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火肆虐,暗流涌动

2020-01-13马建光石长城

军事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东地区库尔德阿拉伯

马建光 石长城

2019年9月,沙特油田受袭,胡塞武装宣称负责,同时引发了美伊进一步的对抗。10月,紧随而来的是土耳其在叙利亚北部发起的名为“和平之泉”的军事打击,声称要彻底消灭当地的库尔德武装和“伊斯兰国”分子。世界的目光又聚焦于这个一直纷乱破碎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世界大国尤其是美国、俄罗斯对中东的政策影响、地区国家阵营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次国家武装力量粉墨登场等因素的杂糅和发酵,中东这锅已经煮了几十年的“乱粥”似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土耳其发动军事行动在邻国如入无人之境便可感受到,中东地缘政治似乎正在经历着历史变局。

拨开战乱的硝烟,厘清乱麻的枝干,寻找暗流的方向。我们不妨从四个角度来审视这个由域外大国干涉、地区强国斗争制衡、其他复杂因素环绕而成的局,和它当前的势。

大国政策调整——美俄中东博弈产生微妙变化

早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就推行了减少对中东地区的军事投入、减少使用军事手段、不愿意军事干预、不愿意过度投入中东的策略,它的核心关注是改善和伊朗的关系,途径是伊朗核协议谈判,此时,美国和伊朗的关系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高度,包括总统层次的通话和外长的定期见面。通过与伊朗的直接对话,奥巴马政府在保证对中东投入减少的前提下,仍然在该地区保持着不变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特朗普上台后,中东策略的第一条就是把伊朗作为首要威胁,所以他从根上改变了奥巴马的政策。第二条是巩固和传统盟友的关系来对抗伊朗,他提升了对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关系。并希望沙特和阿联酋能结成稳固的核心,并以它们为核心构建一个“阿拉伯北约”,其初衷或许是为了将亲美国家的力量统一起来,以加强在中东的话语权,但是这一政策实际上是在推动美国在中东地区不断地加大投入,并且没有充分考虑亲美国家间存在的种种隔阂与矛盾,从这个角度而言,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是有着极大缺陷的。例如,特朗普政府始终不愿意大规模地深度介入叙利亚,但是从2012年由中情局向反对派提供非致命武器援助到2013年提供致命性武器,再到2014年由美军提供打击,2015年美军派出地面部队,2017年建立大规模的军事基地网络,显而易见的是,美国在叙利亚的介入都是越来越深了。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在构建“阿拉伯北约”的过程中,有意避开了土耳其和埃及这两个地区大国。所以不难看出,近年来美国对中东的种种行动,本身就是美国在这一地区能力弱化的表现,因为它越来越难以驾驭这个地区的大国,所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聚集中小国家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奈。

受特朗普和普京政策的影响,中东的局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反观俄罗斯,其通过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和灵活切实的外交手段,在中东地区大幅提升了影响力。以色列、沙特等国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不得不与俄罗斯保持密切接触,而埃及、阿联酋等国则主动与俄罗斯扩大合作。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在近年来有所升温,其在多次中东地区的行动中都或多或少与普京保持着不可言说的默契。俄罗斯通过长期以来与伊朗、叙利亚、真主党保持的密切关系,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采取果断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在中东地区恢复和扩大了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9年10月14日,普京突访沙特,签订了众多合作协议,并赠送萨勒曼国王一只雏鹰。此时正值美军在叙利亚撤军,库尔德武装孤立无援之时,这样的访问就更加耐人寻味。

虽然,美国在中东地区依然是最大的主导国,与其他大国相比,美国是“面”状的,它对中东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问题都有影响,而俄罗斯的影响力是“点”状的,只有三个点,即对伊朗、叙利亚和对真主党的持续影响,但是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中东地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普京利用俄在部分地区的相对优势,成功通过焦点问题撬动了整个中东的力量平衡。

作为一直影响中东地区局势变化的大国,美俄博弈的状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在中东地区节节失利,而俄罗斯在介入叙利亚内战后展现出的灵活且及时的军事、外交手段,让中东地缘政治平衡发生着变化。从一个平衡向另一个平衡演变的过程,必然会伴随乱局的出现,或许中东地区正在经历着这样的过程。

地區力量演变——主要国家力量发生调整演变

以美俄为代表的大国博弈和地缘战略竞争共同塑造了当前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随着美国与俄罗斯的中东政策和力量投入变化,新老问题交织互动,促使中东地缘力量对比朝着新的形态发展,目前世人可观察的变化,集中表现在阿拉伯国家持续弱化与分化、土耳其强势崛起并加强“向东看”策略、伊朗以守为攻优势凸显。

自2011年中东变局爆发以来,阿拉伯世界处于持续弱化和分化状态。阿拉伯世界的传统强国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由于经济、政治、安全和外部干涉等原因,综合国力和外交影响力大幅萎缩,无力继续在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海湾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试图在阿拉伯世界乃至中东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但是囿于长期对美国的依赖,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科技、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存在局限,它们非但没有通过团结联合实现“用一个声音说话”,反而在一系列考验中相互内耗,导致政治碎片化趋势持续加剧,以致无法为阿拉伯世界的发展和安全提供解决方案,也无力真正主导阿拉伯世界和中东事务。可以说,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沙特、阿联酋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力的相对上升,恰恰是阿拉伯世界整体弱化的一个表现。

近期叙利亚境内的对峙局面,库尔德武装占领叙北部,与土耳其境内库尔德武装相互支援

随着阿拉伯世界的持续弱化,其日益成为地区其他国家争夺与拉拢的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分化。伊朗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也门等阿拉伯国家有强大的影响力;土耳其与卡塔尔关系在“断交风波”中变得更加密切,试图支持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穆兄会力量;以色列除了与埃及和约旦保持外交关系之外,也一直在发展与沙特、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关系。中东地区非阿拉伯国家利用阿拉伯世界的弱化对其展开争夺从而导致阿拉伯世界的进一步分化,是现阶段阿拉伯世界分化的新特点,这不同于此前阿拉伯世界内部诸强并立而导致的分化。

与阿拉伯世界的弱化和分化相对,中东地区的非阿拉伯国家伊朗、土耳其则处于强势状态。

伊朗成功保持了国内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其地区影响力和全球影响力也在扩大。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出现了“伊朗崛起”的态势。随着2006年以色列—真主党冲突、2011年叙利亚内战和2015年也门战争的爆发,伊朗的地区影响力持续扩大,是中东地区什叶派力量的核心与领导者。

土耳其在正义与发展党上台之后,国力得到较大提升。在“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普京出兵叙利亚,中东形成了以美俄为首的两大势力,地区矛盾加剧,埃尔多安也抓住时机,加速“回归中东”。一方面,游走于大国之间,积极塑造地区大国地位,稳步扩大了在东地中海、海湾和红海—非洲之角这三个中东主要次区域的政治与军事存在。另一方面,随着埃尔多安“向西看”政策受挫,其转而实施“向东看”策略,强硬出兵打击库尔德武装,控制叙北部地区,并介入到叙利亚战局中。2016年8月,土耳其发动“幼发拉底河之盾”军事行动,控制了叙北部约2000平方千米的地区,谋划建立“安全区”;2018年1月,土耳其又在叙北部发动代号“橄榄枝”的军事行动,并曾多次越境打击伊拉克境内的目标。2019年10月,土耳其又在叙利亚北部发起名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宣称要彻底消灭当地库尔德武装和残余“伊斯兰国”分子。土耳其近期针对其阿拉伯邻国的诸多举动,都折射出意欲重塑中东秩序、谋求成为地区大国的勃勃雄心。

正是这些地区主要国家力量和策略发生巨大变化,使得当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扑朔迷离,也使得当前中东地区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合作機制难上加难。

2018年1月,土耳其发动代号“橄榄枝”的军事行动

标题中东地区的非阿拉伯国家影响力在扩大

焦点地区新变——斗争焦点地区局势发生变化

当前,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集中于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黎巴嫩和利比亚等焦点国家。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地缘战略竞争以爆发内战和武装冲突的形式演化成激烈对抗,在黎巴嫩也已多次出现政治和安全危机。近期,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热点地区的局势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叙利亚地区的斗争目前已然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土耳其挥兵南下打击库尔德武装并占领叙北部地区、美国撤军前往伊拉克并抛弃库尔德武装以及普京出面斡旋调停等一系列事件便可感受到,在这一斗争焦点上,各方态度和力量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

首先,美国在叙利亚问题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或将基本丧失。最近俄罗斯宣布已经开始在叙利亚军队和土耳其军队之间巡逻,还宣布将举行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国参加的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没有邀请美国参加,这说明俄罗斯已经将美国排除在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进程之外,这对美国来说是二战以来很少出现的情况,以前没有美国参加的任何国际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现在解决国际问题不需要美国参加,说明美国的力量和意见对解决叙利亚问题已经不再重要,或者说美国的反对也已经不起作用。其次,土耳其的强势介入以及与普京的对话,将使其在这一地区的话语权大幅提高。有媒体分析,土耳其这次对叙利亚的军事入侵很可能就是想多捞政治资本,收集要价筹码,以便在三国谈判中有更多收获,比如在叙利亚北部库尔德地区有更大影响力和控制力。

另一个焦点地区伊拉克也在近期引起了世界关注。自2019年10月初开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严重骚乱,大量民众聚集在议会大楼前,呼吁政府推出有效改革方案,严惩腐败等。接着骚乱很快就波及到伊拉克全境,升级成为了要求政府下台。成百上千美军从叙利亚撤到伊拉克后,伊拉克的内乱形势急剧恶化。法新社10月25日报道披露,伊拉克各地再次发生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实弹和大火造成多人死亡。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届伊拉克政府虽受美国的扶持,可近些年来由于该国亲伊朗武装势力的日益壮大,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关系正在渐行渐近。就如2019年3月11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伊拉克时表示,要加强两伊之间“兄弟般的关系”。并特意谈及了美国,称“美国在这一地区受到憎恨,不能忘记美国对伊拉克、叙利亚和其它什叶派国家的轰炸”。

如果说中东地区围绕美俄与众多地区国家的地缘政治博弈像交织错乱的暗流,那么当前中东焦点地区就如同肆虐的明火,所以焦点国家既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平台,也是决定地缘战略竞争胜负和地区国家阵营强弱的关键因素。叙利亚、伊拉克局势的变化正进一步反映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逐步弱化以及昔日中东伙伴对其越来越衰减的信心,同时也影响着地区其他国家政策的调整。

非政府武装凸起——次国家武装力量成为斗争焦点

内战和武装冲突的爆发,使得焦点国家中央政府能力下降,乃至解体,其对武力和领土的控制受到或多或少的削弱,这就为非国家武装行为体的壮大提供了空间。尤其在近年来,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伊拉克等国活跃着诸多次国家武装力量,在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他们在土叙伊三国交界地区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利用叙利亚内战和伊拉克政府势弱的条件,在这一焦点地区发展壮大,谋求建立独立国家。

反观目前叙利亚境内的次国家武装力量,“叙自由军”“土库曼旅”等“倒巴”态度坚决,但力量太弱,构不成对巴沙尔政权的致命威胁,且受土耳其而非美国掌控;“伊斯兰国”“征服阵线”等恐怖组织虽战力强悍,“倒巴”态度坚决,但在美俄共同打击下已不成气候;唯有“叙民主军”实力雄厚,战斗力强,但对巴沙尔政权态度暧昧。如上情势暴露了美国“倒巴”窘境,反衬出俄罗斯对叙政策及军事存在的灵活主动,更彰显库尔德武装影响叙利亚局势未来走向的独特作用。近期,土耳其出兵打击库尔德武裝,美国突然撤军,普京出面斡旋推动库尔德武装与巴沙尔政权的合作,最后俄土各有所得,这样戏剧性的场景更加说明库尔德武装在整个叙利亚战局中的重要角色。

此外,还有在黎巴嫩拥有极大影响的真主党、近3年来在伊拉克壮大的“人民动员力量”、持续与沙特对抗的也门胡塞武装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组织等,他们都对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地区大国在焦点问题上撬动着中东局势。随着近期美国在中东地区力量显现出式微,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力量阵营分化、调整中渐渐成型,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必将聚焦于焦点地区和国家,而在焦点国家取得优势的关键就在于这些次国家武装行为体。

我们愈加感觉到,随着美国的中东政策屡屡失利,尤其是在前段时间对叙境内库尔德武装的“抛弃”行为,彻底凸显了美国当前在全球力量重心转移、在中东力不从心的现状,也让世界认清当前中东乱局已成为单一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

看“局”而思“势”,治“乱”须谋“合”,面对未来,只有建立一个由美俄中欧等大国共同推动、地区国家广泛参与的中东安全机制和经济合作机制,才能在形势上推动中东地缘政治乱局的积极发展。这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拭目以待。

库尔德武装是当前中东地区斗争的焦点,图为库尔德女兵

责任编辑:刘靖鑫

猜你喜欢

中东地区库尔德阿拉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