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对策分析

2020-01-11冯燕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抗旱覆膜整地

冯燕

(临汾市林业工作站,山西 临汾 041000)

林业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抗旱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还能够最大限度确保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了能够确保抗旱造林技术效用的最大化发挥,林业工程建设中应当由区域性的林业种植为主,积极探索与创新更为高效的种植技术,进而确保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1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概述

1.1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主要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各个林区均制定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提高森林整体覆盖率,在荒漠地区造林绿化等各项工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的建设目标应当不断地创新以及优化抗旱造林技术,以此来培育出更多的林木,提高气体污染的治理水平。与此同时,抗旱造林技术还应当更为科学且高效,确保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还应当改善造林保护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及劳动条件,积极研发新型技术并且加以应用,进一步的降低林场建设工作人员整体工作强度。

1.2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保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方方面面。所以,对于抗旱造林技术应当强化管理,让其能够不断地规范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生态环境占据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竞争离不开林区建设,因此林业建设应当不断地创新以及优化林业工程建设当中的抗旱造林技术,确保林业生产能够良性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树种选择存在不合理性

因为地区内部气候以及土壤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地区不同种植植被同样有所不同。在选取树种的时候,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树种在当地种植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环境当中的适应种植植被。由于植树目的性相对明确,就是抗旱,随后植树。种植过程不能够存在盲目性,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的林业工程当中抗旱林实际种植建设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尽管相关专家与部分机构都反复的阐述林业工程建设当中,应当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植被,然而因为监管机制不健全,整体落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由此可见,抗旱树种的科学选择直接关系到抗旱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 抗旱造林管理制度不健全

为了促进林业工程抗旱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积极的由国外引进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属于除了物理以及化学防护手段之外,目前最可靠最有效的一种防护手段。最近几年,林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极快,但是一切尚处于重要的探索,抗旱造林效果不断地突破。然而,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抗旱造林技术的落实还有一定问题,依然需要充分的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同时,风沙、雨与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同样会影响到抗旱造林工程的建设,导致现阶段我国造林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3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3.1 整地造林

应当利用整地来管控出苗率,不断完善幼林生长条件。想要优化造林成活现状,就应当考虑到实际种植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前完成高效的林区土地整地作业,以此来充分的发挥出整地作业的最大效用。在利用整地措施能够不断的积蓄水分,保持良好的墒情,严格管控土壤的实际含水率。利用整地措施来加快土壤的熟化程度,增强土地种植的整体效果,不断地增强土壤的肥力。利用太阳光照来让植被产生充足的光合反应,从而有效杀灭土壤内部的各类病虫害问题。造林整地的时候,需要选择最佳时机,即种植作业前半年的时间当中完成,或者也可以按照具体情况来完成整地作业。普遍而言,干旱地区内部地质条件带有特殊性,环境、气候等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在整地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以及做好蓄水保土,始终坚持尽可能的不破坏原来的地质风貌,在开挖树坑的时候,应当以鱼鳞坑为主完成整地作业,按照种植要求设计树坑的尺寸,提升保墒的整体效果,增强水资源整体蓄积能力。

3.2 幼树抚育管理

完成了苗木的整体栽植作业后,需要根据种植情况来完成相应抚育作业。抚育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种植区域内部的各种灾害问题,减少干旱的发生概率,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应当把造林技术和现代化科学技术之间充分的结合,增强造林工程的整体抗旱性能。此外,提高林木品种整体成活率以及促进苗木的快速发育。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林木整体成活率,便应当针对幼苗展开统一化的控制与管理,在栽植早期的时候应当完成有效的修枝处理作业,确保缓苗期的时候幼苗能够迅速的生根发芽,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以及质量。林木的种植过程当中,应当考虑林木的实际生长条件与发育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抚育管理工作计划,从而改善以及优化林木的生长环境。制定科学的幼林管理与除草松土作业计划,根据幼苗生长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除草作业。完成造林工程的次年,必须全面检查所种苗木的整体成活率,做好有效的补植工作。在起苗的时候,因为裸根幼苗整体根系的成长受到了自然条件的较大限制,所以极易出现各种枯死现象,想要能够有效解决在根系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应当选择优质的苗木,选择根系发达的壮苗,保证种植时苗木可以有效的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以及水分,以此来提升苗木的实际抗旱能力。苗木栽植的时候,坚持“随起苗、随栽植”的栽植原则,降低栽植苗木整个根系存在的水分蒸发等问题。

3.3 利用容器苗造林

干旱地区种植苗木的时候,大量使用容器苗技术进行造林工程的建设,土地贫瘠的大部分浅山区内部,应用容器苗技术有不错的效果。为能够保证土壤条件不佳的土地、沟坡或者是梁峁等各个地区栽种树苗的有效成活率,确保苗木种植的综合效益,保证苗木能够健康生长与发育,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容器苗技术。在干旱地区所用容器苗技术主要用于油松或者是侧柏的种植,选择容器苗技术可以改善抗旱造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效果,针对现有传统种植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从而提高树苗整体成活率。树苗栽植时,为了确保对土地不会造成破坏,应当在除去容器底部的时候尽可能确保其他位置没有变化,保证根系的完整,提升苗木整体成活率。还应当严控树苗的入穴深度,做好保墒压土,利用细土将坑口全部覆盖。一般情况下,容器苗种植裸根苗的成活率远远超出了传统树木的成活率。

3.4 运用覆膜造林技术

林业种植最广泛使用的就是覆膜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抗旱造林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提高林木种植成活率,利用覆膜技术可以提高林木的实际生长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林木出现的枯死问题。利用覆膜技术在处理土地的时候,土壤的湿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能够将根系的整体蒸发率有效地控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苗木生长发育的实时温度。运用覆膜技术,能够在高温或者条件稳定等各个区域种植苗木,选择覆膜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林木种植的整体成活率,确保林木种植的质量。应当结合种植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应用覆膜技术,由外向内应当预留需要的缝隙,开挖浅锅底的树坑种植树苗,需要注意的是,穴洞边缘需要比地面低一些,覆土的厚度应当在6cm,确保土壤的透气性以及土壤的空隙合理。

3.5 贮存水资源

林业工程中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的时候,最关键的点在于水资源,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保水剂,运用新型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在维持原状的基础上,确保水资源能够充分的吸收,在水资源完全的饱和之后,能够在土地当中充分利用水资源,确保短期内苗木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确保能够达到苗木各个生长周期当中的水分要求。除此之外,在水资源供给时也可以选择覆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以及降低水分的实际蒸发率,确保土地内部的水分不会大量的流失,进而最大限度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水分保障,还应当严格的管理幼苗时期实际蓄水量,提供给苗木的健康生长以充足的水分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以及应用抗旱造林技术的时候,应当严格的按照林业种植的实际情况,前期应当深入分析各个种植品种的实际情况,确保各项种植措施以及技术最大效用的发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的建设属于我国社会建设当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土壤沙化等各种生态问题不断加剧,进一步突出了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林业工程的建设水平,深入研究抗旱造林技术,根据种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与应用各种种植措施以及种植技术,提升苗木的整体抗寒性能,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抗旱覆膜整地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