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探索教学模式创新之道

2020-01-07王洪珍

教育家 2020年44期
关键词:分布式协同班级

王洪珍

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线上教学是不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后疫情时期,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借助丰富便捷的网络平台,努力探索后疫情时期教学模式的创新之道。

协同教学,跟着好老师上课

教育的均衡,本質是师资的均衡。但是在传统的学校里,班与班之间,师资不均衡的现象一直存在。在同一个年级里,不同班级之间教师的水平有时相差很大,甚至到了令家长无法忍受、不得不拒教的程度。为此,学校采取了协同教学策略。

协同教学,即同一教研组的几位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所有班级的教学任务。具体操作中,可以将学科课程内容分为不同的领域和模块,每位教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部分,重点准备,并作为主讲老师,为所有班级学生教授这部分内容;该位主讲教师授课时,其他老师以协作者、助手的身份,在现场辅助教学、指导学生。

传统面对面的教学环境下,协同教学不易操作,因为难以把各班学生集中到一起统一授课,即便有足够大的场地、有配套的多媒体设施,组织学生统一上课也有诸多不便。但是网课平台的运用使得协同教学成为可能,学生不必集合就能共享名师课堂。

协同教学,首先要成立教师协作组。学校的协同教学组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单元协作组,即每个协作组负责几个单元的教学;一种是模块协作组,即每个协作组负责某个模块的教学,如语文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教学;一种是师徒协作组,即师傅教师在自己教室里同时为自己班级和徒弟的班级授课。

线上协同教学,广泛适用于课程学习,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使用。但是主讲教师在互动时不应只提问自己班上的学生,还应关注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可以由协作教师指定本班学生作答。还要注意一次线上协作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该留出时间让协作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和指导。

分布式教学,选择不认识的老师

传统的课堂里,只有一位教师。而如今,我们可以从云端请来多位教师共同执教。这些老师,可以是省内外的教学名师、学科专家,可以是其他学校的老师,可以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可以是学生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

在使用分布式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老师会将教学内容提前发布到家长平台中,由家长协助学生在线选择听课老师,平台自动统计数据,班级老师再根据数据情况“请”老师授课。

目前,分布式学习已经被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语文、数学等学科普遍使用名家大师的典型课例和讲座选段,英语老师通过“新教育英语”请美国老师全程线上授课,科学实验教学经常使用学生自己录制的操作视频,劳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请行业专家线上指导技术学习。

分布式学习模式帮助学校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形成了学科专家与学生的网络教学共同体,这些“网络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认知事物的不同情境和别样方式,赋予学生学习更多的选择余地。

平台资源共享,根据需要反复学习

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微课、录屏手稿、直播录像等。

这些资源,老师可以提前发送给学生,供他们预习,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后在班级平台共享,供学生反复学习。而最终,所有资源都会存放在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家长也可以跟学生一起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打破了学生与资源之间的界限,消除了资源提供的时空局限,学生可根据需要随时使用资源,既可以进行旧知识的整理、复习,又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自学、探究。

后疫情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使用合适的技术,实时记录教学过程,用数据呈现教与学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这些数据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危机即契机,变故酝酿革新。我们要总结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新思路、新理念,大胆创新,用新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变革。

猜你喜欢

分布式协同班级
班级“无课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居民分布式储能系统对电网削峰填谷效果分析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