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主神志分阴证阳证论治失眠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2020-01-10唐娜娜黄俊山吴长汶刘中勇

中医药通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神心火火热

●唐娜娜 黄俊山 吴长汶 张 瑜 刘中勇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医学倡导天、地、人和谐统一,人体的阴阳消长与自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另外,睡眠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与广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高度概括)密切相关,即神主宰着睡眠。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1 心神主宰睡眠是睡眠的基本原理之一

神藏于心,而又主宰于心,《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张景岳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睡眠和觉醒由神的活动来主宰,神安则人能进入睡眠,神不安则人不能入睡。

基于心主神志导致的失眠,主要有火热扰神与心神失养。由于火热扰神引起的失眠为阳证失眠,包括心本脏之火扰神明与他脏之火或因他邪之火引动心火,实火扰心引起的为阳中之阳证失眠,虚火引起的为阳中之阴证失眠。心神失于濡养引起的失眠,为阴证失眠。包括心之本脏心血心阴亏虚以及他脏或他邪引起的心神失养。因虚致心神失养者为阴中之阴证失眠,因实致心神失养者为阴中之阳证失眠[1]。

2 基于心主神志分阴证阳证失眠的临床用药探析

古代医家基于心主神志理论治疗失眠已有较多论述。《血证论·卷六·卧寐》曰:“心病不寐者,心藏神,血虚火妄动,则神不安,烦而不寐,仲景黄连阿胶汤主之。阴虚痰扰,神不安者,猪苓汤主之。一清火,一利水,盖以心神不安,非痰即火。余每用朱砂安神丸,加茯苓、琥珀。或用天王补心丹。”论述了火热扰心神、痰热扰心神、阴虚火热扰神,为阳证失眠,用药以黄连阿胶汤清心火,猪苓汤利水养阴清热,朱砂安神丸镇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热,用药均偏于寒凉。《费绳甫先生医案·情志》言:“抑郁伤肝,火升无制,挟痰销铄心营,神魂飞越,入夜尤甚。夜不成寐,喜笑呓语,坐立偏倚。”此为痰火扰神所致的阳证失眠,治宜清火化痰,镇魂安神,用药亦偏于寒凉。《四科简效方·甲集·内科通治·安神》云:“凡心神过扰,营血耗伤,悲愁不乐。用甘草一钱,小麦三钱,红枣(每枚以银针刺七孔)七枚,野百合七钱,莲子心七分,水煎去滓,入青盐一分服。”论述了心血亏虚,心神不宁而不寐,为阴中之阴证失眠,当养心血以安神,用药较为平和。

2.1 松郁安神方药用:甘松10g,郁金15g,玫瑰花10g,生龙骨(齿)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夜交藤30g,丹参15g,酸枣仁15g,合欢皮15g。甘松解郁醒脾;郁金辛、苦、寒,归肝、心及脾经,清心解郁、行气活血;玫瑰花甘、微苦、温,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三药联用宁心、疏肝、醒脾、行气。另外,珍珠母、生龙骨可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丹参活血养血而安神;夜交藤可养血安神;酸枣仁养心益肝而安神;合欢皮可解郁安神等。诸药合用,具有重镇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之效。由于失眠为阳不入阴所致,用药欲使阳入于阴以利入眠,故整体上此方微偏寒,但偏性不显。本方进行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3-9],具有确切的疗效,黄俊山教授常用此方加减运用治疗失眠。

(1)肝郁化火:证见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本型为肝火扰心引起的阳证失眠,且为实火,为阳中之阳证失眠。在松郁安神方的基础上加入泻火为主的龙胆草10g,丹皮12g,生大黄5g(后入)。龙胆草味苦、性寒;丹皮苦辛微寒;大黄苦寒。本方药物寒凉之性较为明显以泻亢盛之火。

(2)痰热内扰:证见睡眠不安,胸闷,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本型为痰热之邪扰心引起的,为阳证失眠,且为实火,故为阳中之阳证失眠。在松郁安神方基础上加黄连6g、天麻10g、胆南星8g、远志15g以祛痰清心火,其中黄连苦寒擅清心火。本方药物偏于寒凉之性。

(3)阴虚火旺:证见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本型亦为火热扰心引起的失眠,为阳证失眠,且为虚火,故为阳中之阴证失眠。在松郁安神方基础上加山茱萸15g、黄柏10g、生地20g 以滋阴降火。山茱萸酸、微温;黄柏苦寒;生地甘寒。本方药物微寒,不会过偏。

(4)心脾两虚:证见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本型为心神失养所致,为阴证失眠,且因虚所致,故为阴中之阴证失眠。在基础方上加茯神15g、党参15g、当归10g 以养心健脾安神。茯神味甘淡、性微温;党参味甘性平;当归味甘、辛温。本方用药以平补为主,微温。

(5)心虚胆怯:证见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舌淡,苔薄,脉弦细。本型亦为心神失养所致,为阴证失眠,且因心之本脏虚所致,与心功能有关,故为阴中之阴证失眠。在基础方上加琥珀10g、磁石10g(先煎)、大枣6 枚以镇惊养心安神。琥珀性平;磁石偏寒;加大枣温补之品制磁石之寒。本方总体用药性平为主。

2.2 交泰丸药用:黄连5g,肉桂0.5g。黄连性味大苦大寒,主入心经,清热泻火,能泻过亢之心火,下达于肾;肉桂性味辛甘大热,主入肾经,稍佐肉桂,鼓动肾水,上济于心,同时又有引火归元之功。两药相伍,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阴阳交感互藏,从而促进睡眠,是治疗火热扰神阳证失眠的常用方药。

本剂偏寒,虽为经典方但很少单独运用,可在晚上加用于阳证失眠患者。常以颗粒剂用白蜜调匀制成丸剂,用淡盐汤送服。蜂蜜在本方中可清心降火(特别是白蜜)、缓和药物、缓和升降(辅助心肾相交作用);盐,咸能入肾,可助心火下降于肾。由于中药起效相对慢些,嘱患者睡前3~4 小时服用。本剂偏寒,有利于阳证失眠患者泻其过余阳气,使阳入于阴而得寐。

2.3 更年安神方药用:地骨皮15g,银柴胡10g,合欢皮15g,酸枣仁20g,山茱萸15g 或加泽泻15g,生地黄20g。相关研究[10-11]证实该方用于围绝经期失眠,具有确切疗效。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心理病理特点主要是阴虚潮热、肝郁气滞,故易导致烦躁、失眠、烘热、汗出四大主症。总体来说,是火热(虚火)扰心而致的阳中之阴证失眠。

方中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肾经,凉血退骨蒸潮热,善治虚热、盗汗,为君药;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善退虚热,为臣药;合欢皮甘、平,归心、肝经,解郁安神,为佐药;炒酸枣仁甘、平,入心、肝经,养心安神,敛汗,善治失眠、汗出,为佐药;山茱萸酸、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潜阳清虚热,解郁安神敛汗之功,全方较为平和微寒。

3 讨论与小结

对失眠进行阴证阳证分类,特别是基于心主神志分阴证阳证失眠,阴阳中又复有阴阳,此理论在临床广泛运用,有利于对失眠初步定性,进行辨证施治,且在用药方面,对寒热温凉、四气五味等的选择与运用有指导意义。

正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即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所采用的方药与疾病的性质相逆。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纠偏是中医最常用的方法,总体来说,治疗阳证失眠药物偏于寒凉,阳中之阳证失眠要泻亢盛之实火,寒凉之性较为明显;阳中之阴证失眠当滋阴清热,寒凉之性不明显,微寒较为缓和。治疗阴证失眠药物以平为主,偏于温,阴中之阴证临床较多,当温补但又不能过于温燥,温燥太过不利于阳气入阴,以平为主微温即可;阴中之阳证,如痰湿、瘀血引起的失眠,此类证型临床所见相对较少,用药在偏温的基础上,加用祛痰、化瘀去实之品。另外,失眠病人要注意心理疏导,医者要有耐心对失眠病人加以宽慰,有助于病人精神内守,解除失眠。

猜你喜欢

心神心火火热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请注意,这些新规8月“火热上线”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劳宫穴断心火
“火热”的水世界
心中那颗火热的足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