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悦动童心”实践育人体系,保障德育课程全面落实

2020-01-09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楷模每学期研学

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小学 于 红

如何真正发挥实践育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成为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的受益者?近年来,学校将实践课程作为育人途径,创新发展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及“三方连心,家校交融”工作新模式,将全员、全面、全程的实践育人管理理念贯穿学校管理全过程,将理想信念课、志愿服务课、生涯规划课、研学旅行课、法治安全课作为落脚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理想信念课:树立目标,指明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培育理想信念。学校的理想信念课下设3项内容:红色教育、楷模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每项内容均设计开发了固定的、有延续性的、适合于不同学段的实践课程。

1.红色教育课,让爱国精神扎根校园。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优秀传统美德,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因此,学校安排了校级诵家风故事、年级清明祭扫、班级拥军拥属等实践课程。

2.楷模教育课,让榜样作用辐射校园。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楷模品质,弘扬楷模精神,打造楷模实践特色。一是开发校内“六个一”楷模实践课程,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分别安排楷模实践活动,做到人人敬楷模、知楷模、学楷模。具体而言,学生层面的“六个一”,包括阅读一本学校推荐的楷模好书、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以个人为单位参观一次楷模教育展览馆、撰写一份实践活动记录、撰写一篇实践报告或观后感、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层面的“六个一”,包括青年教师及班主任精心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故事、每学期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撰写一篇教育案例或论文、班主任准备一节10 分钟的育心微课展示;学校层面的“六个一”,包括组织一次楷模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组织一次楷模教育德育专题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楷模教育表彰活动、每学期推出1节楷模德育课进行展示、每学期申报1—2个校级周恩来班、每学期组织一次楷模教育交流总结会。二是开设家庭楷模实践课,离校不离教,家长和学生同步学习、同步成长。学校从周一到周日为学生安排了楷模教育家庭实践课程,让楷模教育家校合一、携手共进。

3.传统文化教育课,让中国精髓传承校园。通过本课程提高学生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设计了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节日实践活动,将十二生肖、京剧脸谱与剪纸艺术进行课程融合,开设了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文化类实践课程,录制了“如何过好中国节”网络微课供学生学习。

二、志愿服务课:同步成长,践行公益

志愿服务具备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双重特点,强调创造性、社会性和全员性。学校志愿服务课,下设4 类实践课程:学生公益、社区公益、教师公益和家长公益。

1.学生公益课,培育责任意识。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主人翁管理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建立自信,同时进一步打造班集体特色,发挥班集体资源作用。学校设立43个校级学生义工岗,8个年级义工岗,25个班级义工岗,三级责任岗定期轮换,做到“人人有岗,人人有责,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价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担当精神。

2.社区公益课,提升社会责任感。创造机会体验不同劳动岗位,培养公益之心、社会责任感。每周五下午“悦动童心”志愿服务队按照实践课程计划进入街道社区,开展以环保、治安、义演等为主的公益性活动。他们不仅有“管理员”“宣传员”为主的实践体验性活动,而且有关于“文明意识”为主的考察、研究、采访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每个课程从技能培训,到过程指导,再到实践报告形成,均统一规划、顶层设计。

3.教师公益课,加强隐性教育。学校不仅抓学生教育,而且要重视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同步成长,让公益之举成为学校的习惯。根据教师特长分成爱心飞扬、信息宣传、剧务等多个团队,教师做到了“人人有岗、人人有责”。

4.家长公益课,助力家校合一。引领家长学习不同领域知识,体验丰富多彩活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学校每年都会发展150 余个家长义工,负责学生进出校管理和素质拓展课堂。他们还将自己擅长的技能带到学校,供学生体验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义工精神。

三、生涯规划课:身心两健,规划未来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学校的学习有效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涯观。设计了4 项实践内容:成长记录、绘本实践、心理剧感悟、职业体验,以达成学生身心两健的目标。

1.成长记录,留下回忆。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省思,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学校设计开发了学生成长册内容,学生收集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收获与精彩掠影,小学生涯留下6 本完美的成长册成为了他们美好的回忆。此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同时学校定期召开成长册分享会,这也成为了评价学生的一种有益尝试。

2.绘本实践,让爱先行。通过开展听绘本、读绘本、创绘本、演绘本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多方体验,发现优势潜力,增强自信,培养多元智能。例如:学生诸葛妍含细致观察、发现生活,创作了绘本故事《心灵深处的记忆》,展现了爸爸经营茶店的一天,耳濡目染中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一个羞涩的女生创作了绘本故事《我的超人老爸》,向自己当教师的爸爸表达了浓浓的爱。

3.心理剧感悟,释放情绪。学校精心设计了心理剧鉴赏课,创编、排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助互助,交往合作,真正实现了朋辈间的心理互助。

4.职业体验,感知未来。小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的开端,为小学生终身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学校按照不同学段安排了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例如:个人的父母岗位体验、年级的职业秀体验、校级的职业岗走访体验等。学生在各种体验中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四、研学旅行课:探究实践,答疑解惑

研学旅行课意在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公民素养、文化视野、合作共赢意识。让学生在身体、心理、品德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其下设个人研学、基地研学、小组研学,让学生带着课题、带着问题去实地学习,寻找答案。

1.个人研学,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与爱好,每到寒暑假学校按学段精心设计特殊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完成研学内容。例如:低段以家务劳动为主,中段以实践后编写绘本为主,高段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2.基地研学,培育学生素养能力。学校根据学生需要设计并开发了各类研究主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基地上实践课。例如: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骤提出具体要求并设计好实践内容,赋予常态课程新意,做到每次“三不同”,即要求不同、作业不同、形式不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任务、带着课题去实践,回校后完成小组实践报告。

3.小组研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品质。按照学生学段以班和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调研,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与规范,锻炼学生合作意识。每班四组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调查、探寻、收集、汇总,完成实践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课让学生了解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明白了很多事物存在两面性,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培养学生敢说、敢问、爱思考、好提问的好习惯。

五、法治安全课:心中有法,牢记安全

为让学生在知法、守法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学校开设了实践教育课、逃生演练课、安全技能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了逃生绳的三种系法、学会了火灾来临如何自护,等等。学校有官兵的逃生技能大课,也有学生消防实地的观摩小课,学生在各类培训及实际操练中掌握了安全法治常识与技能。

猜你喜欢

楷模每学期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研学之旅
完美楷模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时代楷模】
爱国奉献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