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2020-01-08朱丽陈词吴秀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喜炎穿心莲内酯

朱丽,陈词,吴秀清

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新型中药制剂[1],是从蕨类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制成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经磺化而得到的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水溶液,其主要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免疫调节、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不良反应,本文将在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等系统总结喜炎平注射液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

1 喜炎平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1.1 抗炎抗菌 喜炎平注射液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降低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3],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通过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平衡,从而发挥抗炎抗菌的作用。

1.2 抗病毒 喜炎平注射液通过穿心莲内酯及穿心莲内酯磺化物起到抗病毒作用,穿心莲内酯能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的释放[4],增加γ-干扰素,并且能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3],占据病毒复制时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位点[5],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作用;也有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的活性从而达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6]。

1.3 保肝利胆 喜炎平注射液可通过穿心莲内酯使胆汁分泌减少,胆盐、胆酸和去氧胆酸量增加[7],调节细胞内及血清中酶的水平[8],从而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

1.4 免疫调节功能 喜炎平注射液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9],增加Mac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炎性因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10-11];也能通过增加血清中的溶酶体含量影响CD4+/CD8+水平[12],诱使机体生成免疫球蛋白[13],增加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14],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增加机体免疫。

1.5 抗血小板聚集 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合酶的合成,阻碍血小板花生四烯酸衍变前列腺素E2、前列腺环素、血栓烷素A2的生成,从而达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15-17]。

1.6 抗肿瘤作用 穿心莲内酯能够通过诱导的p53活化和DR4上调,阻断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通过STAT3抑制增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促进了阿霉素诱导下的癌细胞的细胞死亡[18-21]。

2 喜炎平注射液在各个系统疾病的应用情况

2.1 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中,如流行性感冒[3,22]、感染性喉炎[23]、疱疹性咽峡炎[24-25]、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6]等疾病的治疗中,治疗组均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能快速缓解上诉疾病的临床症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主要是由于喜炎平能阻断病毒复制,从而杀灭病毒;减少浆液分泌减少渗出、缓解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而抑制炎性渗出[27];增强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对病毒吞噬能力,进而发挥抗炎作用。

下呼吸道疾病中,急性支气管炎[28-29]、毛细支气管炎[30-32]、哮喘[33-35]、肺炎[36-39],不管是支原体肺炎[40-42]、细菌性肺炎[5]还是病毒性肺炎[27,43],这些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治疗上诉疾病,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或者传统雾化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有效缩短咳嗽消失时间、缩短哮鸣音消失时间、缩短喘憋时间。主要是由于喜炎平能有效解除患儿支气管、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

2.2 感染性疾病 腺炎[44]和小儿手足口病[45-47]的临床研究指出,在利巴韦林的基础治疗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同样比单用抗病毒药疗效显著[48-49],能有效缩短患儿的发热、食欲不振、呕吐、咽喉痛等症状恢复时间,缩短患儿口腔疱疹、溃疡愈合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改善IgA、IgG、IgM水平,可缓解炎症反应,促进康复,提高患儿免疫力。

2.3 消化系统疾病 轮状病毒毒肠炎治疗中[50-52],细菌性痢疾[53]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4]的相关研究表明,联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能减轻患儿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且不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对大肠杆菌及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55-56],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

2.4 循环系统疾病 王翠红[57]在讨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指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够明显改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58],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5 血液系统疾病 黄东辉等[59]在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喜炎平在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临床疗效中,治疗组予喜炎平注射液和阿昔洛韦,观察组患儿仅给予阿昔洛韦,联合用药组患儿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等消退时间短于单用更昔洛韦组。

2.6 神经系统疾病 病毒性脑炎早起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减少后遗症发生,喜炎平注射液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研究中[60-61],单一使用利巴韦林或单磷酸阿糖腺苷临床疗效均无联合喜炎平疗效显著,并且喜炎平能有效改善其T细胞亚群水平[62],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2.7 新生儿疾病及其他疾病 利用喜炎平成分穿心莲内酯有护肝利胆作用,新生儿病理黄疸[8]的相关研究将喜炎平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得出黄疸消退时间及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均优于常规治疗。但近年来喜炎平少应用于1岁以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部分研究中指出[63-64],予以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由于喜炎平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3 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不良反应

3.1 常见不良反应 用药部位注射部位[65]有麻木、疼痛,输液反应;出现皮疹、荨麻疹、风团样红疹、水疱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变色、多汗、冷汗、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5-67]等表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3.2 少见不良反应 也有文献指出应有喜炎平后患儿会出现胃部不适、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66-67];口干舌燥、咳嗽、气促、胸闷、憋气、喘息等呼吸系统[67-70];以及少数心动过速、发绀等心血管系统表现;烦躁不安、高热症状,体温升高异常药物热[71]等表现。

3.3 罕见不良反应 近几年有1例报道应用喜炎平后出现严重过敏性反应随后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致患儿成为植物人状态[72];报道1例使用喜炎平后死亡[73],也有少数报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后出现头痛、四肢强直、头晕、抽搐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65]表现;也有少数研究表明使用过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68,74-75]或其他严重过敏样[76]症状,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唇紫绀、面色青紫、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

4 喜炎平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及原因

喜炎平原料为天然产品,其注射液为常用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喜炎平注射液含有的多种蛋白质成分,能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释放组胺等,能引起局部水肿,同时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蛋白水解酶、碱性蛋白等,引起血管和周围组织细胞损伤,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引起死亡[67]。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复杂,某些成分进人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该抗原后即可发生过敏反应。另外,注射剂在用某些溶媒稀释后,可产生不溶性微粒或使原有不溶性微粒增加,微粒进人机体血管后,可引起机体微血管阻塞,造成局部栓塞性出血、血肿、损伤和坏死等[77]。

由于儿童处在身体发育初期,对药物剂量的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于青壮年,因而易发生药物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78];也有相关文献报道喜炎平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后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增加[79],产生不溶性微粒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使用存在相互作用的两种药品,如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和注射用赖氨匹林,可能导致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体内蓄积,药物浓度增高,毒性增加,从而发生不良反应。

5 预防措施[77,80]

通过加强输液监护滴注浓度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认真检查药物。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辨证论治,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及疗程用药,切忌超量或延期使用。用药前仔细询问有无家族过敏史和既往药物过敏史。对首次用药的患者,特别是在用药30 min做好用药监护,控制用药速度,不易过快。最好单独滴注本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在输注过程中,如有发热、皮疹、咳嗽加重、胸闷等症状,立即停止用药,对症处理。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医院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风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领域应用广泛,由于有良好的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文献研究指出喜炎平在儿科应用存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常见不良反应,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注意溶媒的选择以及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尽量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虽然该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被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但目前尚无喜炎平能否替代部分抗生素类药物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同时喜炎平广泛使用是否造成细菌和(或)病毒产生耐药以及该药的半衰期如何,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喜炎穿心莲内酯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祛痰抗炎作用研究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HPLC 法分别测定穿心莲茎、叶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的效果研究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夏季防病善用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滴丸
穿心莲的惊天秘密:一个名字两种菜
喜炎平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