广应“点刹”

2020-01-14程连涛史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功利愿景理性

程连涛 史峰

2002年新教育实验开始走向了全国推行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新教育实验的魅力和扩张力都表现突出。特别是新教育实验区域整体加入的扩张模式,更让新教育实验参与学校的规模呈现滚雪球式的增长速度。在新教育实验高速推广的过程当中,是否要适当降低一下速度踩一下点刹呢?答案是必然的。因为新教育实验的成熟度、操作性、效果都需要进一步认证。如果新教育的推广规模不注意控制,高速扩张实验参与学校时,就容易忽视新教育实验可能存在的不足,让试错的队伍因过于庞大而产生不可控制的损失。从理性的角度来观察,新教育实验存在的一些不足是明显而确定的。

新教育理论的空壳化有待解决。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新在何处?用什么样的理念去实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与当下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关联与冲突?这些核心的理论内容,在新教育的理論体系中,文学性的表达多于理性的解析,读起来很美,但是无法从教育科学严谨性的角度作出理性的量化。用文学性的描述构建新教育理论体系,是新教育的“美梦”,也是新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硬伤!当理论核心存在空壳情景时,新教育的扩张需不需要点刹一下呢?当然需要。

新教育实践的内容越来越庞大。新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有这样的回答:新教育是为教育补缺,缺什么补什么。新教育有补充之用,那么普通教育虽然不完美,但是缺口应该不是非常大,因此,新教育的内容体系不需要非常庞大,小而精致应该是正常的。但是目前的新教育实验内容体系已经庞大到相当繁杂了,从十大愿景到四大改变,还有十大行动,这些内容加起来基本上涵盖了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如果用这么多内容去补基础教育的缺,难道基础教育浑身都是“筛子眼”?如果不是这样,新教育实验的庞大内容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当新教育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就会对正常基础教育目标实现带来空间挤压效果。新教育不能取代基础教育,所以在内容上应该化简去繁。

新教育实验目标理想化。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用排列组合的方式,给出四种人生:当前幸福和未来幸福、当前不幸福和未来不幸福、当前的幸福和未来不幸福、当前不幸福和未来幸福。人生如果有这四种状态,那么每一种状态都是可能的结果,最浪漫的结果就当下幸福和未来幸福的目标。把这个目标当成梦想未尝不可,但是当成一项教育实验的目标未免过于理想化。当新教育目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时候,应该踩一踩刹车,以便在前行的过程中多一些理性。当下教育改革务实理性的行动要比理想化的梦想更迫切,也更有价值。

新教育存在愿景悖论。新教育有十大远景,其中有一条是创建自己的教育理论学派。什么是新的教育理论学派?具体来讲,应该是在价值观、行动方法、思想等方面与当下的主流教育思想行动有根本上的差别,才可以成为新的学派。这里边就有个悖论:没有新的价值观、没有新的思想、没有新的行动路径,就不是新的学派;如果有新思想、新行动、新价值,就说明与当下的主流教育思想价值存在冲突。所以新教育的愿景就容易受到方向性的诘问。点一下刹车的目的,就是要让新教育实验找准自己的位置:新教育是当下及未来主流教育思想里的一滴水,是为主流教育价值观服务的,而不是另立山头的对立。

参与者的功利意识须调整。参与新教育实验的群体当中,有热情澎湃的人,也有追求功利的人。有热情的人是新教育的中流砥柱,有功利的人往往会成为新教育实验的短板。新教育实验以区域性推广的方式扩大规模,一些参与者未必就是为了教育理想介入其中,挂一个牌子图一些虚名的问题需要调整。所以新教育实验应该点一下刹车,提高参与门槛,洗涤功利习气。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功利愿景理性
一起向未来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