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拉动遵义经济

2020-01-13

环球时报 2020-01-13
关键词:娄山关遵义会议联合早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2日文章,原题:红色教育温故知初心《联合早报》去年11月走访著名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基地——贵州遵义,发现横跨各年龄层面的游客众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也在当地如火如荼展开。

市区的遵义会议会址,周边街道宽敞整洁,商铺林立,茅台酒瓶随处可见,酒文化氛围浓郁。游客以团客为主,也有家长牵着年幼小孩的手,漫步陈列馆中认识长征和遵义会议历史。

据遵义会议纪念馆原馆长雷光仁观察,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近年更受推崇重视。旅游带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性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比过去热络得多,也很有成效。

贵州因多山地形,交通和经济发展长期受阻。2015年成为中国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后,贵州挥别过去的不便利,经济发展增速,更多游客来到遵义。

雷光仁说,随着高速公路、高铁的开通,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游客人数与过去相比翻倍增长。在他担任馆长的年代,“一天7000多人就很不得了了”。如今,纪念馆每天迎接上万游客。“(2019年)国庆长假高峰日每天将近5万人。7天长假约20万人次。”

大批游客的到来意味着商机,大批在外打拼的农民工也顺势返乡创业。制作藤编40多年的马毅受访时,远处传来(实景演出)《娄山关大捷》的隆隆炮火声,听在当地民众的耳里不是噪音,而是“当当”的铜板声。

马毅告诉记者,娄山关以前游客不多,一年只有几千人。当时藤编师傅制作一张藤椅才挣90元。缺乏就业机会,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2014年当地公路交通提升,以及两年后娄山关景区开门,游客随之涌入,一年数万人。游客强大的购买力也拉抬藤编师傅的收入,他们现在制作一张椅子可赚取260元。马毅的公司近两三年来销售额每年约400万元,其中一半由游客贡献。他感叹:“如果没有景区的打造,那一切都是空谈。”▲

(作者王纬温)

猜你喜欢

娄山关遵义会议联合早报
“转变不只在那三天”
访娄山关感怀
陈云手稿揭开遵义会议谜团
解说娄山关
破解遵义会议日期人数之谜
忆秦娥 ·娄山关
新计划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