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优化路径研究

2020-01-08邬跃红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幼小幼师意识

邬跃红

(浙江省宁波市外经贸幼儿园 浙江宁波 315000)

学龄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其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转折点。在幼儿园教育中帮助孩子在步入小学的学习阶段打好基础,能使孩子在步入小学学习时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转变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小衔接的教育形式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经验。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幼儿的认知能力范围,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能力,还会对孩子的信心和积极性造成影响。所以,在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幼儿园可定期组织幼师进行学习,到具有一定该方面教学经验的幼儿园学习,学习其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讲座活动,请有经验的幼儿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促进教师养成学习意识,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结合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幼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监督幼师在教育教学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进步。在教师中树立学习榜样,使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带领幼师们共同进步与成长。

二、培养生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在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优化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1]。从卫生习惯、礼仪等方面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使其能在幼儿园的学习中提升自理能力,这对其升入小学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向孩子普及餐桌礼仪知识,使孩子在吃饭时注意个人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吃饭前要洗手,吃过饭后要收拾好自己的餐具和周围的食物残渣,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2]。另外,还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主动说谢谢,当别人对自己说谢谢的时候要说不客气,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其在小学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重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比如,让孩子自己清洗一些小物品,如袜子、手绢等,使孩子在劳动中培养自理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孩子饮食习惯的养成,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不要暴饮暴食,注重健康饮食,在孩子吃零食的时候要及时提醒孩子吃零食的危害,使孩子形成健康饮食的概念。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促进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能使孩子在升入小学时在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三、培养规则意识,提升幼儿的遵守规则能力

小学教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在于,小学教育更重视纪律,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对孩子有一定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提升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为升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能在小学更适应班级纪律,严格要求自己,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对此,教师可在幼儿园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一些游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例如,“丢手绢”的游戏,教师在引导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能使孩子明白游戏规则,遵守游戏秩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当孩子违反游戏规则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够积极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另外,在日常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上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吃零食,不能随便离开座位;在领东西时要自觉排队,不能插队,文明等候;走路要靠右侧,不在楼道里打闹等。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的能力,为孩子的小学学习和生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更好地融入小学教学环境[3]。

四、结束语

幼小衔接工作的优化对幼儿升入小学后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站在孩子的发展角度,有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守规则的能力,为孩子步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幼小幼师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