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瞄准靶心

2020-01-07赵道夫

莫愁·小作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靶心方向题目

【文题回放】

靶心,即靶子的中心。一般指射击的目标,或矛头所指的地方。瞄准自己的靶心就是要找准前进的方向,也可指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

请以“瞄准自己的靶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命题透视】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提示语+命题的传统作文题型。

提示语主要是对题目关键词进行阐释,对考生进行写作提示,有层次与变化。从“靶心”的基本义引向比喻义,从“实”引向“虚”,拓展考生思维天地和写作立意空间,提倡写作从生活出发,向思辨发展,从真实的生活细节走向人生人性、文化的升华。

题目“瞄准自己的靶心”,出新之处是强调“自己的”,突出“有我在场”“有我参与”“文中有我”。“自己的”在题目中旗帜鲜明标注出来,是前所未有的。强调写真事,抒真情,说真话的“有我”文章,反对写假话、美话、空话的“无我”文章。

这道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关注自我,融入社会,真正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较好地发挥了指导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同时这道题富有思维层次,是思维水平标尺,精准地测出考生写作思维水平层次的高下,较好地发挥试题的选拔功能。

【审题提示】

提示语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第二句为一层,阐释“靶心”关键词的内涵;第三句,对题目“瞄准自己的靶心”进行解释。注意第一句、二句对“靶心”的解释,有“实”有“虚”,这第三句对题目的解释,不同于第一、二句,仅从“虚”的层次,对题目内涵进行揭示,意在提醒考生,写作立意,要有高度,要有由实到虚的升华,写出事理的人生启示与感悟,不可就事写事论事。文章止步于“实”,则是有生活而无思辨的肤浅。第四句,引导考生打开思路——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思考 ,都可入文,放胆去写。阅读这则提示语后,要明白写作的关键句是第三句话。题目,就是这第三句的“主语”。

明确“靶心”是前提。

对“靶心”的理解可实可虚。可以写射击过程要瞄准的靶心,也可以写人生的方向或目标,或写在解决矛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对“靶心”的理解可大可小。可以是个体的方向或目标,也可以是某个群体乃至全社会共同追求的方向或目标。可以选材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等。

对“靶心”的理解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是积极层面的,如人生的发展方向或目标;也可以是消极层面的,如自己的缺点、弱点、陋习等。

写好“瞄准”是重难点。

瞄准,突出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积极找准人生方向,勇于面对并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可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如何认清目标,瞄准方向,也可以写自己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考生既可以着笔于自己直面问题的勇气,也可以聚焦于抓住关键问题解决矛盾的智慧。从作文的详略看,“瞄准靶心”的过程是写作的重点。

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采取不同的写作路径。可以写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也可写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抓住的关键问题。两种路径选择其一即可,也可将二者巧妙结合。

对“瞄准”的表现可以丰富多彩。可以从无到有,可以是从偏到正,还可以是坚定持续的。

注意诠释“瞄准自己的靶心”的极端情况。学生常见的构思是瞄准自己的靶心并通過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是,也会有学生写虽然“瞄准自己的靶心”但一时并没有取得成功,失败后依然持之以恒地瞄准自己的靶心。

正确理解“自己”的内涵。

对于“自己”的理解,可以是广义的。强调要书写真实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自己”可以指向于学生自己,也可以指向于“你”“他(它)”。

【写作陷阱】

尽管命题人主观上不设陷阱,但学生写作还是易踏入陷阱。

一般考生容易关注第一、二句话,思维局限于写实,就靶写靶,止步于浅层次。忽视第三句对题目比喻义的解释与强调,使文章失于肤浅。

“瞄准”转移为“要瞄准”。如何表现“瞄准自己的靶心”的具体过程是写作的关键,考生是否充分表现“瞄准自己的靶心”的过程是文章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有的考生文章构思中以“我”叙述视角,有“宾”有“主”,先写“主”方向迷茫或受挫折,再写 “宾(他人或他物)”成长细节、姿态、品格、精神,继而写“主”从“宾”身上醒悟 “要瞄准自己的靶心”的真谛,于是“柳暗花明”,全文结束。至于“我”自己是怎样“瞄准自己的靶心”的过程,往往片言只语,一语带过,缺少“瞄准靶心”过程展开的细节文字,着墨不多,更不够。这样,详宾略主,形成喧宾夺主的结果,使“主 ”弱化,主题不突出。

【佳作点评】

瞄准自己的靶心

一考生

渐渐知晓,人生似靶,总有一心,唯有瞄准自己的靶心,才会让收获沁心。

夜,凉如水。烦躁的心无法安静。盯着左臂上的绷带,苍白,它似乎也紧紧地绷住我炽热的心。

临近体育中考,我该如何面对立定跳远?

肩头,妈妈的手轻放;抬眸,对上母亲清澈的明亮目光。妈妈指向一只小小的带着微微光亮的萤火虫,轻轻说道:“孩子,要学会在黑暗中为自己照亮。”

话语轻柔,却沉甸甸地落在心头。我似乎在迷茫中,找准了前进的方向。

当天边的一抹浅云微晕于晨曦,我把沙袋绑在脚踝处,在操场上练习蛙跳。空无一人的操场像汹涌的大海,夹杂着股股热流,裹挟着我,似乎要将我吞没。但我坚信,左臂不行,并不是腿也不行,只要瞄准目标,将腿部力量练上来,用腿部力量带动自己,一定行。

抬腿,收腹,汗水恣意,衣衫汗湿也无妨。我紧握右拳,埋头,从操场的最那边又跳回了起点。休息的空隙,小腿有些肿胀,却让我感到了努力的热度。

正午,空气黏稠,夏末的蝉鸣只剩无力的尾音。微风掠过发丝,我站在高高的台阶下,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干劲,单手置于身后,半蹲着身子,头向前上方仰起,双腿紧绷,蓄势待发。一层一层跳过,汗水一滴一滴洒落,眼睛浸着汗珠,酸酸的,却丝毫不敢停下来,仍是一个接着一个向上。终于到了尽头,随意地一抹脸上汗水,又继续练习,生怕时间从指尖溜走。来来回回,单薄的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日暮,夕阳给操场刷了一层金漆,神圣般耀眼。我面向阳光,汗水顺着脸流淌。我仍是抬腿,跳起,享受着为梦而努力的热血。

落日熔金。

一连几个星期,操场上总有我的身影。强忍酸疼,换来了自己从未有过的腾空高度,内心坚定,拥有了单臂挥摆的神话。我终于达标了!

思绪翻转,几多感叹。人生似靶,总要瞄准靶心,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用努力点缀属于自己的成功。

点评:文章切准题意,中心鲜明,构思严谨,条理清晰,文字晓畅,首尾呼应又有变化。体育中考达标,对于健康人可能没有难度,但对于一个左臂受伤还绑着绷带的考生来说,是个巨大挑战。文章就叙述了这个中考生苦练跳远后达标的故事。这个素材,不算独特新鲜,但作者很会讲故事:

首先,紧扣题意。选取了早练、午练、夕练三个特写镜头,正面展开自己“瞄准靶心”的过程,充分而扎实,细致而鲜活,形成文章的主体部分。

其次,注重细节。早练、午练、夕练三个镜头非常饱满。注重“我”的动作、神态、心理感受、环境细节描写,语言上注重精选动词,多用短句,给人以紧迫感,与苦练的紧张气氛和谐一致;运用修辞,加强了语言表现力,画面感级强。

再次,虚实结合。作者在真实生活的体验基础上,引出人生感悟,升華了文章主旨。因写实部分扎实充分,升华就来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最后,文章构思严谨、条理清晰。文章以我练习跳远一事为主线,穿插母亲说的话“孩子,要学会在黑暗中为自己照亮”的点化,从实到虚,浑然一体,文章有厚度有高度。首尾点题,语言照应。

考生从生活中选材——为体育中考达标而准备,素材一般化大众化,却因虚实结合、详略安排恰切、鲜活的细节描写而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同于那些堆砌辞藻、玩弄技法、炫惑人心、不说人话的作文。

【备考演练】

此时此刻,日照柔和。

此时此刻,夜雨连绵。

此时此刻,垂头独处。

此时此刻,仰天大笑。

……

此时此刻,故事发生着。

人人离不开此时此刻,人生离不了此时此刻。

请以“此时此刻”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可以自定,但要富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 字。

赵道夫: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靶心方向题目
正中靶心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瞄准自己的“靶心”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游乐场(下)
追根求源
改变颜色和方向
位置与方向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