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2020-01-12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山区施工单位公路

熊 星

(贵州省毕节公路管理局,贵州 毕节 551700)

1 工程案例主要概况

以贵州省“十二五”以前的公路改造项目为例作具体分析,大部分为山区公路,海拔较高、相对高差较大,地质环境多属于卡斯特地貌,在原来的施工阶段多数主要采用的是四级公路技术标准,项目并未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及安全设施,在自然因素的侵袭下发生较大的缺口,对过往车辆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

2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2.1 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合理设计

(1)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在对山区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中,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规定,在技术指标满足设计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用地指标控制在国家控制指标范围内。在针对地形较为复杂的公路路段时,根据当地实际地形合理设计路线,在保障公路路基宽度实现二级公路标准,并针对回头曲线或其他小半径曲线公路路段充分发挥风力发电设备大件运输时已加宽的路幅,尽可能拓宽公路的宽度,提升公路平曲线加宽值。与此同时,结合实地地形地貌、当地气候以及降水情况等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工程、相应的边坡防护设施以及绿化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尽可能降低对林地的破坏。

(2)加强对当地水源的保护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若存在水井、泉眼以及其他类型的水资源等,应当根据相关保护要求进行避让,若可以经过的也需采用相关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若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经过水源保护区缓冲区地段,在施工阶段应当在路测两旁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并在此处建立中型或大型的应急沉淀池以及导流排流系统,防止施工中的废水流入当地水源,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3)对废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

大力发展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四新技术”应用,将老公路中的沥青路面铣刨后再生,将其放置在新沥青路面的下层,并回收老旧公路中的砂石应用到上路床调平层,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增加废旧材料的利用率。

(4)加强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应当结合周边的生态环境,结合当地的自然植物和气候特点,采取“花、草、灌、乔”相结合恢复路基边坡、边沟外沿以及弃土场等地方的植被,加以景观打造,加强绿化、美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5)有效处置地质灾害

山区公路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进而反升沉降以及路面不平等现象,若公路在改扩建中无法对此处进行避让,可以对此处的地质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有效解决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影响。

2.2 加强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

(1)接受社会各界的监护和管理

在山区公路改扩建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挑选环保负责人,组建生态环保领导小组,负责施工阶段的所有环保工作,并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管理办法,在项目施工地段设置总监办,对施工进程中的环保工作进行监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季度向有关部门递交监理报告书。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施工项目处应当设置明显的广告牌,向社会各界人士展示公路项目实施的主要情况以及相关负责人等基本信息,自觉接受来自社会民众的监督和管理。

(2)提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施工单位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讲述环保相关法律、政策以及施工主要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并利用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约束他们在施工期间的行为。

2.3 制定完善的环保方案并逐一落实

(1)加强对施工路段周边环境的保护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施工期间若出现大面积的扬尘时立即采用洒水车进行降尘。当与山区当地的重要节日相碰撞时施工单位应当立即联系当地的城管部门调配洒水车进行降尘,降低扬尘对当地活动的影响。二是在运输各类施工材料时为了降低尘土,可以在运输车上遮盖帆布。三是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四是对公路施工期间采用爆破方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炮损现象的出现。

(2)采用合理的方式减少当地水土流失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公路改扩建施工中产生的废渣以及废料等集中运输到指定地点堆放和销毁,避免乱扔垃圾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进行公路项目的土石方施工,所有施工材料统一调配和运输,严禁在当地乱挖乱弃土方材料。三是在公路施工期间建立沉淀池并铺设完善的排水管道,避免施工废水流入当地水源,影响水质。四是制定严格的建筑材料堆放制度,所有材料有序摆放在指定位置,避免当地气候因素影响施工材料的质量,尽量做到工完料清。五是对施工项目的流程进行有序安排,在公路两旁设置完善的防护工程以及边坡防护工程,并利用当地的植物和植被对路边边坡进行美化,加强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同时施工结束后要对临时征用地以及弃土场恢复绿化或者复垦,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委托专业的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尽快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2.4 加强施工单位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施工单位在公路改扩建施工阶段应当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强强联合,对公路损毁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勘查和分析。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阶段涉及多方面内容,可能会征用一部分林地和山地,以此应当委托当地的林业部门等进行施工后的植被恢复以及山地复垦等后续工作,确保公路项目的有效实施。

3 结束语

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环节。其中最主要便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由于在施工中建筑材料、废水、扬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从当地实际状况入手,利用施工单位的环保责任统筹全局,制定完善的环保方式贯穿施工全过程,通过加强施工单位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系对竣工后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在保障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山区施工单位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公路断想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山区
父亲的66号公路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