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基于绩效驱动的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模式

2020-01-11唐昭林杨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唐昭 林杨

摘 要:课题制从提出至今已有20年之久,其目的在于更加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通过分析其特征和执行现状,解析科研项目课题制落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课题负责人责权利统一,鼓励自主创新,提出基于绩效驱动的课题制管理模式,宽松的创新环境可有效激发技术人员创新热情。

关键词:绩效驱动;课题制;管理模式;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5-0145-03

引言

1999年我国提出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行课题制管理模式。2001年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要求财政拨款的国家科技计划均采用课题制进行管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充分对一线技术人员放权,不断优化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该模式提出20多年来,其优势和弊端已成为广大学者热议的话题,焦点在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创新成果不显著。部分学者将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国内经费管理中的不足是对间接费用提取要求不明确、提取比例没有与时俱进等等。这些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忽略了不同国家科研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

如何在宏观的体制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制定更加合理可行的课题制管理办法,是科研院所、科研高校在项目执行和落地实施层面应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军工科研项目管理,特别是经费管理为研究对象,探索基于绩效驱动的课题制管理模式。

一、课题制管理的特征

课题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以激励技术创新为目标,以课题组为技术创新活动基本单位,对课题立项、实施和验收评估按里程碑节点进行自主管理的组织模式。它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按照严格规定的立项程序确立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将传统的“以单位为中心”改为“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开展科研活动。课题申请部分引入公开竞争、招投标管理机制;课题组执行课题负责人责任制,课题负责人在允许范围内可自主聘用课题组成员,突破单位内部行政管理界限,执行合同制管理。

2.合同制管理明确了主管部门、依托单位、课题负责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课题立项需三方签订任务书和经费预算书,计划与经费有机结合,根据课题性质实行分层管理。管理部门与课题负责人职责明确,通过合同书明确详细约定各方的责、权、利。

3.课题预算实行精细化管理和全额预算管理。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对课题组开展里程碑节点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节点拨款,解决了课题研究经费与课题进度脱节问题,使计划管理和经费管理相一致,这是课题制管理在实践中的重大突破。

4.加强了科技成果管理,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助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总量的增加,同时可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率,保障国家、依托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合法权益。

5.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我国于2002年成立了专门监督检查机构,使得课题监督工作能做到公平、独立、客观,同时建立了专家信用记录制度,这些措施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和约束。

二、课题制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十五”至今,国家科技计划全面实行了课题制管理,其管理方式在常规课题管理基础上,更加注重课题申请时的公平、公正,直至“十三五”科研体制改革后,全面引入竞争机制,课题申请由最初的招投标模式进一步发展为多轮公开竞争模式。更加重视立项时的课题申请书、经费预算书编制以及赋予课题负责人责权利相统一等因素,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课题管理与经费管理的统一。但课题制已实施近20年,从承研单位的角度深刻体会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仅就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予以分析。

1.课题制在执行层面没有真正实现课题负责人全权负责制。真正的课题制应在人、财、权上实现权责统一,而多数承研单位实际尚未实现,更多的是行政组织高于课题组织、行政关系高于课题关系。目前往往按照院所领导、科研管理机关、院所基层研究部门、课题组四层管理,其中又多有交錯。

2.为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和各类科学基金委颁布了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各种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这些政策是科研经费规范使用和接受财务审计的主要依据,对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各类科研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中,这些规定或多或少都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甚至与科研活动规律相违背的地方。

3.存在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学术成果缺乏自主性、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雷同和造假的现象。追溯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缺乏单纯性创新环境,在权利与利益的驱动下,能够专心于科研创新的学者越来越少;二是现实利益驱动下,承研单位更加重视课题申请和经费获得,对于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情况关注不足。

4.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办法单一,缺乏有效的区分机制。以军工科研项目为例,课题需求提出方包括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各军兵种,以及科工局、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别军方单位、政府部门,所涉及的经费管理制度各有不同,却都存在缺乏科学预算的问题。

三、基于绩效驱动的课题制管理模式

(一)内涵与定义

基于绩效驱动的课题制管理模式,指在基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课题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统一管理,实现责、权、利统一,达到科研单位与课题组成员多方共赢的新型课题制管理模式。按照“全本立题、全权管题、降本激励”原则实施课题管理,将课题制的设计初衷予以落地。对于科研项目而言,领域拓展、项目增加、经费增长难度越来越大,资源紧缺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有的组织架构与管理需求在决策、组织、协调、激励等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不协调、效率不高等问题,而课题制管理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1.课题制管理模式是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方法。基础技术能力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研究都恰恰需要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心无旁骛、灵感突现,只有经过无数次失败才可能取得成功。课题制管理模式将技术研究的主动权还给科研人员,能够调动愿意潜心搞技术的人的主观能動性,符合科研和人性的客观规律。

2.课题制管理模式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面对当前繁重复杂的各项工作,课题制管理模式围绕课题总目标,放权课题组,减少管理链条,优化管理流程,充分发挥课题组自组织、自管理潜力,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3.课题制管理模式是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的良好平台。人才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领军人才更是带头冲锋陷阵的核心人物。课题制管理模式统一了课题组长技术和管理的权责利,在促进其搞好技术攻关的同时也锻炼了综合管理能力,使部分优秀课题组长脱颖而出,成长为复合型领军人才。

(二)课题激励机制

课题激励应包括薪酬福利、绩效激励和成果转化激励。

1.薪酬福利。针对专职人员和兼职参与课题的人员,采取差异化激励措施。专职人员是指专职从事某一课题的人员,在课题执行期间岗位工资不变。兼职人员是指不影响本职岗位工作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

2.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根据课题组、科研单位贡献度和成本投入情况,按比例分配,设置绩效奖励系数,根据项目评价等级确定具体数值。

3.绩效激励。项目绩效激励采取“立项预发奖励、结题最终核定”的方式。课题按照合同约定的年度经费比例计提预发奖励,预发奖励计提系数每年确定一次。结题结算时根据课题评价等级,按照超额利润比例计提绩效奖励,扣除预发奖励后实施奖励发放,最终实现全成本核算。

a.绩效奖励=绩效奖励系数*超额利润。

b.成果转化激励。对于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额外予以成果转化奖励。

(三)课题制的责权利与放管服

赋予课题组长管理课题的主要权利,构建自组织、自管理运行机制,发挥组织的帮扶和监督职责,放管服相结合,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概括起来就是,放“六权”、担“六责”、享“六利”,做好“三管”、“三服”,做到“三放”。

放六权:团队组建权、技术决策权、工作分配权、经费审核权、团队考核权、成果排名权。

担六责:课题策划与组织职责、计划编制与实施职责、经费预算与控制职责、课题验收与归档职责、成果转化与应用职责、管理合法与合规职责。

享六利:课题组长的名誉、综合能力的提升、合理奖励的分享、影响力的提高、职业通道的拓展、成果利益的分享。

做好“三管”:政策管理、监督管理、综合管理。

做好“三服”:技术帮扶、管理帮扶、能力帮扶。

做到“三放”:放权、放手、放心。

(四)基于绩效驱动的课题制管理流程

将管理流程分为申报与立项、组织与实施、结题与验收和课题考核四个阶段,奖励激励做到全生命周期覆盖,以行政管理抓两头、课题组长全程负主责为总体思路,实现课题管理由行政指挥模式向自组织、自管理模式转变。

1.课题立项阶段。业务主管机关主导、课题申报负责人主责,共同开拓市场、预埋指南、争取立项;课题立项后,多种形式选拔课题组长。

2.课题实施阶段。形成以课题组长为核心的课题团队,完成工作策划、计划管理、预算管理、结算管理、外协外购管理、进度管理等全要素管理。

3.课题验收阶段。以课题组长为主导,业务主管机关、职能部门配合完成验收。

4.课题收尾阶段。业务主管机关对课题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算结题奖励。

5.课题实行全生命周期测算奖励,按照不同阶段划分奖励分配,赋予课题组长奖励分配权。

结语

课题制管理模式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革新,为课题负责人提供更广泛的研究空间,为管理者提供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落地执行过程中强化课题制实施过程管理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亟待关注的问题,特别应该关注经费预算、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涉及财务、合同法等相关知识,扩大管理部门知识层面,最终以科学管理、全面预算、财务监管三要素贯穿课题制管理全流程,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助力课题制管理高效实施。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析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