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者荐购活动的馆藏建设工作

2020-01-11常春秀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2期

常春秀

关键词:馆藏建设;读者荐购;图书利用率;读者教育;文化引导

摘 要:文章对连云港市图书馆读者荐购图书与馆员选购图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读者荐购活动进行了思考,提出应从重视荐购活动对馆藏建设的不利影响、发挥馆员对荐购活动的专业引导作用、重视对参与荐购活动读者选书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对荐购活动的文化引导等方面不断完善读者荐购活动,以保障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2-0101-03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满足读者需求的馆藏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目标。1969年,美国图书馆学家特鲁斯威尔(R.W.Trueswell)提出馆藏信息利用的二八定律,即在图书馆的全部信息资源中,大约有20%是常用的,通常能够满足读者80%的需求[1],寻找剩余的20%成为图书馆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图书馆界的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PDA),构建了一个用户主导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2]。当前,我国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采用的“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模式,其实就是读者决策采购的一种应用形式。“你选书、我买单”模式将用户需求与图书馆采购进行有效对接,读者从书店直接购买或推荐图书,费用由图书馆支付。

1 连云港市图书馆读者荐购活动介绍

为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破解馆藏非所需难题,连云港市图书馆每年从文献购置费中调剂出部分经费用于组织开展读者荐购活动,鼓励读者参与图书购买,开启了“点菜式”图书阅读服务模式。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连云港市图书馆读者荐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参与方式:一是登录连云港市图书馆网站,点击“特色项目”板块中的“读者荐书”栏目,填写提交荐购表单。二是在馆内图书借阅室和服务大厅设立的荐书台现场填写读者荐书单并投入荐书箱。三是采编部门组织特定读者群,到连云港市新华书店现场采购图书。四是采编部门将新书出版目錄分门别类整理好,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荐购。五是邀请新华书店在图书馆设立营业门店,读者在门店选择自己想阅读的图书后,由书店工作人员现场办理借阅手续后即可借阅。

2 读者荐购图书与馆员选购图书相关数据分析

2.1 两种购书方式入藏图书的分类统计

2016年年底,新华书店在连云港市图书馆设立门店,使该馆的读者荐购活动步入常态化。笔者选取连云港市图书馆2017—2019年读者荐购图书和馆员选购图书的分类统计数据,分析读者荐购是否符合该馆藏书体系建设中关于各类图书占全部馆藏比例的总体目标要求,详见下页表1。表1显示,在读者荐购图书中,I类(文学)排在首位,占荐购总量的66.6%,其次是K类(历史地理)、H类(语言文字)和B类(哲学宗教),分别占荐购总量的6.95%、6.73%和4.22%。上述4类图书共占荐购总量的84.5%,由此可见读者荐购图书主要是从满足自身个性化阅读需求出发,并没有考虑图书馆的长期馆藏建设目标以及其他读者的阅读需求。相比之下,馆员选购图书的相关数据与整体馆藏体系结构要求更接近,说明馆员在采购图书时会全面考虑本馆的馆藏特点和重点以及资源的均衡性,以满足各类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2.2 两种购书方式入藏图书的利用情况统计

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笔者利用连云港市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该馆2017年读者荐购图书和馆员选购图书在2017—2019年的利用情况,详见表2。表2显示,2017年读者荐购图书为2,902册,馆员选购图书为42,386册。读者荐购图书的当年利用率为100%,2018年为48.90%,2019年为47.55%,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馆员选购的图书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利用率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且比读者荐购图书总体具有更高的利用率,说明馆员购书更能满足读者的长期需求。

3 对读者荐购活动的思考

3.1 重视荐购活动对馆藏建设的不利影响

馆藏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和读者需求,系统地规划、建立和发展馆藏体系的全过程,其目标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组织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体系,因此馆藏建设是一个体系化、长期性的建设过程[3]。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既要考虑现实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要考虑潜在读者的阅读需求,甚至读者未来的阅读需求。在藏书建设过程中,每个公共图书馆都会结合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经过长期积累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以特色求发展,而参加荐购活动的读者大多不掌握图书馆的馆藏体系结构,荐购时也不会考虑图书馆的整体馆藏建设计划,荐购的图书仅满足其个人的当前需求,无法保证与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目标相吻合。同时,读者荐购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馆藏质量不高,甚至导致馆藏失衡,不利于馆藏建设。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实现馆藏建设目标的过程中,馆员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馆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分析读者阅读需求,掌握读者阅读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馆藏建设。

3.2 发挥馆员对荐购活动的专业引导作用

馆员比读者更加了解本馆馆藏情况、总体读者需求以及出版商的情况,有责任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等为读者荐书活动保驾护航。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谨慎选择合适的书店作为合作伙伴,充分考虑书店的服务能力和合作意愿,派遣馆员对书店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对书店图书的陈列、配置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制定科学的读者荐购制度,根据本馆的购书范围、藏书规则、借阅制度等要求,对读者荐购图书在出版社、出版时间、学科、价格等方面进行合理限定;再次,馆员需对读者群体进行调研分析,为不同的读者设置不同的选书权限,如年参加次数、荐书总量、总价等,以平衡读者的选书权利;最后,在荐购活动过程中,馆员可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对读者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引导他们选购合适的图书。

3.3 重视对参与荐购活动读者选书能力的培养

参加荐购活动的读者大多既没有经过专门的选书培训,也不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不了解图书馆的入藏要求,主要是根据个人喜好荐购,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很可能出现选书权被滥用的现象,向图书馆提出不合理的虚假需求,造成购书经费浪费,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因此,公共图书馆可通过现场培训或视频培训等方式对读者进行选书技能培训,提升读者客观评价图书的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荐购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减少选书的随意性,审慎行使自己的荐购权。

3.4 加强对荐购活动的文化引导

经典图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阅读经典就是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者对话,可以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4],因此,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引导社会公众阅读经典。读者荐购活动赋予了读者自主选书的权利,但读者未必会选择阅读经典,位于当当网、新华书店等销售排行榜前列的大多是通俗读物即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实施读者荐购时应加强文化宣传和引导,鼓励更多的读者选择推荐经典图书,将经典融入读者的生活与学习中,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

4 结语

读者荐购模式是在馆员密切指导下赋予读者的最大限度的自由裁量权,是公共图书馆转变传统采访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對于公共图书馆转变办馆思路、践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应以传统采访方式为主,以读者荐购为辅,在实践中对读者荐购模式不断加以完善,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读者自主采购在资源建设中的比重,避免因采购权滥用而影响馆藏质量和藏书结构。

参考文献:

[1] 田丽君.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外包问题的商榷[J].图书馆杂志,2011(6):62-64.

[2] 曹莎莎,徐岚.“互联网+馆藏建设”:读者决策采购[J].新世纪图书馆,2016(12):21-24.

[3] 申屠芬.做好馆藏建设 发挥教育职能[J].成才之路,2008(36):15-16.

[4] 李晓露,古婷骅.基于文化引导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0):18-23.

[5] 吴仲平,叶丹,王莉美,等.“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模式运行稳定性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9(3):40-44.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