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以卡迪夫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2020-01-08李春林吴晓涵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益管理体系大学

李春林,吴晓涵,林 童,陆 风

(1.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西北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3.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72)

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构成要素来讲,高校科研管理包括科研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科研管理机构和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文化价值的驱动下,高校科研管理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为支撑,通过安排、组织各要素,将科研人员与实验室、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政府联结起来,完成高校生产知识、传播知识的使命。本研究以精益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国际视角下选取卡迪夫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卡迪夫大学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成员之一,素有“英国的常春藤盟校”之称,在物流、新闻和医学等领域成就卓越,在2014 年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排名中位于第5 位,影响力位于第2 位。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和航海(“三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大学,2017 年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是我国“卓越大学联盟”(E9)成员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卡迪夫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两校优势学科均具有鲜明特色,在领域内颇负盛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两校科研管理体系的组织模式,分析卡迪夫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和使命,借鉴其已有经验以改革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推动高校科研的跨越式发展。

1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十分重视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研究,已有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如唐宇佳等[1]研究认为,高校科研系统的不完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水平是影响科研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二是从科研管理技术手段运用方面进行研究。如杨维荣[2]、张立杰[3]研究提出,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实现高校科研选题科学化,监督学术道德和诚信,实现研究数据共享复用;钱晓红等[4]从简单电子数据、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化系统和多元智能化等方面研究总结并预测了构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理念及特点,提出要从以科研项目为核心向以教师为核心的多元智能化科研服务平台变革。三是对外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的先进经验。如王思懿等[5]通过比较密歇根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管理机构研究发现,密歇根大学科研管理机构是扁平化和顾客导向的服务型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科研管理机构是科层化和行政导向的管制型组织;李俊生[6]分析认为,密西根大学的科研管理体系功能健全、内容完整,涵盖科研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与服务和成果转化等全过程;孙东东等[7]研究认为,哈佛大学构建了服务型管理模式和经典二级制的管理体系,并提供专业化的科研服务,为教师顺利开展研究提供有力保障;王东等[8]从发展理念、研究与创新规划、研究与创新关系等方面分析英国大学科研管理体系的内在特征,并提出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引入精益管理理念构建高校科研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如常旭华[9]聚焦当前高校专利转移面临的权属制度争议、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等障碍,提出构建高校专利精细化管理体系;白玉等[10]对精益管理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科研精益管理的具体方法。

现有研究在高校科研管理的中外对比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精益管理理念的运用方面较为单薄。本研究以卡迪夫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为对象,以精益管理为理论支撑,以期通过对比研究凝练出卡迪夫大学科研管理体系的经验,结合国内高校科研管理现状,促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推动我国高校科研向世界一流发展。

2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组织模式

英国对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探索始于1986年,每隔7 年英国政府便组织一次大学科研水平评估,称作“研究评估工作”(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2014 年,英国政府更改并发布“研究卓越框架”(REF),首次据此对全国154 所大学在2008 年至2013 年的科研状况进行评价。REF评价由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以学科为评价单元,包括研究产出(outputs)、科研影响(impact)和科研环境(environment)等3 个指标,对评价指标设定不同的权重,由此合计得出某一学科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某一研究机构各学科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中所处的地位,以鼓励研究机构培育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11]。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多依附于“校-院-系”的行政管理体制,组织模式仍为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结项、科研评价重数量轻质量、科研管理重管制轻服务等问题。

2.1 卡迪夫大学:质量导向的矩阵式跨学科组织模式

卡迪夫大学十分重视政府实施的REF 评价体系,在学校设立REF 委员会、数据和系统运营小组等为学校决策服务,在学部设立REF 小组负责参评教师的材料申报工作。2012 年,卡迪夫大学校长Colin Riordan 教授提出“大学创新系统”概念,其核心是将精益管理的新商业模式引入高校科研管理领域,鼓励师生全员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在政策制定、激发活力和公众接受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018 年,卡迪夫大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路向前(2018—2023)》战略规划。与REF 评价体系相配套,卡迪夫大学设立以负责研究、创新与参与的副校长为领导,研究与创新服务(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ervices,RIS)主管为核心,5 个团队为支撑、3 个学院(学校共有3 个学院)为基础的RIS 科研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创新与参与的副校长主要负责维护与关键利益者的关系,增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为学校的科研活动做好顶层设计;RIS 主管对“研究、创新与参与”副校长负责,统筹5 个团队和3 个学院协同完成学校科研目标;3 个学院设置研究教务长,对RIS 主管负责,5 个团队是RIS中最核心的部门,分别是创新系统团队、商务拓展团队、研究拓展团队、研究治理与合同团队、研究资助办公室。其中:

(1)创新系统团队负责学校科研项目、团队与社会、政府、企业的对接,参与创新项目立项、商业计划制定等工作,负责学校《一路向前(2018—2023)》战略规划中“公民使命”子策略的实施,在社会健康、福利和就业等方面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提升学校在地方、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3)研究拓展团队主要负责协助各科研机构制定面向资助机构的研究计划、培育学校研究文化,对外和英国研究创新署、慈善组织、欧洲委员会和威尔士欧洲筹资办公室等科研资助机构建立联系,对内与各学院研究教务长合作,负责学校划分各机构优先顺序和内部资金的下放,以及协调大型外部投标活动。

(4)研究治理与合同团队主要为大学研究及服务项目提供法律支持,提供保密、技术转移和学术协作等方面的协议模板,对外代表学校草拟合同、进行谈判并签署协议,同时依据英国支持科研诚信协定(UK Concordat to Support Research Integrity)制定实施一系列涉及科研诚信和伦理的指导方针、政策和行为准则,以规范学校科研管理。

(5)研究资助办公室主要为获资助前后项目的财务管理事宜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前期为所有研究项目实,全经济成本核算(FEC)、财务预测和数据收集、按规定向REF 评估提交报表,后期负责受资助项目的财务管理,为机构提供管理信息与运营报告,必要时对项目进行审计。

通过上述对卡迪夫大学科研管理体系组织模式的分析可看出,RIS 具有以下3 个职能:首先是组织协调职能。RIS作为卡迪夫大学科研管理体系的核心,主要负责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组织工作,对上完成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系,对下完成对院级研究教务长和研究者的项目策划、论证、申报和立项等工作,对照学校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统筹全局。其次是法律支持职能。RIS下设研究治理与合同团队,为学校科研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等可靠的保障。最后是财务管理职能。RIS 打破原有的科研管理与经费管理相隔离的状态,将与学校科研有关的所有财务活动纳入研究资助管理办公室的管理之下,实时掌握项目的财务状况,将高校科研管理进一步推向精细化管理,有效地缓解了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之间的张力。一方面,RIS 在管理结构上呈现出扁平化的特点,5 个团队和3 个学院的负责人向RIS 主管负责,RIS 主管又对研究、创新与参与副校长负责,同时3个学院的负责人又向学院副校长负责,形成双线汇报的管理模式,将权力中心下移至学院,鼓励各学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另一方面,RIS 在科研评价中呈现出质量导向的特点,以英国政府REF 为范本,RIS 在对研究者的评价中注重影响力和原创性,仅选取4 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或能够提高学校声誉与影响力的活动,倡导以质取胜、质量导向,这种评价方式引导教师提高研究质量,能够切实推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RIS 在卡迪夫大学的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2018 年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7 位,在英国《泰晤士报》国内大学专业排名中位于全英第15位,其优势学科——物流学科和新闻学科位于全英第1 位,医学学科位于全英第2 位[12]。与此同时,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校内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促进研究者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时,实现了研究者、学院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比喻要新颖别致,才能让人难以忘怀。《压力气球》一课中,马老师让学生用吹气球的方式把自己的思绪理一理,觉得有压力的事儿,就往气球里吹一口气:带给你的压力大,就吹猛一点;压力小,就吹轻一点;如果没有什么压力,可以不吹。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学生,大家纷纷投入其中。接下来的分享交流让学生明了:大家都有压力,压力是可以承受的,压力的释放很重要。在紧张的高三学习中,有这样一个温馨别致的活动,心情会好许多。这一课将成为学生高三生涯的驿站,让大家调整后再出发。

2.2 西北工业大学:质量数量兼顾的单向性科层制模式

我国对高校的科研评价包含在每4 年一度的学科评估中。学科评估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始于 2002 年,至今已完成了四轮,全国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基本上都参加了评估。学科评估对科研的评价包括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情况、已转化或应用的专利情况、国家级规划教材、科研获奖和科研项目等,这些指标要求参评高校按照数量要求填写最重要的成果,据此对高校科研总体情况作出评价。

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管理体系与国内大多数高校相同,主要包括校级层面的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科研院”)和院级层面的主管领导及科研秘书。西北工业大学科研院是学校科技工作的综合管理服务部门,负责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策划、论证、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学校科技奖励申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及实验室建设、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及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科技保密和科技统计、科研安全生产等工作;同时拟定、组织、实施学校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科研院下设“一中心多部”,分别是科研综合管理中心、基础研究部、人文社科部、高新技术部和科研保障部。其中:

(1)科研综合管理中心下设综合办、合同办和成果办。综合办负责组织协调党务、人事、公文、会议、经费、资产和用印等综合性工作;合同办负责学校科研立项、横向合同审批和基本科研业务费总体协调等工作;成果办负责学校科技奖励的组织申报和科技统计和信息化工作。

(2)基础研究部下设基础办和国合办。基础办负责学校各类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类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国合办负责学校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基地平台的组织管理工作。

(3)人文社科部下设文科办和智库管理办。文科办负责学校策划、申报人文社科项目和管理、推广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工作,同时承担学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智库管理办负责学校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的管理工作。

(4)高新技术部下设高新办、知识产权办和产学研办。高新办负责学校民口领域(科技部、工信部、省市等)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知识产权办负责学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承担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产学研办负责推进学校产学研合作,组织协调学校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广活动,同时负责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工作。

(5)科研保障部下设能力建设办、平台办和质量办。能力建设办负责学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平台办负责各级科研平台和机构的管理工作;质量办负责建立学校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申请学校有关资质,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和维护大型科研设施等工作,负责学校科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3 卡迪夫大学与西北工业大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通过对RIS 和科研院的对比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以下不同:

第一,在组织协调职能的实现过程中,RIS 的服务职能更突出,科研院则更强调管理职能。以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为例,RIS 的研究资助办公室可从项目策划之初为研究者提供成本核算与定价,立项之后为研究者提供合格成本、预算调节建议,全程参与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致力于实现研究者只专心做好研究的目标。而科研院的综合办虽然有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责,但项目财务主要由学校财务处主管,难以为研究者提供财务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其组织协调的职能往往也表现为行政命令,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之间的张力往往使研究者疲于应对繁重的行政命令与繁琐的行政手续,难以专心研究。

第二,在机构设置方面,RIS 以项目为核心,将服务融入到科研项目策划、论证、申报、立项、实施和结项的每一个环节,5 个团队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环环相扣、密而不漏的闭环,推动卡迪夫大学的科研实现新的突破。而科研院的机构设置以功能为核心,根据项目的行政来源划分主管办公室,虽然方便了科研院的行政管理,却增加了研究者的工作难度和负担,不利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西北工业大学科研管理体系是在学校多年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鲜明,但存在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结项、科研管理重管制轻服务等问题。

3 精益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及启示

3.1 精益管理的概念、内涵

“精益管理”的概念源于美国,20 世纪50 年代在日本汽车制造业普及和应用。精益管理是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成本及其所占用的资源为标准,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基本原则,通过划分岗位职责、工作落实到人和实行量化考核等手段提升企业效益,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先进管理理念。目前精益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行业,近年来出现将精益管理理念引入政府管理、高校管理的新趋势。

精益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的战略方针进行分解、细化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精益操作、精益控制、精益核算、精益分析和精益规划。精益操作指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有员工能够遵守的规范和要求,促使企业实现正规化和标准化;精益控制要求企业业务运作形成流程,以便有计划地审核、回顾,减少管理漏洞,提高员工参与感;精益核算要求企业经营活动所有涉及财务的部分都要记账,通过账单查找管理漏洞,削减企业开支、压缩生产成本;精益分析是指通过先进的手段对企业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多层次追踪,通过分析研究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利润;精益规划要求企业高层根据市场发展、企业现实制定的长期目标和企业中基层根据长期目标制定的短期目标都是可操作的、有根据的和可实现的。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中求[13]曾作出预言:中国企业必然到来的几大转变,即,随意化到规范化、经验型到科学型、外延式到内涵式和机会型到战略型,归根结底是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3.2 精益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

卡迪夫大学首次将“精益管理”这一概念引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照英国政府的REF 评价体系成立RIS,极大地调动了校内研究者的科研激情,配合学校《一路向前(2018—2023)》中“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保持在200 位以内,至少有1 个排行榜保持在前100位,同时保持全英前20位”的发展愿景,促进学校科学研究的长足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结合精益管理理论和上文的分析比较发现,卡迪夫大学的科研管理机构在科研活动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与规划方面较好地实现了精益管理,尽可能地促进大学为政府、市场提供最好的科研成果,促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相比之下,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管理机构在科研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待提高,有望在项目的策划、论证、申报、立项、实施和验收等事项中实现更为精确、细致、深入、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因此,从精益管理理论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对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方面是开展有组织、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当今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模式1向模式2转变。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指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知识生产模式2是吉本斯提出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知识,其特点是:知识是在应用的环境中被产生的,以跨学科为原则,以学科交叉和组织多样性为特点,更加强调社会问责制[14]。面对这种变革,大学必须改变原有科研管理模式,适应知识产生的新特点,针对重大问题,将多学科紧密组织在一起,做到宏观规划明确细致、管理服务精准到位有效,帮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创造新的知识。

另一方面是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需要。有调查显示,大学教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达48 h,其工作时间可以分为4 个部分:教学时间、科研时间、服务和行政事务时间以及其他活动时间[14]。根据陆根书等人[15]对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3所高校500 名教师的调查研究显示,就整体而言,大学教师花55%左右的时间从事教学活动,花25%左右的时间从事研究活动,而用在行政、服务以及其他活动的时间约占20%,大量的非教学科研时间占用了科研人员的精力,直接影响其科研成果产出。科研管理机构通过精益管理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对提高科研人员的时间利用效率意义重大。

3.3 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的启示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多为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其存在之初有借助行政力量来推动科研发展的考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传统的科层制已难以满足高校科研发展的需求,借鉴国外高校对科研事务实行精益管理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及其目标、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将有助于国内高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3.3.1 转变观念,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由管制型走向服务型

服务型科研管理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在科研活动中,管理机构要以研究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将研究者的个人学术发展和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核心,为研究者和研究团队提供专业服务。西北工业大学“五个以”的办学理念中“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符合服务型科研管理机构的要求,但在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培植和完善服务型科研管理机构,着力点主要在优化机构设置、简化行政程序和下放行政权力3 个方面。在机构设置方面,可借鉴卡迪夫大学的经验,以项目为核心设立机构,根据项目的发展周期努力为研究者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在行政程序方面,改革繁琐的审批程序,尽可能秉持高效、精干的原则,为研究者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专业的科研服务;在行政权力分配方面,可适当将科研自主权与主动权下放至学院,鼓励学院在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自主规划学院发展目标,鼓励研究者在符合学校和学院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自主制定个人学术目标,以实现个人、学院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3.3.2 明确目标,促使高校科研管理目标由模糊性走向具体化

卡迪夫大学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明确“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研究卓越、教育出色的大学”的愿景,制定《一路向前(2018—2023)》战略规划,并在师生中形成共识,凝聚成共同的价值观,激励全校上下为之奋斗;同时学校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围绕战略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和资源分配,配合内部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研究与创新治理结构,为科研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借鉴卡迪夫大学的经验,国内各高校应摒弃目标模糊、文字繁琐、重点不突出和不能引起师生共鸣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重新制定目标具体、重点突出和正能量充沛的发展规划,促进“挂在墙上”的规划“走在地上”“落在实处”。另外,高校在制定学校中长期战略规划时还应特别注意,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之外,还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高校科研目标的制定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地方特点,积极主动制定方案,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以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为地方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

3.3.3 注重质量,推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由数量质量兼顾走向质量导向

科研质量是大学获取更多经费的生命线。英国政府的REF 评估体系将65%的权重赋予科研成果产出质量,15%的权重赋予科研环境,20%的权重赋予学术之外的社会影响力,限制研究者研究成果的数量,坚持以质取胜。卡迪夫大学依照REF,在对教职工的业绩考核中也采取相同的方法:考核通过提交年度考核表,和主管讨论得出考核结论;考核结束之后,研究者与主管共同设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在下一年度的4 个目标中至少要有3 项目标与院系的目标一致。卡迪夫大学的科研成果评价以研究者的学术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研究者在学院、学校的共同科研目标下实现突破。反观我国各高校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大多数仍属于量化考核的范围,考核指标一般为科研项目级别、经费数额、奖项专利和论文专著等,数额越大、数量越多则证明成果产出越大,是评职晋级重要指标。这种不突出质量的趋向催生了大量的垃圾论文和低水平的学术活动,对学术生态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各高校在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校科研评价机制,借鉴卡迪夫大学的经验,适当加大成果质量的权重,逐渐引导科研评价体系转变为质量导向。

3.3.4 细化流程,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方式由粗放式走向精细化

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精确、细致、深入、规范”。在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系改革的过程中,精细化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的方向。在操作层面,制定所有研究者和科研行政人员都能够遵守的可操作性规范和要求,努力实现科研活动的规范化;在控制层面,全面把握项目从申报到结题的每个流程,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主动地、有计划地审核每段流程,减少管理的盲点和漏洞,尤其注意项目结项的管理工作;在核算层面,在科研院内部设立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平台和活动的财务核算、审计等工作,消除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张力,方便科研管理部门掌握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支出情况,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的财务服务;在分析层面,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追踪、分析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个击破以提高管理水平;在规划层面,将长期战略规划具体化,并细化短期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的可操作和可实现。同时,加强宣传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学校的战略规划落在师生中间,促进全校师生在奋斗目标和价值理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高校科研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3.3.5 重在规划,自主设置前沿交叉学科为高校科研奠定基础

我国“双一流”高校建设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紧密衔接,建设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与重要平台,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坚强动力,结合当前战略前沿领域发展趋势,我国高校科研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方面要重在规划,确定优先学科。立足于各高校现有基础条件,围绕物质科学、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地球系统等领域的优先方向、潜在项目、建设重点、组织机制等,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科学有序推进优先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要设定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比较是学科发展的尺度和方法,通过比较和考核方能在设立目标与实现目标中形成良性循环。借鉴“精益核算”理念,高校学科建设在管理过程中可学习卡迪夫大学的先进经验,促进高校优先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体系形成。

4 结论

综上所述,卡迪夫大学科研管理体系是质量导向的矩阵式跨学科模式,西北工业大学科研管理体系是质量数量兼顾的单向性科层制模式。在精益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要“精确、细致、深入、规范”,帮助高校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质量、细化流程和积极规划,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由管制型走向服务型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而更好地实现科学研究职能,推动高校科研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精益管理体系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大学》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大学求学的遗憾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