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特殊诊疗方法综述❋

2020-01-14李小薇武云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过敏性

袁 旭,李 林Δ,李小薇,王 馨,武云朋,张 楠

(1.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01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过敏性鼻炎又名变异性鼻炎(AR),主要是由IgE介导不同程度鼻部炎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AR的药物和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抗白三烯药物、色酮类药物、抗胆碱药以及脱敏疗法(免疫疗法)、生物制剂、外科手术以及中医中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多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及天人合一思想,将基础疗法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与此同时,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后,中医也发展了诸多新的特殊诊疗方法,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1 基础诊疗方法

1.1 内治法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五脏整体产生的异常变化。就过敏性鼻炎(AR)而言,多由脏腑抗病能力不足之内因所致,其中肺脾肾三脏为首要受累器官。脾气散精,若脾气不足则水谷精微不能疏布于肺,肺失濡养则卫表不固,易感受外邪而致病。肾主水液,肾之阳气能温煦和推动参与水液代谢的肺脾三焦膀胱等内脏,使其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水液运化失常,水液停居于体内而形成湿邪。此时若遇花粉、粉尘等过敏原及外部风寒风热之邪的入侵,肺宣发肃降之功能受到抑制,外邪引动体内湿邪,故患者易出现鼻塞、清涕、喷嚏等水湿外溢之现象。刘珊珊[1]通过Meta分析治疗AR的相关文献得出,纳入的63篇文章中多次出现肺脾气虚证、肺卫不固证、气虚血瘀证、肾阳不足证以及肺经伏热证5个证型,这5种证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2%、22%、6.3%、4.7%和6.3%。可见,近年来对AR综合征的研究大多偏向于肺脾虚证。肺经积热等证型相对较罕见,故在治疗方面多以益气固表、温阳散寒、健脾补肾及益气活血为治疗方法,具体处方要根据患者的对应症状而辨证施治。

1.2 外治法

对于变应性鼻炎,外治法包括针法、灸法、穴位注射法及埋线法、穴位贴敷法、耳廓按压法等,而针法是最常见的传统外治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针刺对内脏功能的偏胜偏衰给予纠正。在针灸选穴中,以局部穴位为主,同时兼顾肺脾肾经中经脉循行部位的穴位以及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王玲[2]通过Meta分析对穴位的配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指出针刺治疗AR最常用的穴位为迎香、印堂、足三里、合谷、风池、上迎香、肺腧、大椎、上星、列缺、百会等,并且多个穴位配伍使用疗效更佳。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刺组在治疗4周时鼻症状总分及鼻炎症状总分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认为针刺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并缓解鼻部异常感觉,尤其是鼻流清涕、瘙痒、打嚏喷等,可在临床给予应用。

2 特殊诊疗方法

2.1 特殊诊断方法

2.1.1 上入穴循按法 在针灸的“根、溜、注、入”理论中,阳经的气血在颈部上入穴处流向阴经经络。如果阴经的气血强弱失调,必然改变机体内气血的均衡,与此同时循按上入穴时也会有相应疼痛等异常变化[3]。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识别六经各自的强弱程度,也可以通过对上入穴异常表现的观察来了解六经的气血状态。上入穴由人迎、天柱、天墉、天容、天窗、扶突6个穴位组成[4]。邓凯[3]通过对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上入穴的阳性反应与独取寸口诊脉相结合,发现受变应性鼻炎影响的经络不仅与循行于头面的胃与大肠经有关,还与胆经、膀胱经、三焦经密切相关。同时发现对AR产生影响的脏器不仅限于肺、脾、肾,还与肝脏等脏器有关。从虚实的角度看,鼻炎多合并脏腑经络虚证,其中经络虚证主要表现为三焦经、膀胱经、肺经、肾经及胆经,与肝经经络相关的主要以实证居多。故在相应治疗方面,可根据患者相应脏腑对应的上入穴及脉象变化,给予相应的内外治法。

2.1.2 微量元素测定法 当体内微量元素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机体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而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体内微量元素也有着密切关系。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文献指出[5],锌、铜、铁、硒、碘这几种常见的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直接导致体内免疫功能变化。AR是由IgE介导的各种化学介质的释放和扩张引起的,患者血管扩张导致的渗透力强、腺体分泌过多而造成鼻黏膜损伤。而锌能阻止组胺的释放并使细胞膜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减少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率。杨英[6]等通过研究发现,AR患者体内的微量元素以锌、锶、锰的偏低以及铜的升高为典型特征。故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过程中,可着重注意对锌、锰、硒等微量元素的补充并减少摄入无花果、菠萝、海产品、动物肝脏、豆类等镍、铜含量丰富的食物。

2.1.3 大鱼际掌纹形态辨别法 从中医理论看,大鱼际掌纹与肾气密切相关。掌纹干燥的表现是由于缺乏肾精而不能滋润皮肤及腠理而形成。因此有学者认为,肾虚体质患者的大鱼际掌纹可在变应性鼻炎中起到特殊的应用[7]。王燕青[8]等通过皮肤穿刺法[9]检测吸入相关变应原后大鱼际的阳性反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炎的发病率与掌纹形态学阳性有关。大鱼际具有阳性指标征的人群患病的概率是具有阴性指标的41.665倍,因此大鱼际阳性指标的显示是鼻炎的典型特征。

2.1.4 儿童目下黑检测法 目下又可称下眼睑,经络穴位中的承泣穴便是目下的位置,此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五行理论认为眼睑属于脾,脾支配一身之肌肉,故将眼睑称之为肉轮。历代医家常把下眼睑发黑的症状归咎于脾虚。王海[10]通过研究表明,肺气虚弱、腺样体肥大和AR会间接导致儿童眼下周黑斑形成。有学者指出,黑斑也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关,并将之称为“过敏性眼晕”[11]。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其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儿童目下黑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待探究。

2.2 特殊治疗方法

2.2.1 自血疗法 穴位自体血液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是指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抽取肘静脉血3 mL并快速注射0.5 ml于肺俞、脾俞、肾俞、大椎、足三里、风门等穴位。研究表明,自体血液疗法可以有效地通过非发热蛋白刺激抗原,诱导网状内皮系统反应,从而刺激自身免疫系统,调节机体以求疾病的快速痊愈[12]。吴建[13]在观察的60例AR病例中发现,治疗组有80.0%的患者产生效果,平均23 d后效果明显;对照组66.7%的患者有效,显效时间大于治疗组6 d。

2.2.2 热敏疗法 热敏灸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燃烧的艾条放置于一些对发热及其敏感的穴位上,我们称之为热敏穴。在艾灸的过程中,它可以促进机体透热和热膨胀,所以艾灸的灼热感可传播到受影响部位的深层,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林煜芬[14]等在临床中发现,AR患者中最敏感的10种穴位为迎香、大椎、印堂、肺俞、风池、鼻通、上印堂、神阙、上星、蝶腭。与针刺组有效率74.29%相比,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为82.86%,效果显著。

2.2.3 特殊针法 通过针刀治疗的各种疾病并不少见。近年来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的产生与颈枕部软组织损伤和肌肉黏连导致的鼻部自主神经紊乱密切相关[15]。在治疗AR时,可通过对颈部软组织的切割与分离,使得其经络瘀阻得以疏解,进而改善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张建军[15]将60例AR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氮卓斯汀喷剂,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0.0%及66.7%。使用小针刀后患者RQLQ评分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但针刀用于肌肉经脉的分离时必须通过人为的听取断裂声来判断手法是否成功,对医者要求略高,故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齐秋俊[16]治疗鼻炎时多用巨钩针,巨型钩针治疗颈4穴(自定穴)与肺俞穴,巨钩针的使用技巧中,除了针刀的钩法、割法、挑法外,还增加了放血法及针刺法,其割治法较针刀更为复杂,对切割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2.2.4 中医蜂疗法 蜂巢是我国传统的动物类中医药材,主要作用是祛风、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治疗扁桃体炎、鼻咽癌等[17]。将蜂蜜放置于鼻中,使其吸收并缓慢停留使得疗效进一步提升。蜂蜜可改善鼻腔内的血液循环并滋养鼻黏膜,通过吸收和再生疾病组织的功能,使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良性循环,缓解或消除变应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蜂疗法不仅包括蜂蜜滴鼻,还包括蜜蜂尾针刺络。邹永贵[18]用30%的蜂胶酊医治鼻炎,并用蜂针配合针刺志室、上下迎香、人中、印堂、素髎、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治愈率为76.9%,显效率23.1%,总有效100%。

2.2.5 鼻周吸入式用药法 鼻周吸入是指使用药袋、枕头等方法,将相关功效的药物纳入其中,通过长时间停留于鼻腔附近,鼻腔通过长时间吸入药物散发的气味而达到治疗的效果。杨祁[19]治疗变应性鼻炎,使用金银花、黄菊、野菊花、苍耳子、木兰、蝉蜕、薄荷、藿香、佩兰、石菖蒲、羌活等药物纳入枕中,并令患者使用此枕休息,结果表明,治疗4周、6个月、1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3.3%、73.3%和66.7%,疗效准确。间接式给药的方法简单方便,且能达到口服药物的疗效,避免口服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和探索。

2.2.6 药食同源法 “药食同源”理论来自于《黄帝内经》。日常的食材因其特有的属性可以当作药物,常见的药物也可加入食材中变成可口的药膳。刘弼臣[20]善用葱根治疗过敏性鼻炎,认为葱根可宣阳通窍,在治疗变应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及外感风寒性头痛的病例中疗效显著。邱念伟[21]认为病人只需吃生食绿冬萝卜每日150 g,3至15 d后便有显著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治愈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黄丽[22]在治疗中给予患者川椒方颗粒剂,服药2周后症状明显好转,观察得知川椒能从根本上改善并增强鼻炎患者的体质,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

3 结语

相比于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副作用大、长期疗效差的特点,中医药简单、便捷、疗效显著的特点也逐渐受到患者的推崇。本文列举近年来中医针对过敏性鼻炎的特殊诊疗方法,意在探究传统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和发展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达到造福患者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