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定伦主任医师应用滋阴润下法治疗慢性咽炎经验浅析

2020-01-13舒建中曾定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8期
关键词:虚火胃气咽炎

舒建中 夏 林 曾定伦

重庆市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400021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弥散性慢性炎症,引起咽部黏膜充血、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黏稠分泌物附着等,自觉咽部异常感觉,如异物感、痰滞感、微痛感、微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等,晨起后常伴有恶心干呕、刺激性干咳等不适,常因急性咽炎迁延、周围疾病波及、烟酒过度、过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引起;其病变组织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其病理改变以慢性单纯性咽炎为主,余可见干燥性咽炎、萎缩性咽炎及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其病程长,症状反复,迁延难愈,虽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重大损害,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1 中医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素问·阴阳别论》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2]可谓喉痹最早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关于此条文解释颇多,下面列举两种注解,其一,《医学心悟·喉痹》注解曰:“痹者,痛也。…一阴者,手少阴心也。一阳者,手少阳三焦也。心为君火,三焦为相火,二火冲挚,咽喉痹痛[3]。”其二,《重楼玉钥续编·总论喉痹大意》注解曰:“一阴肝与心包也,一阳胆与三焦也。四经者,有相火并络于咽喉,气热内结,结甚则肿胀,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痰塞以死矣[4]。”此两种注解颇为经典,很好的诠释了喉痹的发生发展过程:君、相二火热结聚咽喉,轻者为痛,甚者为肿胀,更甚者闭塞不通。喉痹乃咽喉疾病的总称,《尤氏喉科秘书·咽喉门》曰:“喉痹者,总名也。”[5]而慢性咽炎属喉痹之轻症,为咽喉肿痛不甚之病症,常以咽干、咽痛、咽痒、咽肿、咽异物感等症见于古代文献中。

2 中医“咽”与“喉”之辨

“咽”与“喉”解剖部位及所属脏腑功能皆不同,咽又名嗌,为咽喉,喉为喉咙。《内经》中明确提出“咽”与“喉”所属脏腑以及功能不同。《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2]。”而《难经》中也明确记载“咽”与“喉”之解剖部位不同,《难经·第四十二难》曰:“咽门重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6]。”正如《难经集注·卷四》杨玄操注解曰“咽、咽也,言可以咽物也,又谓之嗌。言气之流通阨要之处,咽为胃之系也,故经曰咽主地气,胃为土,故云主地气也。”“喉咙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气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经云,喉主天气,肺应天,故云主天气也;喉咙与咽并行,其实两异,而人多惑之[7]。”此解释颇为精辟,较为全面的解释了“咽”与“喉”之别,即咽为胃系,通行水谷;喉为肺系,通行气息;肺胃为咽喉之门户。

3 慢性咽炎之虚火上炎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胃气直透咽喉,《景岳全书·杂证谟·咽喉》曰:“阳明为水谷之海,而胃气直透咽喉,故又惟阳明之火为最盛[8]。”若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以口腹肥甘,辛热太过而起者,多属阳明。”[8]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故《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及《灵枢·小针解》曰:“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9]。”脾胃郁热,胃火上炎咽喉,则咽喉肿痛,《诸病源候论·咽喉心胸病诸候》曰:“喉咽者,脾胃之候,气所上下。脾胃有热,热气上冲,则喉咽肿痛[10]。”胃热下传于大肠,胃肠火热久郁,灼伤阴液,久病及肾,以致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而发喉痹,饮食不节既是病因,又是导致喉痹反复发作的因素。又有过于酒色,或禀赋阴虚体质,肾阴亏损,咽喉失养,水不制火,肾中虚火上炎灼伤咽喉,咽喉既失润养,又被虚火伤灼,故致喉痹。《景岳全书》曰:“阴虚喉痹,…但察其过于酒色,或素禀阴气不足,多倦少力者,是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然[8]。”以及《喉症集录》曰:“喉痹之证,方书所称,各之不同,此云喉痹者,乃虚证之喉痹也,属肾水亏损,虚火炎上[11]。”总之,慢性咽炎基本病机为虚火上炎,肠胃积热,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4 滋阴润下法治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乃虚火上炎所致,故治疗上遵“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滋阴为主,正如《景岳全书》曰:“凡阴火逆冲于上,多为喉痹,…若因酒色过度,以致真阴亏损者,此肾中之虚火证也,非壮水不可[8]。”而曾定伦主任治病重视调理脾胃,谨遵“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思想[12]。虽然慢性咽炎以饮食不节所致肠胃积热为标,宜清热泻下,但曾定伦主任治疗慢性咽炎“反对寒凉太多”[13],因攻伐太过易伤脾胃,正如《景岳全书》曰:“盖有因喉痹而过于攻击,致伤胃气者”[8],又因清热泻下易伤阴液,故宜润下为辅,既可导热下行,又不伤阴液。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卷二》,是滋阴润下法的代表方,原方治“温病之不大便、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14],具有滋阴降火,润下通便功效,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切中虚火上炎之病机。方中玄参滋阴降火,原书云:“壮水制火、启肾水上潮于天”[14],玄参为治咽喉病患虚火上炎要药,故《丹溪心法·缠喉风喉痹六十五》曰:“阴虚火炎上,必用玄参[15]。”麦冬滋肺胃阴虚,金水相生,生地黄滋阴壮水。三者合用,用量宜重,正如原书所说“但非重用不为功”[14],此也体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14]理论思想。若胃肠积热较重可加大黄、芒硝,名曰增液承气汤以急下存阴;若血虚津亏者可加火麻仁滋阴润下;若失眠者可加柏子仁安神润下;若瘀血者可加桃仁活血润下;若阳虚者可加肉苁蓉温阳润下。

5.小结

曾定伦主任认为慢性咽炎乃阴虚为本,胃肠积热为标,每因过食辛辣而反复,治疗上不宜攻伐太过,注重庇护胃气,运用滋阴润下法颇具疗效,其中滋阴以降虚火,润下以通肠胃,以泻代清,导胃肠之热从大便而出,正所谓六腑以通为顺,以通为补。

猜你喜欢

虚火胃气咽炎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有效部位筛选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诗词去“虚火”才能更健康
入冬这把“火”多是虚的
中医灼烙法治疗慢性咽炎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胃气足 活百岁(上)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胃气足,活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