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的岔路口,愿你向阳生长

2020-01-07孙伟良

教育家 2020年44期
关键词:小夏教师应情绪

孙伟良

成长是一杯茶,细细品味,有收获也有感慨;成长是一首歌,有高昂也有低沉,有欢乐也有忧伤。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日历一页页翻过,时间一点点流逝,渐渐地,孩子正在长大。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成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花季雨季,成长路上难免会产生丝丝惶恐。

正如六年级的小夏,她性情乖巧、做事认真,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但某日午休,班主任不在学校,班长代为布置午休作业,没想到小夏一反常态,与同学们打打闹闹,甚至差点与班上的一名男生打起来。班主任回校后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小夏却反问:“不嬉闹,何为青春?”

为此,笔者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理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开设《小学高段学生成长20问》课程,希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路上的磕磕碰碰,引领这群正值花季雨季的孩子们微笑相伴、快乐成长。

迷茫与寻找

正如《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主题曲唱道:“每一段青春都有迷茫,我们一样,该怎样坚强?”成长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或艰辛或迷茫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追问自己:站在这个分岔路口,应把学生带向何方?

回想小夏在校园内的点点滴滴,能够发现,她的改变,其实早在此前一个月就已浮现端倪。例如:书写字迹由原先的A级降为B级;书写正确率下降;阅读态度不端正;课后嬉闹不断……来自初中升学考试的学业压力,或許是导致小夏产生巨大反差的“元凶”。而这是她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迷茫、困惑的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尤为重要。作为一线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走出成长“误区”,寻觅最佳途径。

体悟与提炼

教育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我们时常在说课程育人,作为教师不妨思考:如果说课程是跑道,起点是学生的迷茫,那么终点我想应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小夏为例,进入六年级后,她的心理、生理发生急剧变化。“小学高段学生成长20问”课程从情绪管理、个性特色、习惯养成三个维度出发,借助介入式学习、组合式学习、巩固式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引导学生平稳度过这一阶段。

介入式学习,情绪管理我能行。学生要快乐成长,情绪管理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稳定情绪。如小夏的情绪困扰来自学业压力,笔者尝试引导她学习《怎样克服烦恼》一课,让她掌握一些方法技巧,以便烦恼来临之际,能够及时调整;还引导她学习《怎样宣泄怒气》一课,帮助她合理宣泄情绪,不至于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知如何应对;同时了解她的学习动态,从而精准介入。

在一次关于“如何发泄情绪”的班级讨论中,小夏发言表示,当她面临情绪困扰时,常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此时教师及时介入讨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发泄情绪的手段呢?”学生们踊跃发言,表示还可以听歌、痛哭、深呼吸等。之后,教师再积极引导,希望小夏再碰到情绪问题时能有更多的途径来化解情绪。

小夏直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对待。烦躁时,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玩一些自己喜爱的乐器。若实在想发脾气,就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叫喊吧!”

掌握一些方法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烦恼来临之际,及时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法疏导宣泄不良情绪,还学生以灿烂笑脸。

巩固式学习,良好习惯促养成。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习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面对学生“迷恋电视、游戏机”“爱无理取闹”“生活习惯差”等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夏的烦恼也源于一些行为习惯的问题。教师应多和她交流,引导她认识习惯的重要性,并深刻感知自身存在的问题。但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教师不能太着急,巩固学习能更好地打牢学生的“基础”。

小夏坦言:“面对学业与成长的大山,曾经特别想逃离与放弃。不过,现在我懂得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麻烦,这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正确对待挫折,才能获得成长。”

学习的养成是一个积累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时候,教师必须认识到巩固学习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美好、迎接快乐,使之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组合式学习,个性特色常相伴。小学高段学生正值青春期。卢梭对青春期做过如下的描述:“如同风暴雨到来前波涛的咆哮,激情的积蓄将预示着喧嚣的迸发。”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处于生理的快速发育时期,而心理的成熟可能并不同步,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与社会经验、为人处事策略的逐渐积累形成矛盾。因此除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之外,也应注重他们个性特色的培养。

阅读、视听、讨论、实践、演示、分享等是教育教学常用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国家教育公共资源之江汇平台将多种学习方式聚合起来,促使学生学习的融合。这种组合创新的模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于潜移默化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根据小夏的个性特点,笔者引导她学习《小学高段学生成长20问》中《自我中心意识过重怎么办》《做事偏激,怎么办》等课。之后,小夏表示:“当初的我太冲动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事过于偏激。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磕磕绊绊,我不能太斤斤计较。”

期许与阳光

庄子曾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的行为,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最终化为有用之行为。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应引导孩子成为“有趣”之人,而非执着于“有用”之人。

之江汇网络同步课程依托互联网技术,使教育资源异地共享,为教育均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但网络同步课堂毕竟不同于线下课堂,尤其面对不同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教师需在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从而更有效地把控课堂。

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应是热爱生活、有温度的人,这种热情和温度,不但为教师自身的生活带来阳光和诗意,也为他们通向孩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把温暖的钥匙。

猜你喜欢

小夏教师应情绪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教师应如“水”
迟到的背后
十年一句“对不起”
十年一句“对不起”
小编们那些不着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