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感觉统合理论的特殊儿童康复景观设计研究

2020-01-07吴曼

艺术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

吴曼

摘要:康复景观已被证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促进疾病的恢复,但是,结合医学理论针对特殊人群特殊病症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目前还很缺乏。本文分析感觉统合理论和康复景观辅助治疗特殊儿童疾病的共通性,探讨感觉理论在康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总结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景观设计。

关键词:康复景观设计;感觉统合理论;特殊儿童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2

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康复景观已被证明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促进疾病的恢复,但结合医学理论针对特殊人群特殊病症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目前还很缺乏。20世纪70年代,以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凯戈尔(Robert Koegel)为代表的研究促进了“自然疗愈”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长足发展,其强调对自闭症患儿的治疗应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1]。事实上,除了自闭症儿童外,很多特殊兒童都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感觉统合训练是目前对这些特殊儿童进行辅助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文试图分析感觉统合理论和康复景观辅助治疗特殊儿童疾病的共通性以及感觉统合理论在康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期总结针对特殊儿童的康复景观设计。

1 特殊儿童

从广义上讲,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是指在各个方面与健康儿童有显著差别的儿童。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智力、情感、身体、感觉器官、语言或行为等各个方面,包括发育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发育较快的儿童和轻微犯罪的儿童。在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中,它分为智力低下、天才、身体和感官缺陷(视觉和听觉障碍),身体残疾和其他健康损害,行为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从狭义上讲,它是指残疾儿童,即在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它包括精神、听力、视觉和肢体上的残疾,多发性残疾,言语、情绪和行为障碍,自闭症及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不同国家规定的特定类别的数量和名称不同,例如,美国有11个类别的残疾儿童,日本有8个类别[2]。在这些特殊儿童中,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儿童是可以通过药物和一些辅助治疗手段来治疗帮助和改善疾病的,身体和感官缺陷的特殊儿童则不在本文研究范围。

目前,神经精神类疾病儿童(如自闭症、多动症、脑瘫儿童等)的治疗方法除了针对各自病症的药物治疗以外,还有一些共通的辅助治疗方法。这些病症的患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这几类疾病常用的一种行为干预手段。

2 感觉统合理论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 J.)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通常我们认为,感觉就是指视、听、嗅、味这几种,但普通人有所不知,人类生存中所需要的最重要并且是最基本的感觉其实是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分布于人类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对外界的疼痛、压力、震动、温度和湿度的感知称为触觉。通过在内耳和耳石(碳酸钙结晶体)中使用三对半规管来检测重力,控制头部在运动中的位置,并且保持身体的平衡,这种感觉叫作前庭平衡觉。而本体觉(又称深感觉)是人类身体内部的肌肉和关节的感觉,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让我们了解四肢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简而言之,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及相互学习的过程,各种神经系统传递的不同感觉被组织并整合到脑干中,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可以整体工作,使个人可以与环境顺利接触并感到满足。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者,占10%~30%[3]。

以感觉统合理论为基础的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指根据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其对感官刺激作出适当反应的训练。这项训练提供包括刺激触觉、前庭觉(重力和运动)、本体觉(肌肉和感觉)的各种全身运动。这些训练并不是为了提升运动技能,而是为了改善“脑功能的神经功能”,也就是大脑处理感觉信息和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是视、听、嗅、味、触加上地心引力跟身体的平衡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4]。目前主要的训练方法有:触觉训练:主要通过增强皮肤、大小肌肉和关节神经感应,识别感觉水平,达到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的目的。固有平衡训练:协调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引力的感觉,增强中耳的平衡系统,协调全身神经功能,为大脑发展奠定基础。前庭平衡训练:通过平衡神经系统的自动响应功能、调整前庭信息,促进前庭平衡、健全语言组织神经及视听能力的完整性。本体感训练:加强触觉、大小肌肉和内在平衡双边协调,使身体更加灵活,并改善左右脑的平衡发展。训练手段主要是在室内通过一些特定的器械来完成(图1)。

3 康复景观

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和快乐的心情。与缺乏自然的城市景观相比,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积极的心理效应能够促进人们身心的恢复。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美丽的风景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现代城市环境中,景观作为“第二自然”,也就成为一种新的纾解心理负面情绪、减轻工作生活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的方式。景观也从给人们提供生活使用和美学欣赏的功能,发展到被赋予更多的改善提升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功能[5]。

康复景观是通过能够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景观环境元素所创建的环境,让这些环境元素和使用者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从而让使用者放松身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患生理上的痛苦,改善身体机能,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的恢复。康复景观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由此可见,人类依靠大脑感知环境,这种对环境的感知是通过视、听、嗅、味、触觉加上地心引力跟身体的平衡来完成的,环境的积极和消极的信息通过各种感官传输给大脑,大脑接收这些信息后会分泌神经化学物质,这些神经化学物质会影响免疫系统,从而促进或抑制身体康复。这种大脑对景观的感知方式以及景观对大脑的刺激和影响方式与感觉统合训练的原理有很多共通之处。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
数学计数器在特殊学校数学教学中的使用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