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太行“互联网+”农产品“农消对接”模式研究

2020-01-08郑州科技学院马桂华刘雅茹

河北农机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户农产品物流

郑州科技学院 马桂华 刘雅茹

引言

国际理论界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定义为“农产品生产者- 中间商1- 中间商2- 农产品消费者”,在这一供应链中,中间商掌握着对产品的控制权,有着价格制定主动权就可以通过压低农户最初的价格,再提高消费者的支付价格,从中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些企业被学者称为“食品帝国”。传统的流通模式现在已经不能被大众接受,造成资源浪费,有学者提出“农消对接”模式。

在模式分析中,以太行山的地理环境和各地农户的分散状况为依据,我们需要将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并且是在有序保证质量的过程中。“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不管是与商业还是任何一种产业结合,所代表的都是另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它指的是通过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联合,扩大生产趋势,优化生产要素,加强服务体系,达到经济转型和升级的目的。在现代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正需要这种创新式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加入来保障各大农户和消费者的权益。

1 “互联网+”下的农产品“农消对接”模式

“互联网+”下的农产品是在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全球网络信息普及、物流体系越发完善都为电商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利用“农消对接”模式,太行山的农产品营销推广需要线上线下结合,落实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电商服务,不仅消除了农户盲目生产的隐患,把握市场的需求导向,还可以合理利用生产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1.1 “生产基地- 直营店- 消费者”模式

引进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把生产方式系统化,把农产品生产正规化。由最初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果断转型为高度组织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我国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相对于现在的市场需求落后,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所以建造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的生产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是必行的。生产基地不仅仅可以让农业生产变得有秩序,还有利于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

以“印象太行”的品牌为主,开启直营店。无论线下线下,这个直营店的作用影响很深。线下线下具规模性的直营店有利于增加太行山一带小农户的凝聚力,不仅仅是增加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于“印象太行”品牌导向有信心。各大电商平台也会有意选择我们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驻扎自己的直营店。从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不管是不是本地人都能品尝到新鲜农产品。直营店还能提高各大经销商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利于品牌的发展,提高太行山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强化竞争力。这样消费者选择“印象太行”也更放心。

1.2 “合作社- 消费者”模式

成立农业合作社,组织当地闲散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产品加工流通。通过成立生产合作社,可以扩大农产品的流通范围,大批量地承接订单。这样减少了中间的流通过程,提高了产品销售的效率。各地的合作社能够掌控各地农产品流通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可以及时上传回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生产部门调整当季的生产类别。所以这种方式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依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导向,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印象太行”在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中前途充满光明。除此之外,农业生产合作社也需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扩大农产品产业链,对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创造需求,提升产品的价值。我们通过宣传特色农产品,依据产品的自身的独特性来打造属于太行山的特色品牌,产生品牌的连锁效应,更利于太行山一带的经济发展。

1.3 “产品代理人- 消费者”模式

微商的发展也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现代人大多数把微商当作副业来经营,成为各大品牌的经销代理,我们也可以随着时代的流向创造需求。利用微信朋友圈、群聊、公众号等方式宣传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代理人也是在不同地区将对同一类农产品有需求的用户,通过群聊和公众号的推送进行产品销售。让用户不用出门,定点配送,享受高品质的农产品。

朋友圈中的营销模式多种多样,但也是因为没有像各大电商平台的三方机构,所以可信度也仅限于自己身边的人,以此来宣传、吸引消费者。宣传的内容基本上以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或者图片为主,不能让消费者觉得我们只是虚拟的商户。在这个过程中,所表达的内容需要充分展示农产品从生产到成熟商品,再到关于价格和优惠等相关信息,一般价廉质优的产品会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加潜在用户。在微商的世界中是永远的一对一销售服务,从消费者咨询下单,到微信转账,再将产品配送到消费者中,一整个流程下来都让消费者安心。群聊的销售是建立在一种信任基础上的,最开始往往是自己的同事朋友。某个成员吃过某种产品有过非常棒的体验,自然而然地会向周围的人推荐,分享式地把好友们拉进来,可以迅速传播农产品的信息,这也有利于某一个单位或者社区进行团购,不仅降低运输成本,更能达到营销的效果。公众号可以选择性地传播当季新农产品信息,渲染一些绿色健康的形象,也可以推送一些小故事、小知识、小技巧等来抓住消费者眼球。促使产生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所以有时候也是需要我们去创造以提升购买欲望的。互联网的加入为各种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既然是我们“印象太行”的产品代理人,也一定能享受到最新技术和经营方法。

2 “农消对接”模式优化策略

2.1 搭建现代化交易市场

在传统模式中,农户在产品权力中的地位微不足道,而消费者也是在收购产品的大企业下进行有限选择。这对于农户和消费者无非是过多成本的浪费和销售效率的降低。多个环节加价后,这个价格已经不是农户和消费者可以控制的。在这方面,搭建一个不同于传统市场的销售流通模式现代化交易市场是必要的。无论是信息的传播、运营机制,还是产品推送等方面都与初期的农产品市场不同。我们是做农产品的,产品的质量是需要当地政府食品安全部门的质量检验和备案的。以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包括产品信息、物流信息、款项到账信息、售后服务信息,形成一个现代化交易市场的大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售后服务机制来分析大量消费群体的需求走向,适时改变生产的产品和营销的策略。对于消费者购买规律要进行分析,以便于提高产品技术和完善服务体系。掌握了消费者不同的喜好和不同的消费能力,才能准确把握目标消费群体,提高营销效率。这种市场模式的存在,是很多企业的蓝图,需要打破常规。太行山这一农产品推广计划就可以打破常规,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人才基础去实现。

2.2 建立物流直通的网络平台

加强基础物流的建设和物流技术的研发。现如今的物流还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水平,信息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关键。要做好农产品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把一些产品供求信息和各种产品库存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需求者。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线上信息平台的搭建,实现产品信息从农户直达消费者。这种物流直通的网络平台可以对从产地到消费者的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及时更新,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过程放心,落实产品直供物流直通的方式。这种大数据平台可以节省产品流通的时间成本,也可以提高销售水平和效率。产品直接供应的方式可以提升农产品自身价值在营销中的地位,这是销售量和便利体验共存的。物流基础的不断壮大需要技术的研发,持续完善物流服务体系。这是物流系统的又一大进步,能够更好地辅助“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

2.3 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我国现代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相对生产布局也较为分散,这是我们的弊端。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要求我们能打好基础,在农户中招收素质水平较好的,集中培养会把握市场需求、懂管理的人才负责合作社的运营。另外还有些农户没有受过教育的也要集中培训,使其多了解市场需求,培训他们的品牌生产意识、市场营销知识和生产技术。在现代科技的种植基础上提升生产规模范围,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耕种,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种植质量,保证了农产品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引导农户对市场的敏感度,避免盲目生产,降低损失。

3 结论和建议

在“农消对接”的全过程,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产品流通过程是否提升,是否忽略所有产品的售后服务。特色农产品具备自身独特优势,所以在打造品牌时,也应当注意如何维护品牌声誉。要使农产品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好的品牌信誉度是关键,而信誉度的不断叠加就是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我们需要打出销售信念,将“要卖就卖好货,否则干脆不卖”的理念普及到每一个人。只要是我们品牌下的,不论生产线还是销售线,都应当遵守这个销售观念。产品有了质量上的优势,在对产品进行宣传时,就有了气势和信心,但也要创新方式,达到吸引客户、刺激消费欲望的效果。品牌的独特加上产品质量的信赖,让农户的信誉度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加深。

“农消对接”模式最重要的支持就是产品流通方面,这是中间的链条环节,保鲜、配送等都需要强有力支持。冷链物流设施成本高、使用率低,导致其价值不能很好发挥,且造成资源浪费,而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运输中冷链物流设施并不健全,所以需要我们统筹资源,共享冷链设施,通过合作,建立冷链设施的共享机制,提高自己的冷链物流设施,也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动发展。

猜你喜欢

农户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