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思想渗透下的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提高例谈

2020-01-07齐景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分析能力数学思想

齐景东

【摘要】提高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需要一定的抓手,而这个“抓手”之一,就是恰到好处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渗透变换思想,善于寻找突破点;渗透数形思想,善于发现关键点;渗透整体思想,善于巧破重难点.如几何思想、模型思想、转化思想等,它们都可锻造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关键在于,数学教师如何巧用数学思想,如何把方法和能力的提高当作重中之重,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不仅收获知识,而且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想;分析能力;变换思想;整体思想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之路不再是单轨道,而是知识收获、能力提高和素养提升的多轨道.千万别认为背几个法则、公式和性质,就能学好数学;也千万别认为,做了大量数学卷子,在书山题海中浸泡了很长时间,就学通了数学.或许,会做几道题、会背几个法则和公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这期间小学生思维的锻造、数学分析能力的提高、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提高小学生数学分析能力需要一定的抓手和凭借,而这个“抓手”之一,就是恰到好处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好的数学学习其实就是数学方法的学习.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掌握了方法,犹如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掌握了方法,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掌握了方法,攀登知识高峰就有了凭借.比如对应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集合、函数、极限、化归、符号化等.一旦掌握这些思想方法的精髓,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灵活解决.如何把这些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不仅会做几道题,而且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个例中总结出普遍的、共性的规律或方法,应该成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提升学生高阶思维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

一、渗透变换思想,善于寻找突破点

实践证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呈正比关系:数学思想渗透得越深入,学生的分析能力越强,数学学习成绩越好.因为思想方法不是针对一两道数学题的,而是普遍的、共性的、广泛的,可以渗透到所有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细微处,正所谓“一枝摇百枝动”.就小学数学而言,很多数学题的解答都离不开变换思想(即由此问题转换为彼问题,由此图形转换为彼图形).如果教师引领学生善用变换思想,使之化静为动,由陌生变为熟悉,由晦涩变为清晰,由复杂变为简单,那么学生可能轻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进而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变换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朝着陌生、复杂的方向变,而是朝着已知、熟悉的方向变.通过变换,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豁然开阔,随之,由此问题到彼问题的迁移、比较和联系中,数学问题便得以解决.

例如,求多边形的面积就可以通过图形变换(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变换,一个三角形引出两个三角形等)进行推导(通过辅助线切割成多个三角形).如果学生会求三角形的面积,那么把两个或者更多个个体进行叠加就可得出整体.

同样,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也是如此(转换为三角形和长方形).关键就在于学生能否看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能否快速理清各个因子之间的包含、重叠、隶属、交叉等关系,是否快速地把未知和已知联系起来,进而找到其中的交叉点、联系点和整合点.

“百分数”的学习中,也是把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或者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中发现“百分数的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善于从“此”推导出“彼”,善于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结论出发,再推导过程,通过正反过程或一个互逆过程真正体会变换思想的精髓.

变换包括数的变换和图形的变换,实际上是把新学的内容变换为已经学过的内容,由此,学生会学得轻松高效,学得亲切自然.由未知到已知,再由已知推导出未知,必将开阔学生的思维.这样为学生思维设置梯度的做法,同时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有效做法.很多数学知识并非单一存在的,式与数、分数与百分数、三角形与四边形、圆与圆柱、点与线等都存在着联系,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都在一个更大的体系或范围内有共性,都可以通过变换(或者组合、分割)体现数学的更多真相与神奇.

二、渗透数形思想,善于发现关键点

一些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在学生苦思冥想做不出数学题时,常常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辅助图形或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其实就是“数形思想”.“数”离不开“形”的直观呈现,“形”离不开“数”的必要表达,两者之间彼此对应,互相印證,互相弥补.因为数形结合、思维导图的高效应用,学生的分析力、思维力和解决力同步提高,数学素养、核心素养和整体素养也会同步提高.

学习“数”时,不妨多多利用点子图,还可以利用数轴、表格;方向、旋转、对称知识的学习中,更需要数形结合,需要彼此之间的对应,需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点”“线”如何配合,已知和未知之间如何对应,数和形如何巧妙对应,需要师生高度的警觉和敏感.

学习“分数”时,教师不妨多多利用“圆”及“切割了多份的圆”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然也可以利用气泡图、树状图、柱形图等,只要能形象地量化题型中的数量关系,教师都可以创新“图”、利用“图”、修改“图”,进而圆满、顺畅地解决问题.

学习“方程”时,教师通过线段图辨清那些或重叠、或复杂、或纠缠的数量关系,之后,正确列式、快速解题、检查印证.其中,起点、终点或中间的节点上都用数字表示.

如何让“数形结合”变得更有效?一是切实把握“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即找到真正的结合点和关键点,杜绝漫无目的乱扯;二是在“以数化形”和“以形化数”的转换方面下功夫,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三是结合生活实际或多媒体技术进行“形”“数”互变,力争达到“更清晰、更高效、更简洁”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将那些内隐的规律、那些复杂的关系、那些杂乱的因子,透过思维导图渐渐清晰起来,学生必将学得更加轻松、高效.看“形”思“数”也罢,见“数”想“形”也罢,以“数”化“形”也罢,以“形”变“数”也罢,其考量着师生,也彰显着成功打造理想数学课堂.

三、渗透整体思想,善于巧破重难点

“整体把握的能力越强,数学分析能力也就越强.”“整体”意味着举一反三,意味着融会贯通,意味着由此及彼;“整体”还意味着更广层面上的知识梳理和更深层面上的由此及彼.当学生能够把更多知识点收拢在一起进行整体考虑时,知識点之间的内隐规律渐渐显现出来,此时,列式也罢,解题也罢,印证也罢,都显得轻松而高效.学生一旦善于从整体出发去解决问题,思维便有了广度、有了深度、有了宽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整体建构者,引领学生时不时地从整体入手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学习“年月日”时,“四年一闰”就是一个“重难点”,有时的确是“四年一闰”,但百年又不“闰”,四百年又“闰”.学生觉得变化太多,稀里糊涂,难以形成一个简单而普遍的规律.此时此刻,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在时间的长河中整体思考,既要从至少十二年的二月份的月历表进行观察,又要从地球绕太阳旋转所需时间的科学知识入手,从一个更大、更整体的视野去观察、去理解、去印证.这样的一种思路就是“拉近又推远”:考查每一年的二月份就是“拉近”,考查太阳系中的一些运行规律就是“拉远”.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这就是整体思想,就是一种哲学眼光.

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理解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并非每转一圈就一定是365天,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日积月累就变成每4年少了大概一天的时间……这里的“大概”可能就是很少的时间,但过了400年,就积累到一个相对较大的数字……从4年到400年,这段时间能够发现更多数学的真相和奥妙,而这便是一种整体思想.

实践证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置于一个更大时空内时,学生便有了整体把握的可能,所谓“四年一闰”的真相呼之欲出.当然,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也随之提高——连古接今、左右沟通、前后贯通,诸多所谓的重难点不再那么深奥,所谓的知识天堑不再那么难以逾越.这一切给我们一个启示:“从整体入手,一切或可迎刃而解;”从大局着眼,“拦路虎”可能会自行消失;从全局考虑,问题解决的彼岸已经在望.更多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都需要整体思想,需要综合的、全面的、长远的考虑问题的视角.这样的整体视角不可或缺,运用得当,必将惠及课堂、惠及学生,甚至惠及教师和家长,以及更多与此相关的一大群人.

当然,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分析能力,不仅需要几何思想、模型思想、转化思想等的合理渗透,还需要锻造其思维、提高其能力、提升其素养.关键就在于,数学教师如何巧用数学思想,如何把提高方法和能力当作重中之重,如何引领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灵活运用.当然,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那其以后的学习也会变得轻松、高效和快乐.但愿,小学数学学习的历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也是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掌握、思想的领悟,更是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青.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J].小学数学,2019(3):55.

[2]樊高.小学数学:整体把握不可或缺[J].文理导航,2018(5):29.

[3]刘吉荣.精彩,源自于整体把握[J].素质教育,2015(6):42.

[4]吴方圆.打造生机盎然的小学数学理想课堂[J].文理导航,2019(8):33.

猜你喜欢

分析能力数学思想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电子白板让初中历史课堂更精彩
浅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再识“千变魔女”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车工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