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化学德育教学探究

2020-01-08胡宁宁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立德化学

文胡宁宁

关爱学生、教育学生是对每位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把握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把握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耐心引导,细致观察,用自己真诚、博大的爱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一、对立德树人德育教学的阐述

立德树人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的化学知识,还要对学生宣扬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认识和道德观念。如今的社会中,许多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情况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中向学生宣传德育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初中生正是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化学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不会轻易地在价值形成这个过程中被误导。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发展,基于立德树人方向的德育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进行正面积极的引领和指导。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注意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二、初中化学德育教学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加强德育教学

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需要充分结合化学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进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教科书是每一门学科教学的主要参照,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因此,无论是学科知识教学还是德育教育,教师都不能忽视教材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中,为学生普及我国一些在化学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化学家,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发展的实力,使其更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骄傲感[2]。

以“有机合成材料”为例,教材中主要介绍常见的合成材料的应用和有机材料的特点。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普及我国在有机合成材料方面的成就,介绍我国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主要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在化学领域的成就。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关注“人”

立德树人的教学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树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为小组,引导其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提升自己的参与度,减小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3]。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小组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可以先在课堂上借用微课视频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设计,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三)引导学生反思,全面认识自己

自我反思能力也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只有学会自省,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学生才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各种问题。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这三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自评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学生不能有效认识自己的问题,而教师在教学时一对多,面临众多的学生,不能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在这两种评价方式上结合小组互评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公正地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反馈进行自我反思,解决自己上课不够活跃、协作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等问题,在下一次的课堂学习中有效提升自己。

三、结束语

在如今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应尽可能地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立德化学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