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互联网50年(1969-29):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上)

2020-01-08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

互联网天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阶段

□ 文 方兴东 钟祥铭 彭筱军

互联网既是冷战的产物,更是全球化的产物。本文以年代为划分标准,从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入手,系统梳理了互联网50年发展历程各阶段的关键事件和节点,总结了各个阶段演进的基本规律与内在逻辑,说明了一部互联网史就是一部人类扩展互联的文明史。在技术、商业、政府和社会的互动与博弈中,互联网发展之路,既是时代的必然,也充满了偶然。本文希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正在到来的智能物联时代全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启示。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更确切地说是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互联网50年(1969-2019)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全球性史诗,是一场席卷全球所有国家的人类新文明浪潮。

可惜迄今为止,全球互联网史基本上还是一部美国史,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叙事框架。尽管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也是互联网商业化的策源地,以及全球网络治理的中心,并在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历程中至少前30年占据了绝对的中心地位,然而时至今日,全球互联网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互联网全球化浪潮已经走出美国中心。Internetworldstats.com的数据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9年3月31日,全球网民数量已达43.46亿,其中亚洲网民21.9亿(占50.4%),欧洲网民7.18亿(16.5%),非洲网民4.74亿(10.9%),拉美网民4.38亿(10.1%),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网民3.26亿(7.5%),中东网民1.70亿(3.9%),大洋洲网民0.28亿(0.7%)。互联网全球史理应展现出整个世界联网的全景图,除了美国的历史之外,必须包含和体现其余92.5%网民的历程才算完整。

雨果说: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系统回顾互联网50年,总结经验和教训,无论对我们迎接当下的挑战,还是面向未来的抉择,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1 互联网50年的阶段划分:以年代为界

互联网是个一直在快速发展演变的复杂综合体,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层面,可以有不同的阶段划分。互联网史包含技术史、商业史和社会史,还有治理史和新媒体史,等等。因此,几乎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研究和划分方法,迄今难以统一。

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编著的《资助革命:政府对计算研究的支持》(1999)一书,将互联网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阶段(1960-1970)、阿帕网(ARPANET)扩展阶段(1970-1980)、NSFNET阶段(1980-1990),以及Web的兴起阶段(1990-)。罗伊·罗森茨韦格(Roy Rosenzweig)的文章《巫师、官僚、勇士和黑客:书写互联网的历史》(1998)与詹内特·阿巴特(Janet Abbate)的著作《发明互联网》(1999),为互联网史的编写提供了标准的模板和叙述大纲,即从追溯阿帕网的创造用以描述上世纪60年代早期的“分组交换”(即包交换)网络想法,到电子邮件的诞生、瑟夫和卡恩的TCP/IP协议,以及互联网的商业化。

阿巴特追溯了从ARPA的基础技术发展到万维网的创建这一阶段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网络用户和机构对技术的社会塑造方面的作用,分别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网络思想和技术的发展,70年代互联网程序的价值和多样性,80年代互联网标准的完善和90年代互联网适应私人商业运作的整个互联网早期发展过程,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变革出现的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支持和协作的新型组织形式。

作者认为,正是互联网创建时的高适应性的网络体系结构和非正式的包容的管理风格使互联网可以适应将来不可预测的环境,以及对企业和通信行业产生革命性变化。

维基百科的互联网历史年表则将互联网史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研究和发展(1965-1981);

(2)合并网络,创建互联网(1981-1994);

(3)商业化、私有化和更广泛的接入,形成现代互联网(1995年至今),该阶段又可分为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三部分。

威廉·斯普瑞(William Aspray)和保罗·E·塞鲁齐(Paul E. Ceruzzi)从商业维度描述了互联网的历史发展,以及它对美国商业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这段历史始于1992年,美国国会首次允许学术、政府或军事用户之外的人使用互联网。约翰尼·赖恩(Johnny Ryan)将互联网的历史(截至2010年)粗略分为分布式网络观念、扩散、新兴的环境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考察了网络出现的概念和背景;第二阶段追溯了网络技术和文化是如何成熟的,包括网络社区的形成、万维网的发明和互联网商业化的繁荣与萧条;第三阶段展示了Web2.0以来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文化、商业和政治。

拉斐尔·科恩-阿尔马戈尔(Raphael Cohen-Almagor)将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分界依据,具体分析了从互联网是如何由1957年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发展而来,以及早期的互联网(1957-1984)是由美国的研究机构、大学和电信公司设计和实施的,这些公司对尖端研究有远见和兴趣;到互联网随后进入商业阶段(1984-1989),这得益于主干网路的升级、新软件程序的编写和日益增多的互联国际网络;20世纪90年代,当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企业和个人计算机加入通用网络时,互联网大规模扩展到全球网络中;社交网络的即时性和日益成功,使网络用户能够共享信息、照片、私人期刊、业余爱好。

此外,哈佛大学帕尔弗里(John Palfrey)教授则将互联网监管按照年代划成4个阶段:开放互联网阶段(1960-2000);拒绝访问阶段(2000-2005);访问受控阶段(2005-2010);访问争议阶段(2010-)。马丁马歇尔商业管理教授谢恩·格林斯坦(Shane Greenstein)在《互联网如何商业化:创新、私有化、以及新网络的诞生》(2016)一书中重点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私有化之后到2003年左右这一时期,互联网的创新和商业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的角色,作者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接管互联网视为新的时代开始,1989年左右开始的私有化则最终导致了政府管理的结束。

那么,对于一般意义而言的互联网史,究竟如何划分才较为科学、恰当,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段迄今为止50年的历史,完全可以站在一定历史高度,相对开阔地进行考察。这样一段长度的历史,核心在于其存在相对的科学性和解释性空间,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释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逻辑。

经过比较分析,本文最终选定以年代划分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在于:

1.阶段划分能够保持基本的稳定性,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出现重大波动和改变,这是年代划分最大的优势;

2.能够基本契合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和演变周期,事实上,十年一个周期比较吻合一代代技术变革的周期长度;

3.能够概括和突出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点;

4.能够恰当合理地分析问题和解释基本现象;

5.在中国与全球互联网之间,具备一定的通用性,能够基本对标,方便比较;

6.能够在未来更长的时间之内,灵活延展,经得起时间考验;

7.能够充分吸收和继承历史上诸多认可度比较高的划分方法和约定俗成的名称,比如Web 1.0、2.0,移动互联网等。

综上所述,本文将5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史加上史前10年和21世纪20年代开始的10年,每10年一期,划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基础技术阶段,以计算机广域网和数字通信技术的成熟为标志,尤其是包交换技术的突破,为互联网前身——ARPA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基础协议阶段,最大的突破就是TCP/IP的诞生,使得不同计算机和不同网络之间互联成为大势所趋。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基础应用阶段,全球各种网络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并且通过电子邮件、BBS和USEnet等应用的普及,促成了互联网在全球学术界的联网,TCP/IP和NSFNET成为协议大战和网络大战的胜出者。

上述三个阶段,包含史前阶段,是互联网商业化之前孕育、积累和完善的30年。没有风险投资,没有一夜暴富,互联网故事大多平淡乏味,缺乏轰动效应。然而正是这长达30年的“寂寞期”,积蓄了互联网厚积薄发的巨大能量。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Web 1.0阶段,主要是万维网(WWW)的诞生和商业化浪潮,推动着互联网走向大众,以浏览器、门户和电子商务等应用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次投资热潮。

第五阶段,是21世纪头10年的Web 2.0阶段,主要是博客、社交媒体等兴起,网民成为内容的生产主体。

第六阶段,是21世纪10年代的移动互联阶段,随着智能手机全面崛起,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互联网新一轮扩散的主力军,更加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七阶段,就是21世纪20年代开启的智能物联阶段,随着5G应用的展开,全球将进入万物互联新阶段。

显然,以10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年代划分也不尽准确,肯定会出现某些错位,甚而有固化和武断之嫌。比如作为Web 2.0代表的博客在2001年“9·11事件”中已开始崭露头角,但真正体现大众公认的内涵则要到2004年,从2000年开始计算显然过早。再如智能物联时代,其实从2016年李世石大战阿尔法狗事件开始,人工智能就已成为全球热点;虽然人们将2019年称为5G商用元年,但真正奠定智能物联时代基础的5G要形成大规模商用,恐怕还要等到2020年之后。不过,上述偏差并不影响对全球互联网50年历史整体的分析和研判,这种新的阶段划分将使得整个互联网历史更具概括性和条理性,具有比较清晰的体系。

阶段 特征 年代 变革特点 治理机制 代表性作用 通信基础 网民普及 社会变革1 基础技术 20世纪60年代 军方项目 RFC(1969) 包交换 有线电话 - 欠联结2 基础协议 20世纪70年代 技术社区形成 ICCB(1979) TCP/IP 有线电话 - 欠联结3 基础应用 20世纪80年代 学界全球互联网IAB(1984)、IETF(1986) 电子邮件 有线电话 -0.05% 弱联结4 Web1.0 20世纪90年代 商业化 ISOC(1992)、ICANN(1998) 门户 有线宽带 0.05%-4% 弱联结5 Web2.0 21世纪00年代 改变媒体 WSIS(2003)、IGF(2006) 社交媒体 2G、3G 4%-25% 弱到强6 移动互联 21世纪10年代 改变生活 UNGGE、NetMundial APP 4G 25%-50% 强联结7 智能互联 21世纪20年代 改变社会 AI治理 AI 5G 50%- 超联结

2 互联网发展各阶段:关键事件及特点

一部互联网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创新史,是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三个层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联动过程,最终形成一部网络时代的人类文明进化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三个层面的创新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重要性。

整个互联网发展历程,前30年主要由技术创新引领,后30年商业创新转变为绝对的主角,最近10年,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最大的能动性。

计算机网络史前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

尽管19世纪的电报网络已是第一个全数字的网络系统,但真正的计算机网络还要等到20世纪60年代才具备基本的技术条件,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此前,人们熟悉的网络还是模拟系统的电话网络。

在网络诞生之前,很多富有远见的思想家和先驱已经做出了探索与努力。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98年就已在其短篇小说《起源于1904伦敦时间》中描绘出了如今人们认知的“互联网”雏形。故事中一位叫Clayton的军官被法院指控为谋杀嫌疑犯,而他谋杀的人,就是发明了“电传照相机”的Szczepanik。电传照相机会与电话系统关联起来,使身处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相互看得见、听得到。在世界范围内,每个人发布的共享信息可以被所有人同步获取。

图书馆学创始人之一、比利时人保罗·奥特勒(Paul Otlet),是最容易被美国网络历史学家所忽视的先驱人物,他在1934年就已经勾画了一个全球计算机网络的草图(称之为“电子望远镜”),允许人们浏览和搜索数百万链接起来的文档、图像、音频和视频文件。在他的描绘中,大家可以使用这个设备向其他人发送信息、共享文件甚至组建在线社区。这个系统名叫“réseau”,翻译过来就是“网络(network)”,或者“环球网(Web)”。《连线》杂志原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这是超文本的蒸汽朋克版”。

另一位提出类似网络概念的是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任何一个学生,不论他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够随时坐在他书房里的投影仪边,阅读所有的书和文件,这些投影和原件一模一样,毫无二致。”在1923年的《神一样的人》(Men Like Gods)中,他想象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人们几乎完全凭借无线电话和语音邮件沟通。1937年,他提出了“世界大脑”(World Brain)的概念,将人类所有的知识通过缩微胶片保存在一个巨大的银行中,通过飞行器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此概念当然需要等待微芯片的发明之后,才可能真正实现于当今的互联网。

美国互联网先驱们更愿意将致敬献给范内瓦·布什(Vannevar Bush)。1945年,布什在7月号《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表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提出了微缩摄影技术和麦克斯储存器(Memex)的“个人图书馆”概念,开创了数字计算机和搜索引擎时代的新理念,启发了很多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先驱们,后来的网络、鼠标、超文本、超链接等计算机技术的创造,均受到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启发。因此他被尊为“互联网先知”。

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1958-1959年,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分别发明了锗集成电路和硅集成电路。1969年,最早由肯·汤普森(Ken Thompson)、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和道格拉斯·麦克罗伊(Douglas McIlroy)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分时操作系统诞生。先驱们心心念念的网络开始从梦想接近现实。而促成互联网诞生的最大事件,当然是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这是给美国上下带来巨大危机感的“卫星时刻”。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DoD)组建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筹集充足的资金,面向大学和科研体系为军事领域孵化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这是互联网得以诞生的根源。

一部人类史,也是一部传播与互联演进的历史。互联网的诞生,首要的驱动力,就是人类传播和互联的内在驱动力。进入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尤其在二战之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是,催生历史重大创新和变革的除了人们渴望互联、需要通信和加强沟通和传播的内在需求之外,非常规的需要也可能是重大的推动力。对于互联网来说,冷战的军事需求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美国政府因为冷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ARP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军事机构与高校之间联动的开放机制,也是互联网能够在60年代应运而生的关键。

虽然互联网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但是其诞生过程依然充满了历史的偶然和惊险。人类天然的互联与沟通需求、技术进步的基础和条件,因为冷战而强化的军事需求,以及独特的创新机制,都在为互联网的诞生准备各种必需的要素。

第一阶段,基础技术阶段(20世纪60年代):包交换是第一基石,联网成功

互联网集诸多技术之大成,围绕互联网诞生的时间说法不一,即便是几位核心的互联网之父,观点也不尽相同。无论如何,世界上普遍认同1969年10月29日是互联网(阿帕网)诞生日。美国无疑是互联网的诞生地,互联网之父无一例外是美国人。不过,如果说美国是互联网之父,那么欧洲人可以算是互联网之祖。因为奠定互联网最关键的两大核心技术——包交换技术和TCP/IP协议,都极大地受益于欧洲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

电子计算机技术发源于二战,而计算机更早的溯源则来自欧洲。无论是计算机的始祖——19世纪设计差分机和分析机的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还是被称为计算机程序之母的传奇数学家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1815-1852),以及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都是欧洲人。20世纪60年代开发计算机网络实现数字通信的先驱们,除了美国之外,英国、德国、法国等都并不落后。

互联网并没有突然成为今天的全球基础设施,也没有从早期的电信系统中自动形成。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两条独立的研究线程被编织起来,其中一个就是最终影响当今互联网最关键的技术突破,即包交换技术。

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在其论文The Evolution of Packet Switching中认为,包交换技术并不是一项真正的发明,而是由邮件、电报和汤姆纸带交换系统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所使用的基本动态分配技术上的应用。但是,它从根本上区别于连接普通电话的电路交换技术。

在包交换网络上,信息被分解成一系列单独发送的离散“包”,并在接收端重新组合成完整的信息。提出这个名词的是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1965年,他被任命为NPL的负责人,第二年就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交换”(即包交换)的全国性数据网络。无独有偶,1964年兰德公司的保罗·巴兰(Paul Baran)也提出了类似理论,并提议开发一种用于在线数据处理的国家通信服务。这种快速的信息交换服务,通过自动将长消息分割成块并分别发送它们来实现,这种技术构成了当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NPL网络是一个真正实现包交换的实验网络,速率高达768kbit/s,而规划中的阿帕网速度才从2.4kbit/s升级到50kbit/s。

法国互联网之父路易斯·普赞(Louis Pouzin)从1971年开始建造的网络CYCLADES是一个连接法国政府不同部分的多个数据库的网络工程。虽然它比阿帕网晚一点,但其关键想法却比阿帕网先进很多:主机只负责数据的传输而不是网络本身。同样是包交换技术,阿帕网如同火车,数据必须运行在固定的轨道上,只能满足几十个节点的联网。

而普赞的CYCLADES却通过软件的协议,实现了更灵活的数据传输,就像汽车一样,无须通过固定的线路传输,一下子可以满足百万级以上的节点。这些创新完全公开,及时发表,也没有申请专利限制,普赞的成功实践直接启发了TCP/IP的基础性突破。因此TCP/IP的共同发明人、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说:“普赞得到认可太晚了,这很不公平。”

欧洲对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当然还有在日内瓦欧洲物理粒子中心(CERN)工作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89年3月,他提出了万维网(WWW)第一版规划书。1990年12月25日,他和罗伯特·卡里奥(Robert Cailliau)一起成功通过Internet实现了HTTP代理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信。

光有技术显然是不够的,欧洲人唐纳德·戴维斯和路易斯·普赞都因为资金捉襟见肘,而止步于开启更大的可能性。ARPA的财大气粗,成为美国人在互联网开创性工作中独领风骚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重金投入研究的分时系统成为孕育互联网的重要力量。

全球互联网公认的开山领袖之一,首先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心理学、人工智能专家和分时系统先驱人物约瑟夫·利克莱德(J.C.R.Licklider)。1960年,利克莱德发表了题为“人-机共生”(Man-Computer Symbiosis)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设想了一个可以使人们和计算机在做出决定和控制复杂情况时能够相互合作,而不会对预先确定的程序产生不灵活的依赖的系统。1962年8月,利克莱德撰写了一系列讨论“银河网络”概念的备忘录,构想了一套由世界各地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如克兰洛克所言,尽管利克莱德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但他并不是一个网络技术专家,所以他面临的挑战是最终如何实现这些想法。

1962年10月,利克莱德受邀进入ARPA担任信息技术处首任处长。在他支持下,1965年,MIT林肯实验室的两台计算机使用分组交换技术进行通信,项目负责人就是后来的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1966年,IPTO新处长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完成了阿帕网的立项,并软硬兼施将拉里·罗伯茨拉到IPTO负责项目实施。

1967年10月,在田纳西州Gatlinburg召开国际计算机协会(ACM)操作原则专题研讨会。拉里·罗伯茨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阿帕网设计的论文。来自英国唐纳德·戴维斯团队的罗杰·斯坎特伯里(Roger Scantlebury)也宣读了有关数据包网络概念的论文,直接启发了罗伯茨采纳包交换技术。

1968年,位于波士顿的BBN成功拿下了接口信息处理机(IMP)的合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克兰罗克(L.Kleinrock)获得建立网络测量中心的合同,以克兰罗克学生史蒂夫·克洛克(Steve Crocker)为首的松散组织,形成网络工作组(NWG),开始开发用于阿帕网通信的主机一级的协议。1969年10月29日UCLA与斯坦福研究所(SRI)之间成功发出了第一个信号。在网络上发送的第一条消息应该是“Login”,但在发送字母“g”的时候,连接崩溃了。随后的1969年11月,第三台IMP抵达阿帕网第三节点——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969年12月,最后一台IMP在犹他大学(Utah)安装成功,具有4个节点的阿帕网正式启用,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了网络时代。

作为互联网诞生的标志年,1969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UNIX在1969年诞生,这是一个强大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的分时操作系统。1969年还发生了互联网领域第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RFC(Request For Comments,意即“请求协议”)。第一份RFC文档“Host Protocol”(RFC 1)由UCLA的斯蒂芬·克洛克撰写,1969年4月7日公开发表,为了避免打扰室友,他在浴室里完成了这篇文档。作为一种开放的文档形式,RFC坚持一种“合作比研究人员之间的竞争更强大”的精神,并享有“网络知识圣经”之美誉,至今依然是互联网技术社区和标准制定最基本的方法和规则。

1969年最轰动的历史事件应该是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首次完成登月,轰动全球。开罗广播电台将阿波罗登月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而查遍当年所有大部头的历史书籍,都不可能找到关于互联网前身——阿帕网的任何信息。互联网诞生完全被当年的历史学家和媒体所忽视。孰料50年前默默无闻的互联网,在今日改变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历史就是这么神奇!

60年代显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需求、技术和机制等要素逐渐就绪的前提下,还需要有合适的人才能让奇迹发生。60年代,约瑟夫·利克莱德、罗伯特·泰勒、拉里·罗伯茨和伦纳德·克兰罗克等互联网先驱风云际会,他们个人独特的能力与特质以及合作迸发的群体智慧,最终使得互联网在美国诞生,而技术研发并不落后于美国的欧洲最终失之交臂。互联网之父拉里·罗伯茨在接受我们口述历史访谈时候认为,如果不是他们这批人,互联网还是会诞生,但是很可能要至少推迟5年。

第二阶段,基础协议阶段(20世纪70年代):TCP为第二基石,应用开始萌芽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阿帕网还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项目,不过主导阿帕网项目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科学家及手下的研究生之间的自治和共治,成为这一阶段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大学的科学精神主导下,黑客文化与反主流文化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孕育互联网精神和网络文化的核心所在。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联网通信成功,标志着互联网完成了从0到1的进程。但要成为能够汇聚全球力量的网络,显然远远不够,还需在协议上取得重大的突破,TCP/IP正是这一时期的关键突破。

1970年12月,史蒂夫·克洛克(S.Crocker)领导的国际网络工作小组(International Network Working Group,简称INWG)完成了最初的名为网络控制协议(NCP)——阿帕网主机到主机协议。1970年3月,克洛克在RFC36文档中就对其进行了描述。然而,由于当时并没有针对IMP向主机提供的服务定义,因此克洛克等人对于主机必须做什么工作还不清楚。直到后来,他们才阐明了构建一组分层协议的概念,底层是通用传输服务,顶层是多个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协议。

1971-1972年,随着阿帕网站点之间完成NCP的实施,网络用户终于可以开发应用程序了。

阿帕网立项之初的构想,仅仅是希望联接并共享宝贵的计算机资源。但是,项目一旦启动,技术创新就有了自己的意志和取向。不务正业的电子邮件不经意间成为互联网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可以说,互联网是建立在电子邮件的应用之上发展起来的。

1971年9月,BBN开始使用更便宜的Honeywell 316来构造IMP。受限于IMP只能连接4台主机,BBN开始研究能支持64台主机的终端型IMP(TIP)。BBN的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发明了通过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mail程序。最初的程序由两部分构成:同一机器内部的email程序(SENDMSG)和一个实验性的文件传输程序(CPYNET)。1972年3月,汤姆林森为阿帕网修改了email程序,这个程序开始变得非常热门。汤姆林森还用33型电传打字机键盘上的符号“@”创建了一种地址系统。网络工作组(INWG)决定构建一系列的网络协议。1971-1975年间担任ARPA主任的斯蒂芬·卢卡西克(Stephen Lukasik)本人就是电子邮件的忠实用户,自然放任了电子邮件的发展。1973年由其委托的一个内部调查发现,该年阿帕网上电子邮件的流量占据了四分之三之多。

1972年10月,由拉里·罗伯茨领导,鲍勃·卡恩具体操办的计算机通信国际会议(ICCC)在华盛顿特区召开,这是阿帕网第一次公开演示,会上演示了由40台计算机和终端接口处理机(TIP)组成的网络,生动直观地证明了网络的巨大潜力。当然,网络的潜力只有在全球联网成为现实的基础上才有意义。1973年,一切都发生了。1973年6月,ARPA网在美国之外接通了第一个节点挪威——由华盛顿连接到“挪威地震台阵”(NORSAR)。该机构以地震监控为名义,实质上主要职能是监控苏联的核试验情况。9月,伦敦大学学院(英国)也连接到阿帕网。同年,“互联网”这个专有名词诞生了。

1973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阿帕网在1970年12月有了13个节点,1971年9月增加到18个,1972年8月达到29个。1973年,正式到IPTO工作的鲍勃·卡恩提出建立Internet,开始在ARPA进行网络互连的研究。3月,文顿·瑟夫在旧金山一个饭店的大堂里,将网关体系结构的草图画在一个信封的背面。他们经常先激烈争论一番,然后各自收兵,瑟夫回忆道:“我们常常是一个人在打字时,另一个人才得以休息休息自己扭累的脖颈,却又不得不一起构思,真有点像两只手绑在一支笔上。”到1973年底,瑟夫和卡恩完成了他们的论文,题目定为《关于包网络相互通信的一个规范程序》。他们掷了一个硬币,来决定谁的名字应该署在前面,结果瑟夫赢了。论文对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的设计作了详细的描述,后来发展为今天的TCP/IP协议。

TCP/IP意味着TCP和IP在一起协同工作,TCP负责应用软件(如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IP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这为实现真正的互联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如马库斯·弗兰达(Marcus Franda)在其《治理互联网》的研究中强调,尽管TCP/IP对新入网用户所设置的低标准符合研究团队的通道开放准则,但是,TCP/IP同样符合于美国政府的偏好。当时TCP/IP被国防部所接受是因为在战争条件下,当网络不可靠的时候依然可以借助TCP/IP使用网络。1975年,两个网络之间的TCP/IP通信在斯坦福和伦敦大学学院(UCL)之间进行了测试。1977年11月,三个网络之间的TCP/IP测试在美国、英国和挪威之间进行。1978年,TCP分解成TCP和IP两个协议。

1976年,在欧洲互联网之父彼得·科尔斯坦(Peter Kirstein)策划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她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中点击了“发送按钮”。1978年的2月16日,沃德·克里斯坦森(Ward Christensen)和兰迪·瑟斯(Randy Suess)在美国芝加哥发布了历史上第一个BBS系统(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

1979年,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以及许多其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召开会议,计划建立一个连接各学校计算机系的网络。显然,互联网仅限于国防部的项目已远远不足以满足需要,以科研机构主导的新阶段即将开启。同年,汤姆·特拉斯科特(Tom Truscott)和史蒂夫·贝劳文(Steve Bellovin)使用UUCP协议建立了连接杜克大学和北科罗拉多大学(UNC)的USENET,建立了主持新闻和讨论小组。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理查德·巴图(Richard Bartle)和罗伊·特鲁伯肖(Roy Trubshaw)开发了第一个多人参与的游戏MUD(被称做MUD1)。深入大学的网络,应用突破如鱼得水。网络大了,网络的管理需要更正式的组织,当时身为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项目经理的文顿·瑟夫创建了第一个比较正式的网络治理机构——Internet结构控制委员会(Internet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ICCB)。

20世纪70年代是互联网真正走向实用,形成扩展能力的关键时代。数字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走向实用。但是,当时也是众多丑小鸭之一的ARPA网项目如何能够超越同时期的诸多类似科研网络而脱颖而出,值得思考。ARPA网作为一个有军方丰富资金支持,同时汇聚全美顶尖高校和科研体系优秀人才的项目,不断加大投入,扩大更多节点的互联网,更重要的是大学体系的科学精神和开放路线成为绝对主导的价值观。尤其是TCP/IP的诞生,奠定了ARPA网项目整体架构和体系的开放思想,超越了一个单纯的科研项目的范畴,而成为一个面向全美甚至欧洲的开放平台,激发了包括广大研究生群体的创造力,开发出电子邮件、文字传输协议(FTP)、BBS等应用,构建了超越传统治理模式的新的网络治理的价值观和基本形态,影响至今。■

猜你喜欢

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给排水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实践思考
风暖鸟声醉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规划人生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