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主导的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流大学课文

龚 勤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大学英语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提问模式是教师提问然后一次一个学生回答。由于这门课是大班教学,通常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同时不能兼顾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另外,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人数少,而且学生在毫无准备、众目睽睽之下被教师叫起回答问题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理论的推进,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弗兰克·雷曼(Frank Lyman)教授及其同事于1981年提出了合作学习主导的学习模式(Think-Pair-Share,TPS模式),该模式因其教学流程的三个阶段而得名,即独立思考、结对合作、相互交流。弗兰克·雷曼教授指出,TPS模式是一种包含学生个体思考以及合作学习的多模态的课堂讨论策略。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会倾听教师所提的问题,独立思考解答(不用举手发言),再与邻座一个同学共同讨论、解答问题,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讨论的结果。学生能够在心里及口头上预演如何回答问题,而且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交流,教师和学生也都有机会思考问题[1]109-113。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讨TPS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期望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研究背景

(一)主动学习理论

主动学习理论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直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自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在大班教学中,有的教师会抱怨,一节课下来,趴在桌上睡觉的学生不少,积极思考的学生却在少数。在课堂采用TPS模式能有力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的思维。它是通过独立思考、结对合作、相互交流三个阶段,形成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创造、建构知识的过程。可见,TPS模式与主动学习理论的目的一致,都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具体的活动自主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

(二)合作学习理论

传统教学模式仅是教师提问、一次一个学生回答的单一模式,这样的弊端是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因不知如何回答而影响学习的自信心,或其他学生在个体学生回答时开小差,不能积极参与思考,“同伴互助”没有得以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学习形式,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最大化地促进组员之间的交际活动。TPS模式遵循的就是合作学习原则,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有利于第二言语习得[2]270。TPS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增加了“Pair”(两人组讨论)这一过程,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样能让学生相互学习、集思广益,使得个体学生在全班面前回答问题时减少焦虑感。

二、TPS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TPS模式内容及流程

TPS模式是国外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对该模式在不同学科上的运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如张颖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论证了TPS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环境中的有效性[3]。下文将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课文A《优等生的秘诀》为例,探讨大学英语课堂采用TPS模式的教学流程。

1.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面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评估及综合思考。问题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每单元的重点难点来设置,是对重难点学习任务的突破,因此要有一定的深度,值得学生去探讨。对于第一单元课文A,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之后课文学习的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优等生学习方面的秘诀,并且对照自己看看是否也具有。这是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关键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利用略读与寻读技巧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2.个体独立思考

学生个体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教师的提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做些记录,在纸上写下关键词,以便在之后的讨论阶段能帮助加强记忆、理清思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时间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10分钟。

3.两人组讨论

在课前,把学生两两分组,按照学生不同水平层次进行组合,水平好的学生可以和水平中等的学生分在一组,水平较差的可以和水平中等或水平好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小组讨论时水平较好的学生能够带动小组学习讨论的氛围,水平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同伴那里学到东西。学生独立思考完教师的提问后便与小组同学展开讨论。一个学生把自己找到的优等生的秘诀总结一下,另一个学生再进行补充,经过讨论、反思、修改后,两人应尽量形成一致的观点。当然,也允许两人持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一阶段全班交流时提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组讨论的情况,观察小组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如果两个学生都不能做到,可以提醒他们认真思考,准备稍后发言。

4.全班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完后,教师让不同组的几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简要罗列出学生找到的秘诀,让学生说说哪些秘诀自己不具备且值得学习。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稍做总结。例如:阅读过程中要想了解段落大意,不妨先阅读该段的第一句话,第一句话经常是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当然,有时也需学生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段落大意。

TPS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学英语的读中活动(即主题学习),还可以用于读前活动(即课堂导入)以及读后活动(即巩固应用),活动内容也应多样化,如头脑风暴、话题讨论、合作阅读、学习总结等[4]。例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第一单元主题是人与大自然,涉及环保话题,在学习了课文A《人在自然界》后,不妨让学生完成课文后面的讨论题。首先,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要求学生讨论人类对自然不友善的行为以及解决建议;然后,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行为简要记录下来;接下来,两人组相互讨论、总结有哪些行为及解决办法;最后,由不同组的几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各自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扩充。

(二)TPS模式开展的意义

TPS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好处。首先,全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所提的问题。其次,它是将常规个别师生间的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信息交流,不仅能使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知识,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良好学习氛围,达到思维被相互激活的效果。再次,TPS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增加了“小组讨论”这一过程,学生在被教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时能更加从容地表达观点,全班学生交流的活跃度和信息量也随之增强,可以使每个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课堂知识。

结语

TPS模式是学生由“个体—两人—全班”思维递进、逐层深入的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一模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基于主动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师组织、引导和管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参与整个课堂环节、与同学合作交流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实践证明,TPS模式是一种合作学习策略,适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发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交流大学课文
“留白”是个大学问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大学求学的遗憾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