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购物式教学在九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01-07赵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

赵辉

【摘要】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较深,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讲解时会适当地引入生活案例,以此来提升数学的实用性.超市购物式数学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但是,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思考问题层面过于简单的问题,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流程引入学习中.为了解决这一数学教学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超市购物类型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从生活中的超市购物过程入手,提出促进初中数学类型題解答和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超市购物式;九年级教学;数学课堂

随着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会结合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市场需求的优质人才.超市购物式数学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生活数学案例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还能有效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困难的问题,实用性和有效性较强.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购物式数学案例的引入量不足,对相关例题的理解力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现阶段购物式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实例引入量不足

在九年级数学教学课程的内容中,超市购物式教学方案一直是教师解答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虽然,该教学方案极其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仍然不能将生活实践操作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入答题过程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没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独立学习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加重超市购物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时,还需要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构建独立、高效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教学方式局限化

目前,九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以数学教师分析讲解为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获取渠道过于局限化.由于数学教师与学生生活环境、年龄等客观条件存在差异,教师在分析讲解相关数学知识并引入生活实例时,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对该类生活实例的熟悉度.这不仅无法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还会增加不必要的学习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九年级生活实例教学活动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信息接受范围,并借助多媒体设备、生活实物等完善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提升九年级数学课堂质量.

二、提升购物式教学对初中数学影响力的措施

(一)结合实际购物流程,加强生活场景的引入

超市购物式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将生活中的超市购物流程引入类型题目当中,让学生借助实际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将生活实践引入解题过程中,因此,教师在分析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完整的超市购物流程图,并为学生详细讲解每个过程能够运用到哪些数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超市购物过程中的数学重难点.例如,在学习“概率初步”中的“用列举法求概率”时,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列出完整的超市购物流程图,并让学生按照此流程完成简单的预习工作,再让学生结合本章教学重点知识,分析此次购物教学过程中的详细计算方式.在超市购物式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产品组合先后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自己在超市购物的流程,通过列举法列举出详细的组合方式,并求出最合适的购买方案.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购物经验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突出教学重点问题,总结购物式数学模型

大部分学生在结合超市购物流程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很难抓住相关知识的重点问题,并且对该流程的使用也并不熟练,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列举出知识点中的重点问题,再思考相关推理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相关数学学习模型,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模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总结做出相应的汇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数学教师就可以结合超市购物过程中的部分生活实例来分析相交、相切、相离等位置关系,在分析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以超市中的货架为例,以周围圆形货架为标志,以学生为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分析自己与货架的位置关系,并推理判断出不同位置关系的影响和各类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两个组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查阅资料和同类型的知识等推理出恰当的位置关系.在学生完成以上几点学习工作后,教师就可以详细地讲解这两个组合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列举出详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对照参考.此外,数学教师还应该对超市购物案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不同学习内容联想不同的生活实例,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重心,并引导学生结合学习重心发散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根据不同教学重心引用不同的超市购物实例,从而提升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满足学习数学知识的需求.

(三)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课后实践复习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采用超市购物式数学教学就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出合适的学习空间.数学教师在引入超市购物式数学教学后,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转变教学课堂,让学生通过实际超市购物活动来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这种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数学原理,降低九年级数学的知识难度.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该结合各章节重点和学生的实际购物式学习情况,安排难度适中的数学练习题目,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课后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先将一次函数等函数图像列举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他函数图像与二次函数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以往画函数图像的方式进行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通过描点画图法等绘制出完整的函数图像,并结合课本中的详细画图步骤对自己的图像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程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恰当的指导.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为学生布置数量合适的复习作业,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内仔细观察超市和实际生活中对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的运用实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详细分析该知识对生活的影响.比如,超市中部分促销产品的摆放形状与二次函数图像相似.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样摆放的好处和问题,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超市购买需求和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为了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不同结论进行汇总分析,并在课堂中分享不同学生的结论和思考方向,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思考思路,提升数学课堂质量.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购物式教学案例展示形式

目前,九年级数学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将相关数学资料及时展示出来.数学教师在开展超市购物式实例教学时无法及时引入相关案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直观地了解相对应的生活实例,这对于数学基础薄弱和学习速度慢的学生而言会增加数学学习难度.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展多项数学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对应的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器材开展超市购物式数学教学活动时,还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形式的超市购物式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展示等形式直观地了解到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投影与三视图的相关概念、图形构成等.整体来看,这一章节的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完成相关练习题时需要通过分析题目主干并绘制平面图形来获取有效答案.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降低该章节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图形概念,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多媒体设备,通过Flash动画等绘图工具和动画演示工具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图形的三视图,以及不同角度投影的图形形状.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该章节的教学重点引入合适的生活案例,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分析相对应的生活实例,从而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角度观察到的超市货架形状,指定特定的观察方向和观察角度,并要求学生通过绘图等方式对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记忆.为了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角度中图形的形状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视图特点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从而获取有效的答案.此外,学生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所观察的货架图形进行绘制、合并,通过动画演示来了解不同图形合并、拆分后的形状特点,从而增强对抽象图形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针对超市购物特点,开展专项数学知识教学课程

九年级数学知识与小学阶段以及七年级、八年级的数学知识存在较强的关联度,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此类学生在学习九年级数学知识时无法依靠数学基础对相关题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判断.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九年级数学知识的数学架构和超市购物的特点,开展专项数学知识课堂,通过分析专项案例和专项知识来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串联度.学生在此类专项数学课堂中还能够有效地复习巩固相对应的数学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等与圆有关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该章节时就可以将学生小学阶段和七年级、八年级阶段学习的与圆有关的知识进行汇总,并用思维导图等方法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同时,在开展与圆有关的专项课堂时,教师还可以将超市购物案例与相对应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生活实例,从而有效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师在讲解弧、优弧、劣弧的相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入不同时期超市购物结算队伍形态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相关数学概念.

三、结束语

为了提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增强数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对数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并按照最新的社会人才需要创新教学方案,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尽可能地从生活实例中分析总结实用信息,从而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参考文献】

[1]樊晓嵘.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超市型”教学模式探讨[J]. 林区教学, 2017(5):70-71.

[2]邓小荣. “超市型”数学教学新模式的特点与步骤[J]. 广西教育, 2017(14):47-48,54.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