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这五招定地分蜂不再难

2020-01-14蔡呈贵

中国蜂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蜂王台巢门

蔡呈贵│文

江西上饶市信州区土蜂繁殖场,334126

目前养蜂人常用蜂群自然分蜂、人工远距离转移蜂群分蜂两种方法,这两种分蜂方法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强,但存在可控性差、跑蜂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蜜蜂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管理。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分蜂实践,发现等距离均衡分蜂、前后巢门分蜂、关王择机分蜂、蜂王剪翅分蜂和未认巢蜂小转移分蜂方法结合上述两种分蜂法可有效满足养蜂人不同需求,减轻因分蜂带来的工作压力。

第一招:等距离均衡分蜂法

将原蜂箱拿开,在原箱左右两边等距离放置2个相同的蜂箱,巢门开口相同,把原有群的巢框均分放入。放原蜂王的群除去所有王台,另一箱放入另一蜂王或者成熟王台。如果原群有王台,则去除多余的王台,仅保存最好的一个,防止二次分蜂。放置后观察蜜蜂进出2个蜂箱的状况,进蜂较少的一箱逐步向原箱位移动,进蜂较多的一箱向远离原箱位移动,两边均衡后停止移动蜂箱,在放王台的蜂箱上放置树叶或者特殊标志引导新王交尾投箱。新王交尾成功后,原地均衡分蜂便告成功。

等距离均衡分蜂法的原理:利用蜜蜂的认巢行为,打乱原有秩序,让蜂不得不投入较近的蜂箱实现均匀分蜂。分蜂成功的关键是打乱原有的参照物,让蜂无参照物可选,只能就近投箱,因此拿走原箱很关键,如果有原箱在附近,会造成大量工蜂偏集原箱,造成分蜂失败。若非用原箱不可,只有进一步拉开原箱与原箱位的距离,拉近新箱与原箱位的距离,实现两边蜂群进出平衡。此法的优点是对蜂群影响较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化解“分蜂热”,有利于新分群蜂王交尾不成功后的蜂群合并。不足之处是易受地域限制,不能无限期等距离均衡分蜂,长期等距离均衡分蜂会造成蜂群摆放过于集中,增加盗蜂的机率。

等距离均衡分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早分,如果蜂群已经起台,越早分越好,从他群引入成熟台最好,防止分蜂后工蜂分蜂情绪尚在,驱动老王带走两边部分工蜂再次分蜂(新王出,两边无王台,分蜂情绪会较快消除);二是分蜂后要逐步向两边拉开蜂箱距离,以便于日后常规管理。

第二招:前后巢门分蜂法

当蜂群起雄蜂时,换入较大的蜂箱,在蜂箱前后的左右对角位错开开前后巢门,引导蜂从前后进出,并通过控制巢门大小引导蜂前后进出均匀。在原群尚未起台时中间加隔板把蜂群一分为二,一边放老王,另一边放成熟王台(王台越熟越好,可减少分蜂的机会,缩短无子期),新王交尾成功后可双王同箱饲养。也可在原群起台时拿走原箱,前后放置2个新箱,巢门向各箱前开,把蜂均匀放入两箱,一边放蜂王,一边放王台,这样新王交尾后便实现一分为二。前后巢门分蜂法是变相的等距离均衡分蜂方法,其优缺点与注意事项与等距离均衡分蜂方法基本相同。

第三招:关王择机分蜂法

在蜂群起台时,关住原有的蜂王,让蜂群因蜂王被困无法分蜂,养蜂人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天气情况,在王台出台后,晴天12∶00 前做好收蜂准备后放王,等待收蜂,实现分蜂可控化、计划化。天气越好,王台越老,放王分蜂的过程越短。此法原理与自然分蜂并无本质区别,是人为控制下的自然分蜂。控制住蜂王,利用选择放王时间,人为启动分蜂机制,实现分蜂可控化。此法最大的优点是分蜂后工蜂工作积极,并且利用分蜂群的离巢行为实现收蜂后蜂群任意摆放,无回蜂。不足之处是操作易受天气与王台影响,关王会影响蜂群正常繁殖。此法最需注意的是算准王台出台时间,整个操作必须在新王出台前完成,不然会造成处女王自然分蜂,整个计划便失去意义。

第四招:蜂王剪翅分蜂法

在蜂群起台时剪去老王翅膀,清理好蜂箱前的杂物,等待蜂群启动分蜂。当蜂群启动分蜂后,工蜂与蜂王从原群分出后,因蜂王无法远飞,蜂群失王而无法结团,蜂群重新回巢,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人工分蜂,回蜂很少,能很好地达到人工分蜂的目的。养蜂人要把握这个机遇便学会观察,在观察蜂群时要注意地上的小蜂团和蜂箱处工蜂结的“蜂胡子”。若在地上发现蜂王,或者蜂箱口挂了“蜂胡子”,说明蜂群已经启动了1次分蜂,工蜂已经产生了离巢行为(分后回蜂较少),此时养蜂人可在箱前找王,找到蜂王,直接从原群提出6 成蜂与框放入新分群。将蜂王也放入新分群,原群保存1个王台与4成蜂即可,若找不到蜂王两边直接挂成熟王台也行。利用工蜂的离巢行为减少人工分蜂后的回蜂,利用蜂王控制整个分蜂机制,防止分蜂跑蜂造成损失。此法的优点是可有效防止分蜂跑蜂,同时实现控制下的人工分蜂,分蜂后新分群回蜂程度相对较轻,新分群出勤相对积极,可以相对随意摆放。不足是容易失王,且分蜂启动失败后蜂群恢复正常快,分蜂行为不易被发现,易产生处女王自然分蜂。此方法在给蜂王剪翅时,注意只剪一边的翅即可,确保不影响以后蜂王产子或在脾间爬行。一是采用不平衡剪翅法,让蜂王难以起飞;二是提框分蜂时要适当估计回蜂,采用四六分为好;三是蜂箱前场地要清理干净,便于发现蜂王。

第五招:利用未认巢蜂小转移分蜂法

蜂群起台后提出蜂王,找出蜂群中最好的子脾2脾以上,放入新分群蜂箱,然后固定位置,原群仅保存1框有王台的蜂不动,其他蜂全部抖入新分群,抖蜂后巢脾放回原群,新分群最多放3框。当天下午观察新分群蜂量,若新分群蜂量较少,蜂少于脾,可再抽一空脾放回原群,从原群带1 框蜂放入新分群。原群新王交尾成功后,分蜂便算成功。未认巢蜂小转移分蜂法的原理,就是充分利用未认巢蜂不回原巢的特点实现定地任意分蜂。此法优点是可以任意定地分蜂。不足之处是回蜂严重,易发生“和平盗”,新分群通常10天后才能恢复正常采集,容易造成幼虫受冻。注意分蜂时机的选择,分蜂通常选在蜜源前期或中期,蜜源后期不宜分蜂,以防盗蜂。此法分蜂发生回蜂的几率与王台成熟程度呈负相关,分蜂最好选在王台成熟期,越晚越好。因大量回蜂,会造成原址蜂群蜂量过多,原群“分蜂热”难消除,要注意处理原群的急造王台,防止原群二次分蜂。

以上五种定地分蜂方法适宜在外界有蜜源、有雄蜂、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实施,广大蜂友切记不可为追求蜂群数量,在条件不成熟时随意进行分蜂,导致分蜂失败。

猜你喜欢

分蜂王台巢门
如何原地分蜂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分蜂后应重视原群的管理
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关于巢门设计的几点思考
王台是否越大越好
我对蜂箱巢门的改进
如何提高介台介王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