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研究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园长民办幼儿教师

高 杰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笔者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政策,选择具有河南省开封市农村学前教育典型特征的Q 县为研究范围。在新老标准和知名度的基础上分别选定了J 幼儿园和X 幼儿园。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着力研究农村民办幼儿园在转型时期的状况。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胜任力不足

农村民办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一般都是经熟人介绍,很少从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来考查。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部分教师是由于在家带孩子,无法外出打工而选择暂时去幼儿园。这部分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比较低,有的甚至初中还未毕业,缺乏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在与孩子打交道时,他们的身份更多是保姆而非教师。教师选择的授课内容更多是模仿别人,而不能达到课程的预设与生成。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在工作中胜任力不足。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1]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是园长负责制,由园长负责统领整个幼儿园的工作。关于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大多是由投资者直接管理,他们缺乏园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职权未能充分发挥。还有部分创办者拥有绝对的管理权,聘任园长的执行权无法正常开展。访谈中发现,个别园长从来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

幼儿园也没有形成健全的规章制度,缺乏严格的接送制度、安全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如在幼儿接送过程中没有接送制度可以遵照,家长没有接送卡可以随意委托他人来接送等。

(三)硬件设施不合规

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经费主要是依靠举办者的投资和家长缴纳的学费。个人创办的幼儿园规模小、生源不太好、保教费用比较低。调查中发现,此类幼儿园园舍建筑不符合办园标准,户外体育器械不能满足幼儿基本动作需要,没有设置室内区角或室内区角的设置流于形式。同样,教师的教学设施设备也不齐全。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所存问题的原因

一定问题的出现必定有其对应的缘由。农村民办幼儿园在教师胜任力方面、管理体制方面、硬件设施方面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原因分析如下:

(一)教师工作强度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幼儿教师在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大多没有配班教师、保育教师,而由一名教师负责所有事务。教师工作时间长且内容烦琐,在身体疲惫的同时心理也会有压力,进而会影响保教质量。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本身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很少有时间或精力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会打消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开展创新型保育活动了。

(二)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者缺乏应有素养

民办幼儿园既要有公益性,又得兼顾自身的利益;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要承担自负盈亏的生存责任。那么,幼儿园在运转过程中、在健全体制的同时便不得不考虑生存问题。另外,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创办者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无法与园长一同协作来科学管理幼儿园。由于经济原因,幼儿园的领导班子配备不齐全、人事管理也不到位。

(三)幼儿园硬件设施不符合评估标准

在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设施要求上,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应具有教育意义并符合安全、卫生、教育的最低标准。在与家长访谈时得知,幼儿园中所使用的桌椅都是一些小学淘汰掉的。通过被访者提供的照片发现,桌椅不能够进行高低调整,高度与幼儿身高不匹配,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三、农村民办幼儿园转型策略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将对幼儿的一生产生影响。当前,民办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民办幼儿园更需把握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

(一)坚持依法治园,规范政府职责

农村民办幼儿园得到政府在教育经费上的支持是有效发展的保障。依靠政府帮扶,农村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幼儿园的转型能够满足众多家长、幼儿的需求。

首先,县、乡两级政府应对教育财政的使用进行合理配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教育资源应向学前教育倾斜,帮助农村民办幼儿园转型。

其次,幼儿园自身应该不断完善园内硬件设施,进行环境创设的同时不断深化园所管理体制,以便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政府应对园所进行整体考察评估,要求部分场地、硬件设施严重不合标准的幼儿园停止办园,将幼儿和教育资源合并到硬件设施达标的幼儿园。整合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提升整体办园质量。

再次,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严格把关幼儿园的注册登记,对申请材料依法依规审核;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加强对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提升培训。

最后,虽然我国法律体系当中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学前教育的法律,但幼儿园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法管理。国家层面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幼儿园层面应该在运转过程中严格遵守教育基本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幼儿园工作人员尤其是园长、教师应该学会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保护自身和幼儿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合法正当的方式达到管理的最佳境界,才能在突发事件面前从容应对,冷静处理。

(二)开展园本培训,提升幼儿教师胜任力

农村民办幼儿园应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园本培训。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要想提升幼儿教师的胜任力,有益的园本培训十分有必要。幼儿园要拟订该园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创建 “一人一档” 教师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一步步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认识到 “学到老” 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人生常态。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自身提高的同时,幼儿园方面也应满足其各方面权利的实现,避免随意流动。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不断提升知识素养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幼儿的可塑性极强,教师又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在这个重要阶段,能有一名师德合格的教师做向导极为重要。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要想提高胜任力,也离不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观而善之谓摩”,向优秀教师学习是新手幼儿教师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措施。该措施有利于丰富幼儿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改进自己工作中的不当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哪里不恰当,补充欠缺的能力。

(三)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促进顺利转型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实行的是 “以县为主、县乡共管” 的管理体制[2],但是县、乡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增强、完善。例如,县级教育部门可以配置学前教育教研员,专门负责某一个乡,具体到村的学前教育工作,做到“处处有人管,园园有人问”,避免农村民办园的工作被疏忽。

在幼儿园管理机制中,要凸显园长负责制的作用。农村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应给予执行园长“实权”,这样园长领头羊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由于没有合乎规定的领导班子,再加上其办园性质,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园长都是由投资者承担或者聘有园长但没有实际的管理权、执行权。农村民办幼儿园要想顺利发展转型,必须配备合适的幼儿园园长或充分发挥园长的职能,真正落实园长负责制。同时,还要完善幼儿园的人事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幼儿的安全尤为重要,应制定符合该园的晨检制度、教学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接送制度等。

结语

当然,本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选取对象上仅仅限于P 乡的两所幼儿园,存在着某些特殊性的因素,不利于反映农村民办幼儿园遇到的全部问题。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对数据的分析主要是描述性统计而不是相关系数的回归性分析。该分析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清晰地反映调查的真实情况,但不能深入对其关系的理解。再次,由于该研究所用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客观因素的制约,还需要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转变策略进行深入思考。

猜你喜欢

园长民办幼儿教师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办税春风来 简政放权提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