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莓育苗技术

2020-01-10黄富才

花卉 2020年14期
关键词:小苗外植体蓝莓

黄富才

(安徽省怀宁县林业局,安徽 怀宁 246121)

1 绿枝扦插育苗

1.1 扦插季节

蓝莓绿枝扦插育苗在6-7 月进行。

1.2 扦插基质

用草炭:河沙按1∶1 的比例制作成基质,也可单纯用草炭扦插。

1.3 插穗准备

1.3.1 穗条选择

在蓝莓新梢生长点变黑停止生长时期(即黑尖期)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营养枝条或萌蘖条。

1.3.2 制穗

剪取4~8cm 长,径粗0.2~0.4cm,芽眼2~3 个的插穗。顶端保留叶片1 对,去掉下部叶片。上剪口距第一节芽眼0.5~1.0cm,下剪口紧靠最基部的节,分品种按20~40 支捆扎。随插随剪。

1.3.3 穗条扦插前处理

扦插前将穗条下端剪平绑扎成捆,然后用600~800 倍多菌灵溶液浸泡。约5s 后取出,将穗条切口向下直放,再用1000mg/L生根粉或1000~2000mg/L 吲哚丁酸溶液速蘸处理3—5s。

1.4 圃地准备

苗圃地应设在塑料大棚或温室内,选好圃地后,把地耙平,进行土壤消毒,做到地平、土碎、无草根、石块,然后作平整的苗床,苗床的规格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而定,通常长5~6m,宽1m为宜。

1.5 扦插

扦插前将基质浇透水,然后进行扎孔扦插。用直径和插穗一样的短竹竿、木棍或铁棍在基质上扎孔,孔的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 左右,接着把插穗顺孔插入。扦插的株行距为2cm×5cm~3cm×5cm。扦插时注意要将叶片朝上,千万不要将插穗直接往基质里硬插,以免损伤插口,影响生根。扦插后要用水喷透苗床,搭建塑料小拱棚,盖上遮阳网,并注意适当通风。

1.6 扦插后期管理

1.6.1 水肥管理

插穗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基质湿度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0%。根系形成后,采用喷水的方法调节圃地的相对湿度,根据当地气候实际情况,一般在每天上午9 点到下午5 点进行。

扦插前基质中不施任何肥料,插条生根后用N:P:K=13:26:13 或15:30:4 液态肥料浇入苗床,浓度为0.2%~0.3%,7~10d 施1 次,施肥后喷水将叶面上的肥料冲洗掉,微量元素叶面肥按要求施用。休眠前1 个月停止施肥。

1.6.2 温度管理

基质适宜温度20~25℃,空气温度控制在18~30℃。

1.6.3 消毒杀菌扦插后立即用600~800 倍多菌灵或1000 倍百菌清药液喷洒,每隔7~10d 喷一遍,一遍喷5~6 次。

1.6.4 圃地遮阳管理

生根前应根据每天的天气情况在上午9 点对圃地进行遮盖,下午5 点揭开,阴、雨天不遮盖,直至生根后逐渐撤除。

1.7 移栽

1.7.1 幼苗移栽时间

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移栽,生长较快的品种一般可于当年7 月末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

1.7.2 营养钵规格

根据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苗木品种不同选择适宜规格容器,建议规格为15cm×15cm。

1.7.3 营养土配制

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主要成份为有机肥、火烧土、草炭土,配制比例为1∶1∶1,在配制时按1000g/m3的标准加入硫黄粉。

2 蓝莓组培育苗

蓝莓组培育苗是指利用当年生的蓝莓枝条侧芽作为外植体,使用试管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苗木。

2.1 外植体的获得与处理

2.1.1 外植体的获得

选择品质优良纯正、无病虫害、无病毒侵染的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

2.1.2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外植体的取材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正午时进行,阴雨天或取材时间选择不当将无法保证最佳的消毒效果。其消毒流程如下:采取外植体嫩枝→用洗衣粉冲洗→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嫩芽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60s→用无菌水洗净→放入0.1%HgCl2或5%次氯酸钠溶液中10—20min→用无菌水冲洗5~8 次→最后用无菌纸吸干水分。

2.1.3 外植体的切段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手术刀、镊子将嫩枝均匀切分成至少带有1 个嫩芽长度大小0.5~1.0cm 的小段,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中,每瓶10~15 株。经过7—10d 的培养后不定芽萌动,再经过约30d 的伸长生长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增殖。基部切口应插入培养基内,芽露出。

2.2 初代培养

2.2.1 初代培养基

影响蓝莓初代诱导成败的关键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我们常以浓度为0.1~10mg/L 玉米素作为生长调节剂,基本培养基常用的主要为木本植物培养基(WPM)或改良的木本植物培养基。

2.2.2 初代培养条件

初代培养的温度应控制在25±2℃范围内。前期采用暗培养方式,等到有芽开始萌发后采用光照强度为1000~3000lx 的方式进行培养,光照时间12—16h/d。待组培苗生长至大于5cm 后,将小苗切断再进行继代培养。

2.3 继代培养

2.3.1 继代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为WPN 培养基。植物激素有NAA(萘乙酸),使用浓度范围为0.1~0.5mg/L,玉米素(ZT),使用浓度范围为2~10mg/L。

2.3.2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1000~3000lx,光照时间12~16h/d。待小苗生长至大于5cm 后,再进行移植。

2.4 试管苗移植

2.4.1 栽培基质配置

栽培最适宜的基质为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复合基质,如火烧土与珍珠岩、河沙或田园土的混合基质,即能满足蓝莓根系生长的需要,又非常经济适用。蓝莓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为微酸性土壤,因此在进行蓝莓移栽前必需对土质进行酸化处理,以pH达到4.5~5.5 最为适宜。

2.4.2 移植前炼苗

在蓝莓幼苗移植前,将培养瓶放置于温室自然散射光下,进行3—7d 的封口炼苗,然后再进行1~2d 开口炼苗,温度控制在25±3℃,使其适应驯化环境,提高苗木抗性。

2.4.3 移植

打开培养瓶盖,将已经锻炼的小苗轻轻拉出,用清水进行反复漂洗,去掉培养基。在操作时要做到尽量不损伤根系,且要漂洗干净培养基,不然会滋生霉菌影响幼苗成活率。洗净后栽植于苗床基质中,温度保持在15~28℃。定植的株行距为1cm×4cm,深为0.5~1.0cm。过深不利生根,易腐烂;过浅植株易倒伏。

2.4.4 移植后的管理

(1)水分。移植时淋足水分,以后每2—3d 淋水一次。定植后2—3 周内,相对湿度控制在80%~100%,当第一片新叶完全张开后,降低湿度至70%左右,8—10 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

(2)光照。移栽4 周内,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5000lx,4 周后逐渐增大光照强度至5000~10000lx,并可喷淋浇水。

(3)温度。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

(4)施肥。移栽第4—8 周,每周喷施液肥一次,N:P:K=20:10:20 和N:P:K=14:0:14 交替使用,浓度为1500 倍。

(5)病虫害防治。对苗期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2.5 穴盘苗培育

试管苗移植培育三个月左右,选生长健壮、无腐烂的生根小苗,移栽到穴盘上继续培养。移植前7—10d,适当进行控水和强光照炼苗,使植株能适应外界自然条件。

猜你喜欢

小苗外植体蓝莓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蓝莓建园技术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拯救小苗
不同消毒处理及保存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脱毒效果的影响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菊花离体快繁技术流程概述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小宇一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