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技术

2020-01-11赵峻霞李青梅刘晓庆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区林业

赵峻霞,李青梅,刘晓庆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草原工作站,陕西榆林 719000)

0 引言

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在威胁森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形成无以量计的不利影响,由此来看,只有对林业管理中的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才能够让林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产生极高的综合效能。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让林业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林业管理工作持续规范化、科学化地落实,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将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技术进行更新,让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1 林业出现病虫害的原因

1.1 自然原因

众所周知,病虫害现象的多少与否同森林覆盖面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林区内的森林覆盖率愈高其病虫害出现的概率也就愈低,加之在人工造林以及无端任意的砍伐林业资源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大为失衡,在此情形下,生态系统免疫效能大为削弱,于是便加速了病虫害进行,并且难以阻止其裂变进程。

1.2 人为原因

由于林业管理者在对林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使得林木的种植品类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其会频频从外界引进崭新的树种,而病虫害问题也在此过程中屡屡发生,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林业经营者由于过度的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将法律法规和道德素质抛在脑后,一味对林业资源进行劣性破坏和砍伐,对生态环境的稳定造成触目惊心的冲击。

1.3 害虫自身原因

在病害虫进行持续的更迭、进化以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存活率都有了惊人的提高,其抗药性也显著提升,因此普通的药物对病害虫本身的消除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其给林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严重的负面作用。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基础防治技术

基础防治技术属于林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说:对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来说,要想在林业资源稀少的地区开展造林工作,必须要增强当地负责人的林业基础防治意识,高度重视林业管理工作。在土地检测技术的支持下,对造林地区的土地进行检测,重点查看土壤中微生物、细菌、害虫的含量,对土壤中存在的病虫害风险进行排除。为了营造更加适合树苗生长的土壤环境,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

2.2 化学防治技术

目前化学防治的主要方式是喷洒农药,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可以将其作为防治病虫害的应急手段,切不可当做预防病虫害的常规措施。在化学药品的选择上,要选用有针对性的低毒药品。另外,尽量选择静电喷雾、根茎部注射等方式给药,摒弃传统的喷雾施药方式。

2.3 生物防治技术

引入天敌是生物防治的方式之一。根据生物链的理论,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生长与繁殖。例如鸟类是食叶及驻干害虫的天敌,瓢虫是蜗充的天敌,赤眼蜂是毛虫和螟虫的天敌,针对病虫害的类型,引入其天敌,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以菌防治是生物防治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借助某些真菌、细菌所分泌的抗生物质来遏制病虫害生存与繁殖。例如白僵菌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强的防治效果,使用这种方式首先要保证其对人体与植物无害。

2.4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利用器械设备以及物理方法来对病虫害实施防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小面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物理防治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例如捕杀法、红外线辐射法、诱杀法及阻隔法等。每种方法都简单灵活,很适合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共同对抗病虫害。

3 林业病虫害管理措施

3.1 选择合理的生物防治技术

当前防治病虫害的管理措施正在严肃地落实中,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其表现的效果进行综合考量。生物防治技术在现阶段实行的情况来看表现一般,若要深究其根源,生物防治技术的有限性以及变动性则为主要原因,致使生物防治技术的价值难以得到极致的体现,因此相关林业人员需要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及时跟踪,其生物防治技术理应视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适当的更调,以此使得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且使得病虫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的防治,由此来看,相关部门在对生物防治措施进行综合管理的情形下,需要对各区域之间不尽相同的区域特点进行先期的精准了解、定位,从而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而对其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在生物防治技术践行的过程之中,在相邻的地区之间所应用不同的生物防治措施,其所产生的差异化效果会对二者皆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使得生物防治技术的价值感颇为减弱。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相关人员需要在林区之间施行生物防治策略时,提前对林区的真实状况进行准确把握,而后对病虫害问题进行翔实的调研和归纳,使得不同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能得以互相协调、彼此优化地开展,以此防止各生物防治措施之间形成互相对立的局面,继而将生物防治措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基于病虫害的防治层面而言,仅凭借病虫害的种类来施行对应的防治措施的话,很容易对临近林区防治措施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其生物防治效果降低,临近的林区甚至也会深受其害,由此来看,应该对生物防治措施进行谨慎且科学的选取,需要将其建立在针对于不同林区内部的常规化病虫害现象,以及其所选用的防治策略进行综合探究的基础之上,来对生物防治策略的运用进行科学合理化的保障,将林区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得到绝佳的显现。

3.2 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

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科学化管理是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的保证,同时也是前提所在,如此一来,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可以使得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以此在防治过程中的绝佳效果得以体现。若生物防治技术工作未依据相关的规定来开展,那么便致使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极为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导致病虫害的负面影响得以深化,从而滞缓整个林区的发展进程。在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之中,应该对林区内病虫害凸显现象进行综合探究,且应该同细项的病虫害现象进行结合,进而选取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若病虫害诊断结束后,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生物防治策略,使得生物防治技术顺利进行,并对生物防治措施效果的持续增强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林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作用收效较为滞后,由此来看相关部门需要对当地林区的常规病虫害一状况进行归纳探析,对其进行早期的感知和防治,可以大大降低常见病虫害在领区内出现的概率,使得科学化管理措施在生物防治技术中的优势得以彰显。

3.3 加强预测林业病虫害的能力

林业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林业资源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丰富经济物质根基,而且在林业资源的高效应用下可以促进社会各个行业的稳步发展;其次,林业资源可以使得水土流失率得以减缓,也能够对周围的噪音进行吸附,对细菌进行消除的作用更为明显,值得了解的是,其可以避免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出现,最后其也可以促进木材加工、森林旅游等相关产业的高效运转,使得社会经济得以稳步向前。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态势极为一般,也是在林业病虫害问题屡禁不止的前提下而导致此现象的出现。林业病虫害对林木、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当面对此棘手问题时,需要当即选用针对不同林区间的区域性特点,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将其深化地付诸实践之中,以此来运用前沿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来促使林业产业顺利高效得以运转,科学化、精准化地探知病虫害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效畅通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需要相关人员对病虫害预备的技术进行强化,同时确保其高度的科学性,并且在新世纪中信息化的时代下,应该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病虫害检测技术等前沿技术的价值进行极大的体现,及时有效地监测林业发展中的病虫害信息的相关动态,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可靠性、综合性、精准性,且在应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持久性,因为生物防治病虫害是一项长期投入心力的工作,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管理措施势在必行,其不仅能够稳定社会的发展,高度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能够使得各行各业得以稳健运行。因此,针对林业病虫害的防生物防治技术及管理措施的深化落实,也更为必要。需要在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方面的践行之外,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特点选择合理的生物方式技术。与此同时,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科学化管理,提高预测农业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使得现代林业的发展进程得以快速进行。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区林业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活性物质在欧洲农药法规(EC)No.1107/2009框架下的发展
land produces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