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宁区加快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对策建议

2020-01-08马超润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康养昆明人才

马超润

(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000)

1 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1.1 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适应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的重要体现

健康中国战略已然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引擎,人民群众对疾病医疗统筹保障、食品药品卫生安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突出问题的民生诉求,汇聚形成了涵盖健康医疗诊治、健康生态环境、健康产业经济、健康生活社会等不同层面在内的大健康产业需求,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时代命题,更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健康美好生活追求的时代答卷。另外,目前世界正面临新冠肺炎肆虐,人们对健康消费支出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健康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城镇居民医疗保健的支出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消费需求就可看出,人们对健康消费支出的意识增强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1.2 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助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是昆明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积极响应,是推动昆明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晋宁撤县设区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晋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晋宁沿湖区域作为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了“把晋宁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的目标,为晋宁在国家、省、市发展布局中主动谋求机遇,深度挖掘自身比较优势,找到了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晋宁打造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是昆明发展大健康、大文创、大旅游产业的潜力所在。因此,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助推云南“三大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和助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1.3 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晋宁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独特的优势是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晋宁区位于滇池西南岸,坐拥53km滇池湖岸线,占滇池岸线总长的1/3,是滇池空气和水质最优之处,拥有133hm2生态湿地,绝佳的生态资源,为晋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和滇中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晋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二是可持续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实现晋宁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从晋宁区总体发展思路来看,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全面融入昆明主城为核心,抢抓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建设国家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晋宁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康养之城。推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在全市大健康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着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康养旅游之都。

2 加快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2.1 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尚未形成

晋宁区依山傍水的区位优势,给晋宁区康养旅游方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随着人们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健康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康养旅游仅仅是大健康产业中的一个方面,在创新大健康产业更多会仿制一些发达省份的做法,目前晋宁大健康产业发展还很粗放,没有形成产业链,大部分目标群体为老年人,服务项目单一,还需要不断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

2.2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空间布局不完善

晋宁区在文化底蕴、发展空间、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有着重要优势,但在可持续发展大健康产业中还未充分将各项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并未将发展空间布局和土地资源等要素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晋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前还未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在政策支持、平台资源、基础保障等要素整合上还缺乏协调性和连贯性。

2.3 工作机制不健全、配套服务滞后

一是机制不健全。大健康产业是内容丰富、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包括:医疗医药工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健康产业需要各项业态协调推进,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联动。在大健康产业推动中,晋宁区成立了相应的大健康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但在工作统筹,协调推进方面还有很大不足。二是服务引导不充分。可持续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形成的产业链,因此在项目引进、政策指导、政府服务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晋宁区在品牌打造、综合服务引导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三是智力支撑不到位。随着政府对“互联网+”和PPP模式的快速推进,信息越来越透明化,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大健康产业也随着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而不断发展变化。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对于研发方面人才、政策及资料解读人才、管理型人才、推广型人才、新平台销售人才、智能化方面人才等需求量不断增大,也是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晋宁区虽然成立了大健康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在人员提供、编制支撑、专业能力方面仍有很多短板。

3 晋宁区加快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探索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

一是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等资源,积极引进先进康养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发展独具高原明珠特色的以业态融合为关键的健康休闲旅游产业服务,积极开发生态、康养与旅游资源,支持建设一批集生态、康养与旅游资源为一体的服务基地和中心。二是鼓励技术创新和创新模式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健康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促进技术成果的转换。三是注重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推动服务机制创新。

3.2 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空间布局

晋宁处于“滇中经济圈”的核心腹地,是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南大门,是实现昆明南下、玉溪北上、沟通楚雄和曲靖的重要区域,是连接昆明-滇南-东南亚的枢纽和桥梁。加强统筹规划,整合空间资源,结合晋宁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符合地方特色的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园区和基地,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

3.3 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搭建智能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推进互联网+大健康战略,搭建智能平台,从技术支持、健康教育、宣传引导等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健康管理服务。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发挥企业在规模、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从网络建设、质量控制、市场需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开展健康管理咨询,提高大健康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推广。实现“互联网 +”促进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反哺“互联网”新型模式[1]。

3.4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一是通过政企合作、院企合作等模式,构建多层次服务引导机制。结合晋宁实际,由政府牵头,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生命健康相关技术、产业信息化服务、中介服务、人才网络等有效结合,推动健康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产业环境的优化,将晋宁打造成为智慧养老的样板新城。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争取涉及大健康产业的政策资源和试点授权,为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3.5 强化智力支撑,加大大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根据晋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形势,推动晋宁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从研发方面人才、政策及资料解读人才、管理型人才、推广型人才、新平台销售人才、智能化方面人才等引进和培训,加快大健康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的教育模式,从学校输出培养适合企业的应用型人才[2],为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导向和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康养昆明人才
人才云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