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产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改造措施与经营方式研究

2020-01-11翟功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低产树苗林区

翟功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山西朔州 038302)

0 引言

在我国对荒山实施全面整治后,出现对低产低效林的改造项目。为切实提高部分林区的实际树木质量以及总量,实现相关市场经济的永续健康发展,强化对其的改造已经成为相关部门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

1 低产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

首先,林业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开发以及保护期间,既要降低对其原本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又需提高林业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以满足当前相关市场的需求,保持相关领域的正常运行。我国地广且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总人口基数大,造成人均占有量不足,由此,提高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是当前各领域特别是自然资源所要追求的方向。低产低效林运作期间,其在木材的质量以及总量,甚至对于自然生态而言,与常规林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其进行改造是必要的。据相关数据显示,经过有效改造的此类林地,能够提高林业资源的实际效益,使此类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二者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其次,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林业资源占比较大的部分。其对当地的水土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其树冠上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向空气中输出更多的氧气。而低产低效林,其本身在质量以及总量方面较差,且由于总量不足,难以对当地的水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导致林区内的生态系统存在失衡的情况,由此,限制其对自然生态的积极价值的发挥,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良情况,严重阻碍当地的生态发展。而通过对此类林区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使树木生长可以获取到足够的养料,同时在密度以及种类方面也有所提升。以此来提高林区内树木的质量,进而优化其周边的生态环境[1]。

再次,目前,我国各地区对林业经营运行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因为其对自然生态的正面作用,推动当地相关领域的经济进步,以适应当点的各方建设的要求。低产低效林其产出的树木质量较低,在某些领域中属于不合格产品,无法应用在实际的建设活动中,不仅浪费资源,还不利于经济发展。而经过改造后的此类林区,其整体的生产能力有所加强,且相应的质量也会大幅提高,由此缓解各地区林木资源紧缺的情况,实现更高的经济收益。

最后,通过对此类林区的有效改造,有助于优化整体的产业结构,并为周边待就业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对区域性的经济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有效的改造,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树木总量,增加工作量,由此,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2 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有效措施

2.1 实施林分改造

对于低产低效林的改造,需要增加整体的资本投入量,以优化现有的管理体系,并注重改造技术以及后续管理方面的升级和研究,结合需要进行改造林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其中应注重对实施补充,目的在于提升林区的树木密度。运用适宜的补植补种方式,此外,也应采取有效的抚育手段。为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应尽量选用本地区的树种或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相似地区的树种。提升林区的树木生态结构,突显其生态多样性,以强化其生态功能,通过对树种结构的改良,能够起到较好的林分改造效果。

2.2 合理规划改造

林木改造属于长期的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的改造计划。对此,相关技术人员需根据当前林木的生长状态,以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方案,以免出现随意选用改造措施的情况,起到反作用,降低林区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具体而言,一方面,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此类林区改造的有关原则及机制,并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能力提升,不断规范实际的管理改造行为,确保各项措施都能产生较高的改良效果。另一方面,应该引进更为先进的林区管理观念以及技术,借此提高改造行为的科学性。

2.3 地块改造措施

对于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其中的地块改造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实际的改造活动前,相关技术人员应进行实地的勘察,以掌握所需改造地块的客观数据,加以分析,以选用更为合适的措施进行整改。对于商品林而言,郁闭度、中蓄积量以及生产总量较低,林木质量以及外观较差,已经无实施改造必要的林分。另外,对于坡度小于5°,不易出现严重水土不保以及土壤养分含量达到一定值,有益于树木成活的林区实施皆伐改造。若林木整体布局不均匀,且林区内存在总面积较大的空地,林木较为稀疏,树木质量较差,且林分公顷总量较少的林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补植。此外,在树木分布不均匀,且各树木之间的间隙较大,整体的密度较低,相应的树龄较大的林区,应在补植的同时配以抚育措施,结合具体的生长状态,选用合适品种实施补植。

2.4 推动农林结合

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扩充的时代背景下,群众对于发展形式的认识发生变化。对于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可适当调整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林农结合的经营形式。推动林区产业的立体化发展,是当前林业改造优化的主要方向之一。由此,在实施改造期间,相关人员应在增强土壤肥料,强化实际的生产效力以及产出树木质量的同时,还需转变经营理念,将农业融入其中。例如在经济作用林中适当种植果木类农作物,或在林地中养殖家禽,不仅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更多的经营途径,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家禽的排泄物还可以作为林木生长的养料,增强土壤肥力[2]。

2.5 强化理论认识

林业资源是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其经营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国内的部分高校也开设有关的专业,借此培养出此方面的专业人士,为林业发展提供充足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力量。因此,在对低产低效林实施改造活动时,当地相关部门单位需注重专业队伍的建设,以完善整体的理论框架,提高改造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掌握相关的改造原则以及途径。另外,技术人员应对需改造林地实施实地勘察,以整合现有当地相关的林业资料,根据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实施有效的改造。

2.6 采取封山育林

部分低产低效林由于受到人为以及其他动物的破坏,使树木难以正常生长。对于此类原因造成林木质量以及总量不佳的林区,应立即实施封山的举措,为林木生长提供更为稳定的环境,使其能够相对正常生长。在林木树种类型以及树苗总量不足的林区,应借助人工作业,实现林木资源的更新,采取补植的方式,借助外力提高林区群落的更替速度。例如,某地区年降水量较低,林场中的树木由于缺水、疾病等情况,使实际的树木成活率较低,由此成为低产低效林。对此,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的整地,将无培养价值的树木以及其他杂物清理干净,为树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并选用当地树种进行补植,实施恢复性的改造。

2.7 林木技术改造

完成林区的皆伐工作后,工作人员需清理林区内的杂物、树根等并运出,借助相应的设备实施整地作业。例如,某地区在整地完成后,进行筑床,其宽度达到1.7m 左右,且相邻床之间保留0.6m 的沟槽,床肩的宽度大致0.35m 左右。种植树木的株距控制在2m,且行间距保持3m,种植工作完成后,该林区的树木总数达到1735 株。在清林环节中,对需要进行改造的区域,明确标记出来,将其中全部的树木清除,包括树根在内。之后可根据该区域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整地。例如,某林区整地期间,会在正式造林的上一年秋季实施整地作业,其深度可到0.3m,做好树穴的定位,每个树穴的直径与坑深都保持在0.3m 左右。选用的树苗达到0.19m,相应的根系达到0.17m,确保其根系发达,以确保树苗获取养分的能力,要求种植的树苗无病虫害,且不存在外力损害。

在树苗出现发芽情况以及林区土地解冻,并确保能够使树苗种植深度达到既定的标准时,开展造林活动。在此期间,需确保树苗根包含一定量的水分。并种植完成后,确保其与地面的夹角,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防倒伏的措施,将树坑内的土壤踏实。基本造林工作完成后,需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通常情况下,造林完成后的林区内无杂物,无需实施抚育工作,仅需做好日常的巡逻工作,避免树苗出现机械性的伤害,若出现缺苗的情况,就移植备用苗[3]。

3 低产低效林改造经营方式

皆伐方式的改造林采取承包经营的模式。据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及合同条例,将需要进行改造的承包给相关方,通常承包期可达到5 年,相关部门可向其收取相应的补偿费,相关方在合同签订期间可在林区内开展有关的林业项目。林业补植以及有关的综合性改造是整个项目中主要的开展环节,相应的林场组织施工作业,并实施林场的经营形式,根据既定的技术需要,运用合理的措施实施整体改造。在此期间,当地的相关林业部门需派遣工作人员,实施全面的管控以及验收,以免出现不规范作业,降低林区改造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部分林区都可以纳入低产低效的范围内,呈现总产量少、社会经济经济效益较差、整体结构不合理等情况。但相信,通过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强化造林技术,合理规划造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此种不良现象。

猜你喜欢

低产树苗林区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巧栽树苗
三棵桃树苗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