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谷县山区线辣椒种植密度研究

2020-01-07杨芝萍朱永亮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山区

杨芝萍 朱永亮

摘    要:线辣椒的种植需要一定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可密植,否则不利于线辣椒的生长和成熟,也不能太过稀疏,会使其产量降低。为了进一步促进甘谷县山区线辣椒种植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对线辣椒栽培密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以期为甘谷县大面积栽培线辣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山区;线辣椒;种植密度

众所周知,辣椒是我国民众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尤其对于无辣不欢的人们来说,辣椒可谓是一种餐桌必备的美食调料。其作为调味品富含较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糖等成分,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甘肃省有一个名叫“甘谷县”的地方,其以种植线辣椒而闻名,这里的农户多以种植线辣椒为生。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气候、地理特征及特殊的种植环境,数百年来成为线辣椒规模化种植的产地。甘谷县线辣椒以体态细长、颜色鲜红而著称,同时兼有香而不辣的口味而闻名全国。截至目前,可以说甘谷县的许多农户是凭借这种作物发家致富的。在该县内已经有很多注册商标的线辣椒加工企业,其中一部分已成为中外驰名的著名商标。甘谷县以线辣椒闻名全国,它是甘谷县人民心中的宝贝,是甘谷县的特产,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品。甘谷县线辣椒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已经被送进宫廷作为贡品,并于20世纪80年代将其移进山区进行种植,本文将浅略探讨甘谷县线辣椒的种植密度问题。

1   甘谷县辣椒种植概况

甘谷县位于我国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地处大陆腹地,属于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但是这里的优点是日照时间相对充足,且地广人稀,为大面积种植线辣椒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自然条件。想要获得味道鲜美的线辣椒,有着较多的要求,首先必须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地点及种植密度。另外,种植户还需要定期施肥。

除此之外,它对土壤的要求也特别高,通常所使用土壤的pH值要保持在中性状态,而且尽可能选择肥沃、深厚,同时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土壤,而甘谷县刚好符合线辣椒的种植条件,所以只要在甘谷县的山区进行合理密植,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便会取得较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现阶段,线辣椒已发展成为甘谷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但鉴于农民在线辣椒种植中逐渐陷入了认知误区,认为较大种植密度可以促进线辣椒的增产,由此造成种子、劳动投入的无谓浪费,并出现通风透光差、产量低和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故笔者开展甘谷县线辣椒种植密度试验,旨在进一步明晰每穴定植株数与产量间的内在关联,并合理确定恰当的种植密度。

2   合理密植的優势

合理密植对于提高辣椒的产量具有较大的帮助,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上只要保证密度大、株距合理,就可以减少种间斗争。这种农作物主要是通过叶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果种植太密,则会导致叶片被遮光,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无法为自身的生产提供营养成分,同时也无法生成胡萝卜素、钙、铁、糖等成分[1]。

另外,大棚技术虽然已经十分普遍,但是由于甘谷县地处山区,地势陡峭,无法使用大棚种植线辣椒,缩短其生长周期,所以更要保证合理密植,使辣椒苗有充足的阳光,弥补与大棚栽种相比较所处的劣势。

因此,合理密植是在甘谷县山区保证线辣椒产生较多有机物,结出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线辣椒最为关键的必要条件。

3   寻求最佳种植密度

由于线辣椒种植密度的不同,会导致产量及产出效益和产品品质的不同,为了让种植户有一个良好的收益,需要对不同种植密度产量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寻找适宜甘谷县的栽种密度,而要找到该密度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科学试验[2]。

具体试验设计为:以甘谷县较为著名的品种“七寸红”为主栽品种,每坑种植1株,根据甘谷县山区的地理特征和环境,在山区中选择一处环境适宜、水源充沛、方便灌溉且土质单一的土地作为“七寸红”的栽培地。同时,为了避免某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干扰和过多地浪费线辣椒苗,必须先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案,从中找到最合适的栽种密度范围,在该范围内设置一定的密度梯度。例如,第1种设为每667 m2地栽种4 000穴,第2种设置为每667 m2地栽种6 000穴,第3种设为每667 m2地栽种8 000穴,第4种设为每667 m2栽种1万穴,同时保证每穴的距离大致相同,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确保不同密度的线辣椒要保持同样的培养环境和灌溉条件。在后期采收时要做好记录,详细记录产量、色泽、营养成分,以便后期分析出最佳栽种密度,提高产量。

具体试验步骤为:线辣椒种植采取起垄覆膜的方式,垄高25 cm,每穴种植8株以内,株行距40 cm×60 cm,合理控制线辣椒的栽植密度,以保证线辣椒栽植环境透光、透气,并起到防范病虫害的作用,实现甘谷县线辣椒的增收与保质。

3.1   试验材料

试验选用种植农户提供的甘谷县线辣椒“七寸红”品种,试验地块具有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等环境特征,4月初(春季)进行播种,播前先对土壤进行处理,每667 m2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5 kg,起垄覆膜,垄高15~20 cm,穴距、行距均为40 cm,每667 m2地下种0.5 kg,播种后每穴覆细沙。

3.2   试验方法

每穴定苗2株,按等差数列每组相差2个随机区组排列,分11组进行试验观察,每20穴为1个小区。各穴栽培管理包括浇水、施肥、疫病防治等全部一致。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定植密度线辣椒长势比较

在每穴株数增加的同时,单株有效分枝数降低、结果数递次减少、无效株递次增多,推断其原因在于种植密度不断增大,导致栽培环境不通风,透光率降低,影响线辣椒有效分枝,部分长势较差的植株未能实现开花及结果。

3.3.2   不同定植密度线辣椒产量比较

每穴株数2株时,挂果数递次增加,而单株挂果数随着株数增加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统筹考虑田间长势、通风透光及作物种量、劳动投入等生产因素,甘谷县线辣椒每穴定植株数的最佳区间为2株。

结合试验证实,甘谷县线辣椒露地种植以每穴2株最为适宜,其他栽培生产指标宜设定为株行距40 cm×40 cm、垄高25 cm和起垄覆膜。本组试验观察尚未发现线辣椒产生疫病,建议对疫病发生年份的种植密度与疫病率的关联性作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以確认上述结论是否为最优选择。

4   种植实践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大致的线辣椒栽种密度,种植户可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合理的种植,同时在每穴2株时的线辣椒经济效益最为明显,折合产量最高。但是,试验数据是在各方面条件都处于最优的情况下得到的,自然界总是瞬息万变,而影响辣椒产量的因素不只种植密度,所以会存在种植户的实际产量低于试验产量的情况[3]。出现这种问题后,需要种植户不断地总结培育经验,并进一步改进栽种技术,如此提高线辣椒的种植效益。

同时,在线辣椒种植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线辣椒的栽种密度外,种子的质量好坏也与线辣椒的产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未来的培育中,在研究合理栽种密度的同时对线辣椒的品种也要同步进行提纯,在有条件的山区培育一些良种基地,以增强线辣椒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同时也要保持甘谷县线辣椒自身独有的风格。

与此同时,在线辣椒种植培育过程中,还需要每隔两年同步进行一次轮作倒茬,轮作作物通常以小麦、葱等农作物为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菌,避免病原菌的积累,实现甘谷县线辣椒产量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

最后,要积极地对培育成功的线辣椒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及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以提高当地线辣椒的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5   结语

民以食为天,要食之有味,辣椒必不可少。种植户可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种植线辣椒发家致富。虽然尚未达到较好的效果,却为了实现生活富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线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体现线辣椒的营养价值,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合理密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和步骤。种植户在栽种的过程中必须逐步探索合理的种植密度,对栽种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良,如此提高产量。最后,未来还应采取相应措施,对线辣椒栽培技术进行普及,改善种植现状,提高线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 1 ] 金学欢.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 2 ] 濮传斌.新疆沙湾县辣椒产业化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 3 ] 丁林彬,王振.辣椒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16(18):61-62.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设计
山区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小龟捕鹰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