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算理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2020-01-07符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符辰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对算理的学习非常重视,而情境教学在算理教学中颇具意义.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摩,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对情境教学在算理学习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指出小学数学算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立足课标、创设学生需要的真实情境、在情境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关注高阶认知培养、将情境教学应用在单元学习中和通过持续性评价引领情境教学的展开,对如何促进情境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算理学习

情境教学是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运算教学中,情境教学对学生算理的学习也是颇有效果.有些教师认为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等诸多益处.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教学,只知道为学生提供情境,却忽视了情境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算理教学中进行真正有效的情境教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知识学习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知识共鸣和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非常有意义,核心素养与知识的具体情境密切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要以问题情境为突破口设计教学活动,要围绕核心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从而理解小学数学核心内容并培养关键能力.

一、在小学数学算理学习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情境教学颇具意义.孙晓天教授把运算能力概括为“理解算理、发现算法”.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来理解算理,最后发现总结算法.算法已经不再是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关注的唯一重点,算理的深入理解已成为教学的主要关注点.算理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而情境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运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围绕算理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情境教学理解算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高阶认知的过程.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新.我们传统教学对于高阶认知的培养关注非常少,而新课标和深度学习所倡导的小学数学教育需要给予高阶认知足够的关注和培养.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高阶认知.因为高阶认知是未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要素.在情境教学中,理解算理是培養学生高阶认知的途径之一.在具体情境中,算理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分析、评估、发现、总结的完整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运算学习中,情境教学需要关注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认知.

二、在小学数学算理学习中进行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只是披上了一件“情境”的外衣,而没有体现出情境教学的真实内涵.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算理的情境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没有体现出情境辅助理解的意义

为了“情境教学”而进行情境教学是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出现重视算法掌握,忽视算理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算法,却没有真正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深入的探究活动来理解算理.学生在迷迷糊糊中接受算法的灌输,最终套用算法进行计算,并没有理解算理,这样算理的情境教学就是失败的.情境的给予是为了辅助学生理解算理,能够更好地和实际相关联.如果只是单纯把情境当作一个外壳,套上去了就不管它,该怎么灌输还怎么灌输,那就丧失情境教学的意义了.

(二)没有给予学生在情境中充分思考的时间

在算理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在情境中理解算理,最终发现算法.有的教师固执地认为一节完整的课必须要有导入、探究、总结、练习这些全部环节,为了保证所有教学环节“顺利”完成,教师有时等不及学生充分思考就直接给出结论.这样看似“顺利”“完整”的课堂其实是无效的教学,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收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算理的情境教学,教师要做到不慌不忙,要一步步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算理,最终自己发现算法.

(三)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在算理学习的情境教学中,有些问题情境不能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甚至有的学生都不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情境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没有准确地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做好学情调研.同时,对核心内容,教师也没能准确把握,从而导致没有创设出适合学生情况、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在这样定位不准确的情境中,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因而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

(四)没有关注学生高阶认知的培养

在算理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对高阶认知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情境的讨论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经过讨论给出自己的方法后,教师并没有对不同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比较,而是引导学生回答哪个方法更好,之后便要求学生按照这种方法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剥夺了培养学生高阶认知的机会,过于有倾向性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在认知水平上的提升功亏一篑.

(五)没有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在教学观摩中发现,很多教师使用的情境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重视情感体验.教师只是简单地把书上的例题配上图就认为是创设了情境,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能融进去思考的情境,更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这样,就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没有持续有效的评价

在算理学习的情境教学中,知识内容常常是层层递进的,在教学中也有一个环环相扣、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后面的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对前面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若想保证学习效果,持续的、系统的、有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课堂中都缺乏这样的持续的、有效的课堂评价,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活动,却不关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前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前面的知识还没有理解,紧接着就进入下一个问题情境,学生一头雾水,自然就没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对算理的理解也就无法实现.

三、在小学数学算理学习中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的思考

(一)立足课标、教材,合理创设情境

课标和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基础,教师需要在深入理解数学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梳理运算教学的知识点,确定好算理学习的目标,合理选择、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逐层、进阶式地理解、掌握、应用相关的知识.

(二)创设学生需要的真实情境

情境的创设是一门艺术,好的情境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这需要教师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多思考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经过精心设计的真实情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国庆阅兵方阵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学生在电视上能够看到,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和问题解决中理解乘法的算理.同时,国庆阅兵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假真实”情境,也就是实际生活中并不会出现的情境.总之,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时刻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创设出学生需要的真实情境.

(三)在情境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

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有效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找到学生的认知点,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主动想解决问题,从而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有不同水平的理解,基于这样的差异,可以引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这些讨论的过程,可以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创设“学生有效参与的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关注与核心知识内容的密切关系,在运算教学中,关注算理理解这样的核心知识,在核心知识的内容设计上能够保证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关注高阶认知培养

对学生高阶认知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高阶认知发展.很多教师反映,不知道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尤其是在运算教学中,更是觉得无从下手.其实,算理学习中的情境教学是非常适合培养学生高阶认知的.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理解算理.比如,教师可以在情境中让学生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进行计算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来评估哪种方法最简便、有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新,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比较、分析、评估、创新的过程,就是对学生高阶认知的最佳培养时机.

(五)将情境教学应用在单元学习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不仅要获得基础知识,也要获得能力的增长、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这样的教育教学要求,單元学习以其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运算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系列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个个相似的情境中展开,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情境中理解算理.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很容易联想到之前的学习经验,唤醒学生的学习记忆,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加顺畅,环环相扣,实现有效迁移.比如在运算单元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以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教学,解决购物情境中的不同运算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入理解算理,体会算理对运算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

(六)通过持续性评价引领情境教学的展开

马云鹏教授指出,深度学习中要采用持续性评价.同样,在算理的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想使教学更加有效,也要使用持续性评价.在算理的学习中,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前面的环节掌握了,才能保证之后环节的学习.而持续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反馈,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教师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检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等.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尤其是算理学习非常有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各阶段认知水平思考如何将情境教学应用在运算的实际教学中.在情境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逐步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对高阶认知的培养,及时调整、适度提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加深对算理的认识和理解,体验算理在进行运算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军.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才智,2020(15):164.

[2]薛姣. 基于情境教学理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