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在环境设计专业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9刘乐婧柴方美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利用专业

刘乐婧 柴方美 刘 璐

(吉林师范大学 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逐步进入课堂,对环境设计专业的教与学带来了较大影响。教师应积极应变,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中合理应用智能手机,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使智能手机成为新时代教与学的得力助手。本文将通过对智能手机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智能手机带来的全新课堂体验。

一、智能手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影响

(一)智能手机的优势:与时俱进的学习途径

智能手机便于携带、功能强大,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师—课堂—学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在课堂上与教师交流,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智能手机突破了这个限制,其便捷的网络服务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学习资源,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尤其是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智能手机是数字化资源的承载者。当前比较知名的各类教育类软件有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等,这些平台上汇集了国内外各大高校优秀的慕课资源。下载安装这些教育类软件后,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查询学习。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查询、下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如教案、课件、学习素材等,这些都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二)智能手机的尴尬:课堂的扰乱者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引入教学课堂有一定积极作用——它承载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习提供了方便,逐渐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但是,很多教学课堂当中出现了手机“喧宾夺主”的情况:部分学生不自律,“埋头致力于”各种手机游戏,学生上课的“抬头率”变成了一大难题。还有部分学生利用智能手机查询资料时采取了最为“便捷”的方式,直接抄袭网络资源,缺少了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环节,智能手机的使用变了质。所以,智能手机也成为最不受教师欢迎的“第三者”。

(三)智能手机的困惑:进退两难的抉择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集游戏、影视、社交等各种功能于一身,它为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严重挑战。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会在教室设有手机袋,要求学生上课前统一将手机放到手机袋里面,营造无手机课堂[1]。有的学校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但由于没有校园网络,学生不能便捷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却遭到了最原始的制裁。

二、智能手机辅助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可行性

(一)智能技术优势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将智能手机融入课堂教学是智能手机应用领域的新探索,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的功能必将会拥有高效的、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第一,智能手机不受地点、时间的约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知识信息或者观看教学视频。第二,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等手机软件给学生传输影像学习资料。若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学习内容、渴望获得更多知识,则可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弥补校园教学课堂内容有限的缺陷。第三,学生可针对各种社会考试、职业技术课程等进行学习。网络上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并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见,智能手机已经完全具备支持学生学习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

(二)教学资源优势

利用智能手机可以搜寻海量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资源。第一,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查阅专业学习所用的设计素材、教学案例、教学视屏等。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查阅一些专业名词跟术语,对知识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和认知。第二,学生可利用智能手机关注土巴兔网、任务中国等知名设计网站,开阔视野。第三,学生能利用智能手机查看专业文章,以此提升专业信息搜集能力,提高知识广度。第四,学生可利用智能手机获取更多专业教程,拓宽学习渠道。

(三)学习渠道优势

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各种学习软件和专业网站对本专业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手机线上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例如:“知道APP”集合了国内的海量教育资源,学生可以与名校的同专业学生同台学习、与名校教师“面对面”互动、提问,得到线上教师深层次的解答。再如:网站“室内设计联盟”里有很多种针对于不同家居户型的案例,还有知名设计师的微信、QQ群,方便大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2]。又如:筑龙、花瓣、站酷等都是一些设计网站,学生浏览这些网站有利于专业知识的积累。学生还可利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进行学习,利用慕课辅助学习,使学习更具个性化、自主化,这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智能手机在环境设计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课堂打卡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在课前学习相关内容,准备好相关资料。以3Dmax基础教程为例,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智能手机上的“腾讯课堂APP”预学相关内容,记录好学习中的问题,随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在开展市场调查活动时,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让学生打卡。例如: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以要去调查的地点为背景拍一张集体照上传到群。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会有所提高,教师也可以明确知道学生的出勤情况。

(二)搜集资料、互通有无

环境设计专业素养的养成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图片、书籍。对于资料的收集,智能手机无疑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有用工具[3]27-28。如在3Dmax基础教程中,针对室内建模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搜集多种建模方法,然后分析、讨论,选择有代表性的集中方法集中学习,实现知识的拓展学习。

搜集到的学习资料,可以让学生将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介绍、互相学习,共享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对所做设计的想法,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草图绘制。绘制完成以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稿发到群里。这样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学习,也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作业抄袭或者是进度不一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随时对学生的设计稿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意见。设计稿修改完善之后,学生可以用CAD或者其他绘图软件进行电脑绘制,此时学生还可以到3D溜溜网、土巴兔网、室内设计师或者一些外网的设计网站下载一些相关模型。

(三)线上交流、知识共享

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知识查询,还可利用智能手机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将每次课程的知识进行整理,然后总结上传到微信公众号,让每一届的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一些毕业参加工作实践的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将这些经验总结成推文形式上传至平台,假以时日,就会积累变成一个大的知识数据库,这将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分享、交流和参与式、互动式个性化的学习[4]。

结语

将智能手机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辅助工具,主要是因为设计专业有着特殊性,学生在构思时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而智能手机恰恰为搜集资料提供了方便。但是,在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中,智能手机并不是唯一的、必要的手段,也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程教学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技术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显著的辅助作用,也为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新时期,智能手机将会像纸、笔等文具一样成为学习的常用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资源的获取、学习情境的设立和学习形式上的互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途径,为实现便捷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条件[5]。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利用专业
智能手机是座矿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