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活”小学体育课

2020-01-10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杨薇薇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运球剪刀体育课

■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杨薇薇

一、教学方法要“活”,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法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在一节体育课的主教材部分,授课教师要有三四种递进性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和刺激下掌握所学本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挑战、闯关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这是一节三年级“技巧后滚翻”的课,授课教师把后滚翻学习的重难点:团身紧、翻臀快、后倒快、翻掌贴肩等动作加入闯关比赛中。第一关:从“条状”变成“球状”,让学生用身体模仿做出小皮球的“圆”、团身紧前后滚动等动作,实现“团身成球”的变化,这是完成滚翻动作的前提。第二关:从单一动作变成组合动作,在学习翻掌贴肩时,利用准备活动的模仿游戏反复做翻掌贴肩快速向上推手动作。第三关:双人合作练习,滚动中的翻掌贴肩推手练习(小小印刷机)。第四关:双人合作练习,向后快速后倒滚动用脚“亲”后面的小折垫(小小翻斗机)。一步步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的学习,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层次性、融合性、趣味性。让学生逐步对“小皮球”“印刷机”“翻斗机”、后滚翻有了勾连,逐渐了解后滚翻的动作结构和要领。在整个学练过程中学生完全没感到枯燥和厌学,并在闯关游戏中逐渐扎实地掌握后滚翻的关键几个动作,在一环扣一环的学法引导下成为滚翻小能手,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所以,教学方法的“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让学生在优化的学练过程中主动欢乐地学习。

二、教学环节要“活”,充分运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虽说情境教学法多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常常也能看到情境教学的场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场景和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使教材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调动他们感知教材的兴趣和需要,由此激发学习动机。在这节五年级“足球变向运球”的体育课上,授课教师创设了“突围”的情境,运用“突围”情境游戏将整节课进行串联,从热身开始就让学生通过情境游戏建立了场地的位置感和空间感,巧妙地把变向运球三个关键动作“降低重心、改变位置、移动运球”比喻成“机关枪、隐蔽、突围”,不是很生硬地直接教变向运球动作,而是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索的乐趣中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时刻充满挑战和期待,并在比较形象的情境中渗透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同时培养所需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主教材教学中继续优化情境,通过过球门改变运球方向,“原子弹”游戏,“东方时期”等游戏,让学生在体验动作的乐趣中感知教材;最后拓宽情境,在游戏和体能练习环节,不断通过改变形式,增加难度,在次数、强度和评价方式上不断进阶,使学生带着思考进行练习,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巩固了本堂课学习的运球技术,通过“脑洞”比赛,带球通过一个颜色的球门回到起点、通过两个颜色的球门回到起点、改变方向通过三个颜色球门回到起点去一个相同颜色的起点,让学生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教学环节的“活”、情境教学的“妙”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情境化的引导下陶冶了情感,激起了学习兴趣,使课堂丰富了起来。

三、教学形式要“活”,充分运用游戏教学

体育教学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而且随着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的形式也会随机而变。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选择“活”的,即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生动的运动实践体验中陶冶性情,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参与和运动兴趣。这是一节典型的运用游戏进行“小篮球运球”教学的体育课,授课教师根据三年级“小篮球运球”第一课的任务,初步尝试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建立动作的本体感知,选择了用游戏进行教学,同时根据三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实际情况,把行进间运球这项技能演化成三个游戏:

1.原地“石头、剪刀、布”游戏:两人一组面对面原地运球,不运球的手做“石头、剪刀、布”,输的一方要运球围绕同伴绕一圈。2.运球“钻山洞”游戏:四人一组,两人用自己的小篮球与同伴的篮球搭起“山洞”,让自己的队友依次从“山洞”下运球通过。3.“石头、剪刀、布”运球积分挑战赛游戏:在规定的区域行进间运球,遇到对手时就与他“石头、剪刀、布”比赛,赢了的就得1分,谁先积满10分谁就获胜。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练习运球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眼睛一直盯着球看,不看前方,教师总是反复提醒眼睛往前看,可学生的本能反应就是一直盯着球,而一个“石头、剪刀、布”“钻山洞”的游戏,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另一只手“石头、剪刀、布”的输赢,盯着同伴,这样就把眼睛一直盯着球看的难点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真不愧是“活”的教学形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不仅能让教学形式“活”起来,还能有效克服人体的生理惰性,使肌体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改善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性,变枯燥为有趣,更有利于技术技能的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一节“活”的体育课,要在情境教学前让学生“入景”;要在游戏比赛前能让学生“摩拳擦掌”;要在游戏活动前让学生“想玩”,学生有了这种“想玩”的心理,才能对“当前课题”产生动机和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情境教学、体育游戏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

猜你喜欢

运球剪刀体育课
钝剪刀
完形填空一则
我最喜欢的课
风有一把剪刀
体育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小小金剪刀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