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应用

2020-01-12刘胜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模架张拉预应力

刘胜文

(滦南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500)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起讫桩号为YDK31+57.799~YDK31+205.799,箱梁底部的高度为4.5 m,跨中10 m为直线段,其它均为抛物线,是典型的大跨度桥梁。桥梁共设置三个横隔板,主墩顶部箱梁共设置两个100 cm厚横隔板,跨支点部位的箱梁分别设置100 cm厚板。现围绕该工程实际情况,对其0#块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技术作如下深入分析。

2 施工控制

2.1 支架搭设及预压控制

通过以上介绍可知,该桥采用连续刚构,由于结构自身具备抗弯能力,所以在墩柱旁边搭设支承即可完成施工,支架由万能杆件搭设而成。将托架拼装完成以后,以0#块梁体自身重量的1.2倍对支架实施预压。对支架做预压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对弹性变形量予以测定,为后续立模标高等重要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以支架结构与吨位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施力位置,于支架顶部表面个位置选择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点,将其作为观测点,在承台施工过程中,于承台中设置P型锚,将其作为主要持力点,然后利用千斤顶、传力设备及预应力筋对支架实施预压,通过对预压过程中不同测点实际情况的变化,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

2.2 模板制安控制

(1)底部模板:采用厚度为6 mm的大块钢模,于地面进行组拼,和底模架形成一个整体,拼装时应注意板缝必须保持严密,且表面平整,使用吊车进行整体吊装,将高程校正好以后,采用分配梁将模架完全锁死。

(2)外模:外模包含两个部分,即腹板平面板和翼缘折线板,其中,对于翼缘折线板,需进行特殊加工,使用厚度为6 mm的大块钢板。外模应分成多个单元进行加工,将0#块施工完毕以后,滑出端模,将其视作挂篮施工的模板。外模架为槽钢组合焊接而成,按照1 m的间隔距离布置,单侧16片,相邻的模架之间可使用槽钢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组装过程中,在地面分成若干单元进行拼装,按照不同的单元使用吊车进行吊装,吊装的顺序为从中间到两侧,这样的方法能有效加快施工效率,保证进度,并防止产生高空危险,保证施工的安全度。另外,位于端部的外模,在必要时可直接滑出,在其它梁段中使用。不论外模架或外模,均设置于分配梁。

(3)内模:倒角模板需特殊加工而成,而平面模板一般可分成两种,即标准大块模与抽换可调模。内模板的支架使用槽钢通过组焊而成,在顶板的中心分成两个单元进行加工,不同单元之间使用螺栓与夹板形成一体,并在内部设置丝杠进行调节,为后续梁段施工提供方便。内模及其支架的安装顺序为:钢筋制安→内模支架拼装与吊升→分成多块对面板进行安装→设置内模支架→利用拉杆与外模进行连接,形成整体。

2.3 钢筋绑扎与预应力管道的安装控制

(1)钢筋的绑扎需要和管道安装一起进行。管道通过定位钢筋网片的设置固定,注意和钢筋绑扎保持同步。

(2)先对底板钢筋进行绑扎,在上层与下层钢筋之间设置蹬筋支撑,腹板与横隔板上的钢筋均在内侧设置脚手架来可靠固定,在绑扎成型以后将其拆除。

(3)在0#梁段,其竖向预应力筋相对较高,为了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并使安装顺利完成,可借助对拉槽钢设置脚手架,对模板予以有效固定。通过对短钢管的设置在底部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在底部使用钢板进行焊接,并在钢板的下部焊接支腿,将其作为支撑,支腿和短钢管的长度应保证下部螺母具体位置准确无误。根据竖向筋所在平面位置为依据,对短钢管予以固定,在短钢管之间可使用钢筋进行连接,以此对间隔距离予以严格控制。在现场利用吊车进行配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穿筋对位,将竖向力筋底端插进短钢管中,而中部和顶部都和排架管相固定,最后对平面与立面予以校正。

(4)横向力筋与波纹管需要和钢筋同步安装,对于横向波纹管,一般为扁形波纹管,在现场进行加工,根据施工要求制作,防止生锈。在上层和下层钢筋之间可使用蹬筋作为支撑,不允许人员对钢筋造成踩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可铺设模板,施工人员仅可以在木板上进行行走。

(5)因钢筋和管道的布置十分密集,若钢筋和管道之间存在冲突,则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应遵循先普通钢筋、再螺纹钢筋的基本原则,避免波纹管所在位置发生变动。

(6)对于纵向孔道,其强度不高,应注意防止漏浆,可按照0.5 m的间隔距离设置钢筋定位网片,同时将其绑扎牢固,避免发生位移。

2.4 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0#块的构造十分复杂,混凝土量极大,为防止水平接缝的产生,并切实加快实际施工进度,混凝土的浇筑应做到一次性成型。同时,梁段浇筑应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完成,浇筑前对模板与支架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牢固,避免由于支架产生不均匀变形导致梁体开裂。在梁体中,钢筋的分布密集,这会给振捣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此,建议采用插入与附着两种振捣方式,以插捣为主,附着式为辅。混凝土从天窗进入,采用串筒减速,避免混凝土从高处快速落下导致离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监督,保证施工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2.5 张拉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张拉,张拉方法在钢绞线的两侧进行逐级张拉,使钢绞线的两端保持对称。在张拉过程中,需使用压力表、千斤顶与高压油泵,张拉开始前应做好检验工作,以确保张拉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张拉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施工控制是保证桥梁施工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控制技术。目前,该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0#块施工已顺利完成,不仅施工过程顺利,而且质量合格,各项技术指标都能达到设计与规范的要求,说明该工程所用施工控制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桥梁工程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模架张拉预应力
注塑模模架快速设计工具开发
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T梁施工中的应用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论述道路桥梁工程预应力张拉施工要点
奇正模架
大截面梁高支模架倒塌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大型压铸模具铸造模架数控粗加工的高效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