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示媒介下的品牌互动性创新研究

2020-01-07苏长志杨杰

艺术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展示空间新媒介品牌传播

苏长志 杨杰

摘要:在这个品牌飞速发展的时期,设计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外在审美,设计师正在把品牌设计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之上。本文基于这一需求,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设计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设计关系,目的是通过设计终端与受众的互动方式来探寻品牌设计的互动方法与内涵,带动品牌的知名度与销量。

关键词:互动性;展示空间;品牌传播;新媒介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品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拉动消费,而通过运用各种展示媒介以及互动性设计,则可以进一步更好地拉动消费。本文通过对各种展示媒介对于品牌的影响的探究,探索如何提升品牌设计以及宣传推广时的效率。

1 展示媒介的分类及发展

1.1 展示媒介分类

展示媒介是在一个展示空间中用以扩大信息传达范围的工具,展示空间则是一个以空间为媒介的信息交互场所。观众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在接收信息,展示空间中的媒介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展示信息传播过程中承载信息的载体[1]。

1.1.1 物质媒介

在传统的展示空间中,展品的展示方法往往是以物质媒介作为主要的展示形式,物质媒介一般泛指真实的可触摸的实体中介,如展台、展板、展架、展品等,这种真实的、可触摸的媒介作为空间展示媒介中传达信息的基本载体,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上到远古时期先人们绘在山洞中的壁画,下至现代空间的展示陈列,无一不是传达信息的手段[2]。

1.1.2 非物质媒介

非物质媒介是指除物质媒介以外的其他媒介,与有具体形体的物质媒介之间是对立关系,非物质媒介包括演出、舞美以及物质媒介创造出来的信息影像、灯光、声音等,还包括新媒体媒介。数字媒介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展示传播信息的一种新方式,数字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大大缩小了对于展示空间的要求,给予了展示的空间叙述以巨大的释放,使得人们可以重新认识展示的手段和方式,使其在空间叙事、形式美感、信息传播甚至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转变[3]。与此同时,数字媒介还扩充了展示空间的传播信息量,观众从信息的接收者變成了参与者和创造者,从展示空间中单一地接受产品信息到可以在与各种新媒介的交互过程之间产生互动体验,使观众的意识发生了转化,至此产生了全新的影像和思维[4]。

1.2 展示媒介的发展

品牌的展示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由物质的展示手段向数字展示方向发展。一切的物质展示媒介都可以用非物质的展示媒介来替代,如大体量的展示媒介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替代,这种由高科技物质媒介创造出来的新的展示方式也是今后空间展示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5]。

2 展示空间媒介下的品牌互动性设计

作为设计终端的产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展示途径:线下展示时,展品作为空间展示媒介的主体,承担着与受众交流的重任;线上展示时,产品往往会配合新媒体技术来吸引消费者的视线,以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因此,不同的展示模式导致了传播手段的差异[6]。

2.1 品牌包装的互动性设计

包装在传统的广告传播中担负着传递品牌信息的重要使命,能够推动品牌形象的传播和发展,起到树立品牌调性的作用[7]。好的包装承载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即“产品是我们送给您的礼物,包装是我们的诚意”。当消费者看到包装时,首先会被外表吸引,接着在使用和互动时,一系列的小惊喜能够让消费者感到内心愉悦[8]。

2.2 品牌衍生品设计

品牌衍生品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品牌作为根基,进行的丰富设计。一个好的衍生品能够为自己的品牌做宣传,增强品牌的影响力[9]。作为展示的一种方法,衍生品可以丰富品牌色彩,相较于国外,国内的品牌衍生品设计还处于发展阶段,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开始,大部分的品牌都乐于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I(知识产权),故宫文创的发行使品牌衍生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文创产品作为品牌的衍生,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强品牌黏性,吸引新用户。打造一个成功的网红产品不仅需要产品契合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要深化品牌价值,进行自我革新,不断创新是品牌保持活力的必由之路[10]。

3 新媒体媒介下的品牌互动性设计

品牌的展示方法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在以单项传播为展示手段的“热媒介”时代,展示和传播的手段比较单一,常常以文字、口传、印刷等方式为主。到了如今的“冷媒介”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展示方法与展示手段单一的“热媒介”不同,“冷媒介”以双向或多向传播为主导,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由性与互动性,而新媒体媒介则是“冷媒介”的代表[11]。

3.1 新媒体媒介的互动方式

对于新媒体媒介来说,我们往往会忽视日新月异的传播渠道对品牌设计造成的多元影响,而只局限于产品表面。随着4G发展的成熟和5G的出现,移动互联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手机从此实现了智能,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打通了传统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通道,使得两者之间重新整合,这对于通过广告互动的方式推动品牌传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品牌传播方式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品牌可以无目的地投放广告,品牌传播的内容和渠道是整个品牌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在进行传播之前,要预先对所要传播的内容和渠道以及传播方式进行分析[13]。以近几年大火的网易云音乐为例,在品牌传播之前,其自身定位非常准确,首先打造了有自身辨识度的品牌标志、标识语、广告文案等传播内容;其次通过线上线下投放广告的方式拉近了品牌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接着通过把用户的高赞评论打印下来进行了线下传播,给用户带去惊喜;最后由用户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把线下活动分享到线上,进行二次传播,把共鸣转化成流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2 新媒体媒介的品牌展示方式

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有限的产品品牌推广,能够使得品牌被更多的消费者认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想要使品牌突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外,少不了要通过新媒体媒介进行宣传推广。2017年以来,随着短视频媒体行业的发展,近两年又出现了直播带货的推广方式,且在国家的推动下,2020年从事直播带货的主播有了新的名称——网络销售员。在全民带货的趋势之下,品牌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4 展示媒介互动性视角下品牌传播创新方法

4.1 强化品牌传播中情感性表达

情感化设计是目前品牌设计的目标,这不仅是一种设计追求,也是对消费者情感规律的研究,可以在设计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消费者的某种情感。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能够保证满足基本功能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在情感上的诉求[8]。善于对产品进行有效情感化设计的设计师,与其说是一名设计师,不如说是一名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者,他可以精准把控消费者的心理,并将其转变为最真实的消费者心理。从传统包装的无情感到现代包装对情感、心理、美感的应用的转变就是情感化品牌设计最真实的表现。

4.1.1 从消费者心理认知品牌传播的情感性

保护产品、便于储藏和运输是包装的基本属性,然而从根本性要求上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们对于包装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需求能让消费者在接触包装之后自发产生一种共情心理,这种心理可以把产品的重點从物转移到人身上,而这一转移的过程既属于美学的范畴,又能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4.1.2 包装设计上增强品牌传播的情感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转向填补精神上的空虚[14]。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是需求的最高层次,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一致导致他们对商品的需求不同,因此产品包装除了要抓住主要功能进行情感化设计,还应该使产品蕴含多维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消费者并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在产生购买行为时,必然伴随着某种购买目的,所以我们必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抓住其消费心理[15]。

4.2 延展品牌传播中的科技性表达

市面上的大部分品牌都意识到了个性化包装在突出本品牌特点上的重要性,然而,放眼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仅仅凭借包装已经很难让产品脱颖而出,那么这时候就可以尝试运用新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新技术的产生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的消费需求是技术革新的重要动力[16]。

腾讯公司作为一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旗下的腾讯QQ与百事公司合作,打造了一款只需要上传识别图、展示视频即可创建AR(增强现实)任务的程序。消费者只要购买百事指定款联名产品,打开QQ手机版“扫一扫”进入“QQ-AR”扫描识别图,就会跳出专属的产品动画,十分有趣。这种将虚拟的动画融入现实产品之中的方式,就是高科技技术为消费者带来的更加有趣味、虚拟与现实叠加的购物互动体验[17]。

同样,高科技的运用也给产品带来了无限延伸的可能。在传统的食品包装中,商品的信息完全写在了产品的外壳之上,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商品包装上有太多不必要的文字信息,而造成不易阅读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将产品的信息隐藏在AR的虚拟场景中,消费者只要用手机对着产品标签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直观的产品信息,同时消费者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产品信息进行筛选查看。整个过程全部都是以消费者为主体进行的,拒绝强制性的信息输入,让人们有选择的权利。这时如果想增强产品的趣味性,还可以对AR的虚拟场景进行设计,比如把产品配料的实物图放在消费者的眼前,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近距离接触产品原材料的亲近感,从而对品牌产生好感。

5 结语

从“热媒介”到“冷媒介”、从单一到多元,媒介作为品牌的传播途径不断的跟随时代在发展。企业要发展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就要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传播设计,使用好展示媒介。与时俱进、与科技同行是产品在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必经之路,对于设计师来说,则要拥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支撑自己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常晶晶.品牌包装设计中的互动体验实践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79-80.

[2] 于健.从媒介发展看展示空间信息传播方式[J].设计,2015(03):62-63.

[3] 孙妍.新媒体时代下新生彩妆品牌互动推广设计研究——以“呐!筱熊”彩妆品牌为例[J].艺术科技,2019(05):232.

[4] 王紫璇.网易云音乐品牌传播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8:3-4.

[5] 蒋蕾,韩飞翔.探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形象的传播——以手机媒体互动广告设计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09):111-112.

[6] 屈颖.新媒体时代的服装品牌推广与互动模型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7:2-3.

[7] 孟德华,周杨静.“国潮”品牌设计中传统纹样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61-62+65.

[8] 沈童,孙琦.重塑极简主义——以包装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6):55-56.

[9] 曾惠莹,李有生.衍生品设计对品牌与用户的黏度影响分析[J].品牌研究,2020(01):132-133.

[10] 尤晶晶.扬州“乾隆下江南”主题视角下的大运河文化创意与衍生设计初探[J].大众文艺,2019(21):97-98.

[11] 汪静,杨杰.旅游目的地产品包装创新设计的“点”“线”“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74-76.

[12] 张海怡,蒋晖.从《上元灯彩图》中分析上元民俗及灯饰[J].美术教育研究,2020(4):43-44.

[13] 邵钰滢,何佳.基于银杏元素的南林校礼设计创新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4):73-75.

[14] 胡玥.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学科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0(8):51-52.

[15] 李丰旭,祝遵凌.社会学视角下的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2-23.

[16] 夏爱爱,汪瑞霞.“象思维”:一种“取象比类”的设计思维范式[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8-59.

[17] 吴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作者简介:苏长志(1997—),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与传播。

杨杰(1973—),男,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设计与传播。

猜你喜欢

展示空间新媒介品牌传播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