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治疗猪的破伤风病

2020-01-11李国清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断尾外伤痉挛

李国清

(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农业服务中心,571231)

猪破伤风病是猪在外伤时,或阉割时消毒不科学或不消毒感染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产生外毒素引起急性中毒性急性传染病,民间又叫锁喉风、强硬症。本病特征是病猪全身骨胳肌持受性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声、光、触摸)兴奋性增高。海南省呈零星散发,死亡率极高,对当地人民群众经济造成一定损失。

1 发病原因

破伤风棱菌广泛存在大自然界环境当中,在尘土、土壤、水源、生锈的铁器和腐烂的泥土当中都有破伤风棱菌存在。

易感动物:各种家养的猪牛羊和人都易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不分季节、不分性别和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发生。呈地方零星散发。小猪苗比成年猪发病多,小猪苗一般都是由阉割时消毒不严格而感染引起。

2 传播途径

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各种外伤感染,必须有创伤史,这是本病发生的首要前提条件,比如生猪断脐、断尾、口腔伤口、蹄部刺伤、分娩创伤、生猪去势、助产手术时等等,操作时消毒不科学或没有消毒,动物机体感染了破伤风棱菌而发病,必须具备厌氧条件,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必须的厌氧菌,所以铁钉刺伤的伤口深入而狭长或伤口被粪便污染封口、伤口被泥土、痂皮封盖时才是本菌最适合的生产繁殖的“温床”。

3 临床症状

破伤风潜伏期最短的两天,最长可达六个月,或更长达12 个月,一般潜伏期是7—15 天内。

病猪头颈伸直、四肢僵硬、头颈肌肉持久性强直性痉挛,行动不便,四肢如木马状,牙关紧闭,口流白色涎液,经常发出吱咕吱咕的尖细叫声,呼吸困难,食欲废绝,两耳直立,瞬膜外露,腰背弓起,坚实硬如木板状,尾巴上翘,摇摆不断,对外界刺激(光、声音、手触摸)兴奋性增高,痉挛不断加重,严重时后期发生角弓反射和全身骨胳不断痉挛。

4 病理变化

没有太明显的病理变化,仅肺脏充血、水肿,在粘膜、浆膜有微小出血点。严重的破伤风患者发生角弓反射时,预后不良。

5 中西结合治疗

5.1 中药治疗

天麻20g,钩滕15 g,蝉脱10 g,全蝎15 g,蜈蚣15 g,防风15 g,羌活15 g,独活15 g,牛膝15 g,白蜡15 g,煎水内服,每天1 剂,连用3 天。

5.2 西药治疗

5.2.1 及时消毒伤口和科学处理,认真地全部清除伤口处的脓汁、异物、坏死化脓组织或痂盖皮,接着用3—5%的过氧化氢(双氧水)或2%高锰酸钾冲洗消毒。然后用10%碘酊消毒,冲洗消毒后,伤口撒入青霉素粉80 万单位和链霉素50 单位。

5.2.2 中和毒素:科学及时使用破伤风抗血清20万单位,注射治疗,根据体重大小,剂量酌量加减,每天1 次,连用3 天。

5.2.3 全身治疗:青霉素与链霉素混合肌注,每天上下午各注射1 次,连续注射3 天。

5.2.4 对症治疗:可以使用氯丙嗪肌注,用量100—160mg,具有镇静解痉作用,也可以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3—5ml。0.1%肾上腺注射背部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

6 预防控制

6.1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或避免动物发生外伤或创伤因素。

6.2 及时发现伤口并进行10%碘酊消毒二次,科学彻底消毒伤口。

6.3 在生猪断尾、断脐、去势、助产、分娩及外科手术时,应遵守各项操作规则,严格进行术部和器械消毒,作到无菌操作。有条件的可以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4000 单位预防,作好未雨绸缪,达到良好预防效果。

7 小结

此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猪破伤风16 例,治好13 例,成功率81%,值得基层推广。

猜你喜欢

断尾外伤痉挛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断尾的狐狸》新编
壁虎的独白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小花猫与老鼠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