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小峰风湿免疫何所惧 砥砺前行路未止

2020-01-13张娜李佳琪李雪飞

科学导报 2020年86期
关键词:风湿病风湿医师

张娜 李佳琪 李雪飞

1  登高极目 创新风湿理念

今年11月,由李小峰教授主编的《免疫微生态学》正式出版发售,该书的出版引发了大家对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新思考。免疫微生态学是什么?从何而来?如何从免疫微生态学角度重新审视免疫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化过程?

12月14日,谈起《免疫微生态学》出版感言,李小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十余年多种生物制剂的上市,使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医生提供了有利的武器,提高了疗效。但目前对风湿病和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皮肤病、炎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糖尿病,甚至动脉硬化造成的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等的发病机制仍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换个思路去思考,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提出的整合医学方向去探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合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也许能更有效地发现疾病的本质,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因此免疫微生态学的提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1998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风湿免疫专业博士毕业的李小峰来到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从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并着手筹建了省内第一家免疫实验室。在门诊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患者的疗效也稳步提升,然而善于思考的李小峰还是发现了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风湿病患者经过传统方案(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感染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呢?在反复思考治疗方案后,我们为患者增加了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h亚群的检测,发现Treg异常减少或功能减退是主要的表现,虽然Th17并无异常增高,但患者免疫功能仍是紊乱的,我们称之为‘免疫低水平紊乱。”李小峰介绍。

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失衡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损害机体器官的主要原因。可该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呢?李小峰犯了难,原来的免疫抑制治疗在抑制所谓免疫功能增高的同时,把本来就不高的Treg细胞抑制得更少了。既没有达到使Th17/Treg平衡的目的,更没有有效控制病情,反而造成了患者感染,严重者还会危及着生命。李小峰谈到:“自己改变了治疗思路,把免疫抑制改为免疫调节,诱导和恢复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纠正免疫耐受缺陷,恢复免疫平衡,从而达到了控制疾病的目的。”

免疫调节新理念的提出给李小峰打开了探索新世界的大门,如何能既帮助患者恢复免疫,又可以减药、停药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发挥效用?李小峰发现,Treg细胞减少的原因和肠道菌群紊乱有着密切关系。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说肠道菌群紊乱是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失衡。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Treg细胞生长,纠正免疫耐受缺陷,恢复免疫功能平衡才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关键。而机体微生态和免疫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提出通过调节免疫微生态平衡来治疗疾病的理念,从而创立了免疫微生态学科。将近30年的探索与深耕才孕育出这个理念,确实不易。”谈起漫漫研究路,李小峰深有感慨地说。

《免疫微生态学》一书的出版,正是对李小峰免疫调节创新理念的高度概括与凝练。“我希望通过此书可以给大众传递一个新理念,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患者生存率。”李小峰说。

2  矢志不渝 高擎学科旗帜

2000年,李小峰建立了山西省首家一流的风湿免疫科专业实验室,带领团队不断创新,较早开展了RA血清学诊断方面的研究,如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抗RA33/36抗体等。自主研发的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冰冻抗原切片,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并申请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发表相关文章28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

根据临床科研需要,李小峰带领团队又在全国成立了首家临床科研资料室,针对每位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同时负责资料的收集、保管和存储,建立了临床资料数据库,为医生治疗提供了依据,为患者随访提供了便利,真正做到严密随访。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血清库和血清库的数据库,6万余份的血清标本为科研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梦里花开牡丹亭,幻想成真歌舞升平。正确的方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奋进的学术团队,是打造顶尖精品学科的启明灯。

2013年,由李小峰率领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经过层层选拔考核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而这一殊荣在全国仅有14家风湿学科获得。2018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再拔头筹,荣获“136”兴医工程建设项目之领军临床专科项目,获得省财政经费支持1亿元,这也使山西省风湿病学科跻身全国前10名的時间再次提前,同时这也意味着李小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翻开李小峰的工作笔记,从2018年度开始,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136”兴医工程建设的五年计划详尽呈现,“我希望通过5年时间,全面推进山西风湿免疫学科在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三方面的建设,实现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李小峰目光坚定并满怀期盼地说。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白衣天使,只是一群努力奔跑的普通人。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用拳拳之心践行,用慎独之心守望,矢志不渝,高擎起风湿免疫科大旗,这是李小峰在从医路上的信念,也是他对自己职业的最好注解。近三年,李小峰带领的团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累计向美国ACR及欧洲EULAR风湿病学年会投稿150余篇,累计获得20余篇大会发言,在亚太风湿病学年会获得15篇大会发言,在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获得20篇大会发言。

提及李小峰,团队成员无一不被其反复探索风湿免疫行业的精神所感动。“早在2006年,李小峰主任就将科室的发展定位于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三步曲。十年磨一剑,2016年我们就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现在国际风湿病学的世界舞台。现阶段我们希望能继续在李主任的带领下,将山西医科大学风湿免疫科建成比肩国际顶尖研究机构的一流学科,与风湿病患者共同攻克风湿顽疾。”李小峰团队成员李雪飞说。

3  惠术仁心 授业情暖三晋

“风湿免疫疾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疑难杂症,目前仍存在很多诊治误区,在提高市级、县级医院风湿免疫疾病诊疗水平的同时,基层医生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谈到风湿免疫类疾病诊疗水平时,李小峰如是说。“我提出了‘走出去,引进来科室战略发展策略,除了要与国内外风湿免疫前沿领域接轨外,我们还利用医院的大平台与地县级医院建立协作医疗关系,协助县级医院成立风湿科,并帮助他们培养风湿病专业的青年医师。”

为了规范风湿病的诊疗技术与提高风湿病的质量控制,李小峰还带领团队积极与山西省卫计委联络,率先在全省成立经省卫计委认证的风湿病诊疗技术规范化基地和风湿病质量控制部,并搭建了针对山西全省各大市及基层医院风湿科专科远程视频查房会议交流平台。从2015年3月以来,每周二下午在全省开展远程会诊及疑难病例视频查房会议,省内外共有63家单位参与,覆盖了省内各地市主要医院及省外河南、重庆、包头、江西、河北等省市,既解决了全省疑难患者的就医需求,节省了费用,又规范和提高了山西省风湿病的诊治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李小峰还带领团队开展了“燎原计划”“基石计划”“精英计划”等,重点培养山西省偏远地区、热爱风湿病事业的基层医师,以“服务基层医师、普及专科知识”为宗旨,以“普及风湿病相关知识、加强风湿病研究及发展、建立规范化风湿病诊治及转诊流程”为目标,通过集中强化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对学员进行培训,促使山西省风湿病学专科医师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李小峰团队已连续举办了15届山西省风湿病学年会及风湿病学知识研修班,“燎原班”24期、“精英班”13期,为山西基层培养了1150名风湿病骨干医师。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李小峰还走进基层为患者诊治。他去过的地县市级医院有50余家,被诊治的当地患者达十多万人。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坚持,山西各市县级医院的风湿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的已经成为当地风湿病重点专科医院,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山西全省风湿免疫专业专科医师注册人数也已经达到800余人,在全国排名前三。

情在心里,路在脚下,梦在前方。“时至今日,我仍不敢有丝毫懈怠。”李小峰说,“国之名医不是一顶花冠,而是一份责任,激励着我将继续扛起风湿免疫大旗,担起传道之责、救命重任。我将继续在风湿免疫领域砥砺前行!”

李小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首席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拥有“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及“山西名医”“山医名师”称号。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感染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副理事长、山西区域联盟理事长。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医学分会会长,山西省“136”兴医工程领军专科负责人。担任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中文版副主編,以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等杂志编委。拥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研省级课题14项。发表SCI论文18篇,在中华系列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6篇。参与撰写《临床风湿病学》《实用风湿病学》,主编《临床医师速成手册》,并承担了全国七年制教材《内科学》《内科学(双语版)》编写工作。近期主编出版我国首部《免疫微生态学》,该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院士、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和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前主席栗占国教授分别写序,这标志着免疫微生态学的创立,也开创了风湿病肠道微生态调节治疗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风湿病风湿医师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三缺一
中国医师节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风湿骨病 试试很灵很灵的风湿宝风湿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