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2020-01-07黄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7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黄鹏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和理念。众所周知,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活动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优秀人才及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背景,培养并提高当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首先,深入分析了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其后,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提出了一系列高职创业教育的策略及措施。

[关    键   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职;创业教育;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138-02

一、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通常是基于理论与实践两个模块进行深入开展的。对理论教学而言,高职院校积极创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企业管理、创业实务等相关的课程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理念建设,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而对实践教学而言,主要通过积极开展一系列创业大赛、孵化基地、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培养并提高其创业能力,对自身未来的创业项目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

根据调查研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从整体上来讲的起步时间较晚,整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没有根据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机制,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众所周知,当代高职大学生面临严重的三低现象,即创业率、成功率、科技创业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低的,从根本上来讲,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对创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并不完善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激发其创业目标,以根本性的内驱力作为基础和发展的前提。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思想上缺乏对创新创业的重视

对高职院校而言,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创业教学规范制度,激励并保障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由于高职院校专项经费的不足,很少有管理人员会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投入过多的经费,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学生及院校的实际需求;对教育职能部门而言,很多教育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与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应当由二级院校直接负责,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对创业工作进行有效的扶持和帮助;基于二级院校而言,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应当将注意力集中专业教学的建设及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上,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知,而在最终考核评价时,对创业教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创业教育的主要精神、文件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教育监管部门也没有加强对其监督管理,久而久之,学生的普遍积极性偏低,不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创业实践活动中;对教师而言,很多教师认为其主要工作在于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开展课题研究、实现职称的晋升,因此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开展创业教学活动。

(二)缺乏相应的硬件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创业教学的基础内容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对理论进行有效的认证。众所周知,创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科教育,其对院校中的设备设施要求较高,但这也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1)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很多院校及企业仅仅是松散的合作,是为了解决院校的就业需求,并不会将真正的核心的实践操作工作教授给学生。(2)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学生需求建立起实践训练基地,例如,创业基地、创业网络平台、创业示范教室等。由于资金上的不足,导致硬件设备设施无法及时配置,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效果的提升。

(三)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由于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人员并不愿意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及工作经验兼备的专业教师,也不会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到创业培训过程中。具体而言,大多数创业课程均是由思想政治教师及辅导员直接开展教学,这类教师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同时没有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实际工作,缺乏相应的创新创业经验,也没有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据此,其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指导和帮助,甚至部分教师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一无所知。

(四)缺乏健全完善的创业教学机制

众所周知,只有搭建起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机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改革,才能为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当前基于教学体系而言,所开展的创业活动仅仅局限在就业指导和就业讲座过程中,没有与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有效的结合,在讲座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整合,知识内容过于分散,无法灵活高效地运用到人才培养机制中,最终导致创新创业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严重脱节。基于课程结构而言,大多数院校仅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对工作体系而言,高职院校中的就業创业指导部门、教务部、学工处等部门并没有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达成一致,很多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途径并不统一,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的策略及措施

(一)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层和管理者应当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加强创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一系列职业教学活动均是以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作为基础导向,不断培养并提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精神,使其能够满足基层一线的实际需求。创业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就业这一问题,还能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就业平台及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创业价值及社会价值。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创新创业及就业教学的深入指导,不断培养并提高当代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首先应当明确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要进行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市场情况进行精准把握和定位,同时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够对市场走向进行合理判断,组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承担风险,化解风险。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后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创业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优秀人才。具体而言,高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对学生及院校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重视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二级院校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职业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同时建立起健全的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搭建起强有力的师资团队,通过提高院校的综合条件和创业环境切实可行地开展创业活动。同时,专业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不断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基本结构及业务流程,积极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业指导能力。

(二)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不管是加强教学力度,还是提升教学质量,创业教育都必须以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作为基础和前提,运用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创业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当建设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具有市场管理、法律、财务等知识储备的综合型教师团队。(1)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派遣骨干教师参与到创业培训活动中,深入了解创业的具体流程及应当具备的技能技巧;(2)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学习企业的管理策略及方案;(3)积极开展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4)邀请社会中的骨干人才或是创业成功人士进入院校担任兼职教师。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机制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纳入教学目标任务中,并且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一年级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故而开展形式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的理论课程,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各个职业规划大赛中;而在二年级应当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开展一系列类似于企业管理、公关礼仪等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的创业沙龙、孵化基地等活动中;而三年级则注重学生综合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此时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创业大赛等活动中。

(四)搭建高效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建立起相应的创业实训基地,积极开设健身房、快递公司等企业,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而此时教师则通常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引导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其创业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开展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设计比赛等互动。同时,邀请创业成功的学长、学姐进入企业分享自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得失。

参考文献:

[1]齐海荣,司文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辅导员创业教育角色研究[J].文存阅刊,2017(21).

[2]冯磊,王运辉,张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創业教育研究:以保定学院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5):123-124.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