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2020-01-07巨夏楠朱一

艺术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

巨夏楠 朱一

摘要:如今世界飞速发展,导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世界资源成为人类的一大热门话题,节约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再生资源的运用是必然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去加工某方面的属性,产生对应的物品,这样可以使资源减少流失。而运用公共艺术具有的公共性及生态性,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体现。

关键词:生态发展;再生材料;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1 再生公共艺术产生的背景

1.1 公共艺术具有生态性

公共艺术是承载着城市发展变化的一种特殊的载体,而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是指人所生活的大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人类社会也依托于自然环境,所以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具有必然的联系,生态性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的属性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经历“人定胜天”的盲目发展后,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与自然。因此,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对城市生态的破坏进行反思,对生态保护也达成了协议[1]。而公共艺术的空间性决定了它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艺术工程,它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使其生态性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1.2 保护环境、绿色设计、注重生态活动的兴起

20世纪开始,人们逐渐不满城市化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而开展环保活动,而4月22日的“地球日”也因此出现[2]。中国经历快速发展的经济期后,意识到对环境的破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初,随着一部分人意识的觉醒,绿色设计的理念开始出现。美国设計理论学家Victor Papanek(维克多·帕帕奈克)的有限资源论也强调,设计应该思考有限的人类能源,并为维护地球的生态服务。此后,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态及绿色设计[3]。

在此背景下,具有可再生性和生态性的材料必将成为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与特征

2.1 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2.1.1 运用材质本身进行表现的形式

再生公共艺术多利用不同材质的特点来表现艺术作品,使艺术作品更具自然性,更具生态性,更直接地表达作者的生态理念。而用不同的再生材料去创造一个新的表现空间,可以让观者直接接收到其绿色理念,增强观者与作品的共鸣感。如巴西艺术家Henrique Oliveira(亨里克·奥利维拉)的废木艺术,他收集大量废弃木板以及木条作为创作材料,注重木料的材质以及它的形态特点。他挑选那些有强烈韧性,可以随意弯曲或有特殊曲线以及有所断裂或分裂的板材[4],运用它们来创造一个特殊的三维空间,仿佛空间入侵,使人沉浸在他创造的空间中。而这种材质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因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材料出现,它被随意丢弃。因此用此种材质来诠释和表达艺术,也是希望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反思现代生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冲破固有的牢笼,寻求更合理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模式。

2.1.2 运用分解和重构进行表现的形式

将材料分解成需要的形态进行重构,可使其更加贴近艺术家特有的设计,服务于艺术家的想法,更好地实现艺术家想象出的艺术空间或者艺术装置,更贴近艺术本身。对再生材料的分解与重构可以打破人们对其固有的观念,使艺术更加有设计感,更加有冲击感[5]。装置艺术家Heather Jansch(希瑟·扬)运用少量青铜器和可再生漂流木创造出不同形态的马,使其置身于密林中,让人分不清真假,与自然融为一体。她分解木材与青铜结合重构,使其更具力量和真实的质感。

2.2 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特征

2.2.1 自然元素的极致体现

因公共艺术的特殊性,它通常与自然环境结合紧密,而将再生材料运用到艺术创造中,使其与自然结合,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尤其是一些天然的再生材料,这些自然的元素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使其创造的空间更具生命性[6]。日本艺术家Nagaoto(岩崎永人)选用废弃的漂流木,拼贴组装成人体骨架造型,不仅没有丢失形态的准确感,更营造出了一种氛围。这些源于自然,带着自然气息的材料,通过艺术的形式散发出独一无二的气质。

2.2.2 未来感的特征体现

关于未来,有很多关于科技的表达,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下,这些因快速发展而被代替的再生材料将何去何从,而低碳生活,绿色设计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7]。因此再生公共艺术体现着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它对材料环保性和再生性的追求,符合现代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它独特的力量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对以往艺术审美的固有观念,同时也传播了低碳、环保、绿色的发展理念,更适应未来大众对生活、自然的艺术感悟与精神需求。

3 案例分析

印度昌迪加尔市的岩石公园,从当地出发,收集城市的建筑废料和废弃的木材、石块,对它们进行设计,变化出不同形态的物体,利用它们组成一个场景。到现在这个公园还在收集再生材料来创造新的生命[8]。它将材料材质的特性与所要创作的物体结合起来,再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使这一雕塑群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场所。

在泰国有一座用大约150万个废旧玻璃制品建造的寺庙,该所寺庙的僧人出于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收集玻璃瓶,随着数量的增多,他们便想到将其融入建筑,随着用瓶子建造的建筑增多,这所寺庙被称为“百万瓶寺”[9]。

随后僧人们收集到更多的瓶子建造寺内建筑,因瓶子的光泽度好,以及易清理,其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僧人们利用玻璃瓶的光泽度来组合成新的物体,并且还利用玻璃瓶本身的颜色来提升美观性。运用再生材料,不仅解决了寺庙的经济问题,还解决了当地垃圾堆砌的问题,并且可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而如此朴素的建造方式也更能体现佛的本心。

日本雕塑家Sayaka Kajita Ganz(梶田沙耶香)将被丢弃的塑料餐具、玩具等生活废料作为雕塑原料,将其塑造成具有生命力的物体,使其重新拥有了新的生态力量[10]。她的灵感大多数来源于动物与自然,她将生活塑料以及一些金属件,作为作品的原材料。这些废弃物经过她的艺术处理后,改变了自身的原有形态,它们因艺术创作获得了新的生命。

4 我国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优势和困难

4.1 运用优势

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域的文化习俗不同,所产生的材料也有所区别,更能使公共艺术作品差异化、多样化,并能从不同地域的再生公共艺术中看到不同的艺术材料差异及文化习俗差异。而且中国产生的“垃圾”数量巨大,再生材料储备丰富,不必担心其来源,所以我们更要将这些材料巧妙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绿色生活,而多所高校也开始注重此问题,开设相应课程,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开始培养创作人才。

4.2 实施困难

再生材料公共艺术在中国的运用存在一些困难,中国现阶段的再生材料,从运输到再利用或重塑的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直接购买材料更快捷,也更节省时间成本,因此在运用材料方面不会先考虑运用再生材料,并且缺乏对能源以及绿色设计的概念。而且中国现在公共艺术通常为政府的附属品,而政府对新材料的偏爱和利润的获取,阻碍了再生材料的运用。另外,大家对再生材料存在误解,认为回收材料即垃圾,认为此类艺术为“垃圾艺术”,如今利用此材料的艺术家还是少数。因此,我们应该多将再生材料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使人们更加重视绿色设计。

5 再生公共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公共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和地域性可以更好地体现再生材料的特性,并且使再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地区的文化和特色,而将其运用到公共艺术中,可以形成其特有的地域风格,并且可以更好地和观众产生互动以及共鸣。它能深刻地体现出城市建造的痕迹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6 结语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对环保观念的重视也引发了公共艺术领域对再生材料和再生资源的重视,再生公共艺术应运而生。再生公共艺术的研究运用,不仅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发展,而且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思路。它以独有的视觉感受,吸引大量艺术家去探索,而它的兴起也意味着人亲近自然、向往自由的本性复苏,给予了艺术家更大的表达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2] 林芳.探索再生材料的“再生”魅力[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6):49-52.

[3] 林強.再生材料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0:28-30.

[4] 杨琛.再生材料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3:22-24.

[5] 吴馨宇,田晓冬,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71-72.

[6] 杨濮源,祝炜.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元素——墙绘[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66-68.

[7]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8] 张澳,梁晶.生态视角下的时装展示空间设计[J].艺海,2020(09):127-128.

[9] 庄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浅谈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衰退与复兴[J].艺海,2020(07):134-135.

[10] 杨婧熙,丁山.基于自然体验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研究——以南京珍珠泉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92-93.

作者简介:巨夏楠(1999—),女,山西晋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朱一(197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城市景观、室内空间艺术、当代艺术。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工作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研究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如何解决公共艺术(美术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