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2020-01-08陈大栋鲍剑伟

现代企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力电力企业资源管理

陈大栋 鲍剑伟

随着物联网行业应用的不断细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当前中国电力行业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的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等四层结构。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泛在物联在电力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应用落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的创新,对内重点是质效提升,对外重点是贯通融合发展。

一、电力企业的组织形态主要特征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加速建设,需要电力行业转变生存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归根结底是要落到组织变革与人才管理上。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中,电力企业组织形态与结构将是互联网、物联网“人人互联”“人物互联”本质的最直观表达,也是形成万物连接的组织形式。万物连接创新人的组织与劳动价值方式,创新人的沟通与组织协同机制。具体而言,“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状态下,电力企业的组织形态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1.去中介化。在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劳动价值创造方式与协同合作方式放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平台化+分布式”组织成为主流组织形态,使组织内外的自动与平行协同成为可能。

2.去边界化。泛在电力物联网下人与物的多元组合打破内外边界,构建生态,使整个组织内外跨界、开放融合,拆除部门墙、打破流程桶,以客户为中心平行自动协同,形成生态化系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价值体验。

3.去中心化。万物连接的组织形式打破一切以行政领导为中心的垂直指挥命令系统,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构建多中心平行运行机制,以客户为中心来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中心不是来自预先设计,而是来自市场与客户的动态选择。

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和要求

1.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时代造就了不同的管理思维。在大规模工业制造时代,亚当·斯密将牛顿式的思维模式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牛顿思维强调秩序、规则和稳态结构,认为个体都是独立分割的。电力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和其他行业一样,长时间以来都受牛顿思维的深刻影响。而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环境中,电力企业组织形态与结构将是 “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这与牛顿思维强调的每个个体既孤立又封闭的精神是相悖的。 因此,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转变认知和思维方式,以体现“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互联网、物联网要求,并适应去中介、去边界、去中心的组织形态特征。

2.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思维的转变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应调整。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是按照专业职能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个模块,条块分割明显,在实际运行中彼此之间协同效应较差,与“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精神相悖。同时,这种职能化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当前管理模式深陷事务性工作,与业务脱节严重,很难进一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要求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进行转型升级。

3.人力资源技术手段。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环境下,“物”也是企业的主体之一,人机互联,人物互联,使得组织结构中增加了“物”这一元素。企业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提供的各种计算服务功能的支持下,组织结构要变革,达到能敏捷地响应外界环境,能适应市场实时性的变化,“敏捷性”“适应性”则是相应的功能特征。另外,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了网络化、扁平化趋势,物联网环境中人和“物”的移动性、人和人的动态性,致使组织结构在空间上延展,加速了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在“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的基础上,人与人信息的实时性、透明性,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操作性会不断产生新的信息。这时组织的流程应该寻求分布式、并行式的实时管理方法。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的流程管理是更清晰的管理,过去无法控制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得以实现。组织结构的变革、流程的交互设计也需要加强,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的技术手段,搭建流程互通平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契合融通,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4.人才队伍建設。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导向下,人才队伍的组建、激励、整合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选、用、育、留、出”的基本职能在物联网环境下的标准和实现工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对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属性及状态可以实时跟踪,驱动企业人才管理决策的事件是随机分布、实时产生的,这就需要通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基于大数据管理的人才决策体系,及时解决企业战略对人才队伍的需求。

三、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背景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创新。正如牛津大学教授丹娜·左哈所言,牛顿思维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而量子思维是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宠儿。传统工业经济背景下,受牛顿思维影响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的泛在物联网建设要求,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进行思维革命,逐渐树立起量子思维和生态思维,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深入践行“开放、共享、融合”的管理理念。

2.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转型。如前所述,条块分割、协同效果较差的六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无法适应“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要求,也无法有效支撑战略落地和业务发展。针对六模块的弊端,在当前互联网经济的背景之中,“开放、共享、融合”这种三支柱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模式已逐步成熟,其不仅克服了六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无法有效支撑业务发展的弊端,同时自身整体、协同、共享的特征比较突出,这一优点契合了量子思维和生态思维所要求的价值理念,也符合泛在物联网所要实现的“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的目标。因此,电力企业要根据泛在物联网建设的实际需要,运用量子思维和生态思维,秉持“开放、共享、融合”的管理理念,逐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由六模块的管理模块向三支柱模式不断进行转型,打造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生态。

3.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驱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实现“人物互联”“人人互联”的目标,必须运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術,持续提高人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数据,可以说没有数据驱动就谈不上生态布局以及网状结构的运行。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数据驱动,就是要从加强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数据管理入手。

(1)组织结构。这是人力资源数据的框架,是人人互联、人物互联的基准线,其灵活性和敏捷性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在组织架构设立中,不仅要考虑实际组织的构建,还应考虑虚拟组织的存在,从而满足组织和个体的多重身份属性与关联。

(2)员工画像。由于物联网环境下的员工群体介入了智能“物”成员,就形成了人与“物”之间的多元互动,形成关系网络和资源间的映射图谱,能够透视事物与人的聚类关系,形成人与物的生态动态图。

(3)业务流程。这是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发展,是一种动态关系,不仅串联着人与人,也串联着人与物。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度融合,打通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壁垒,梳理跨部门业务流程,将部门之间的协作放在线上处理,以业务流程作为纽带,关联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主数据平台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4.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支撑。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但人才需要和企业战略互相适应互相匹配,才能造就出高绩效的人才队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背景下,主要的手段就是以企业战略要求为导向、以员工素质模型为基础、以员工成长为核心,基于大数据构建高效的人才招聘、培训、激励和决策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要坚持以员工需求为导向,为全体员工提供更便捷的信息传递、更精确的流程跟踪,提供入职、成长、发展和退出的职业生涯全周期、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日常工作中各类信息灵活获取、业务及时办理的需求,实现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便捷交互,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验。

四、结论

面临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极大挑战,人力资源新生态的构建,基于数字化的、连接的、交互的、开放合作的智能生态思维,融合了知识、数据和计算,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驱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助力企业战略落地和发展。电力企业应该抓住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这个机遇,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力电力企业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