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0-01-07赵丽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实践小学数学

赵丽娜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和重要学科,自然是教育改革当中的重点,其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的变革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把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这一目标的达成,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进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引导方案,把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国教师从中受到了强烈而又深刻的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案,以便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来说,教师把关注点放在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指导上,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在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策略,完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质.为了打造科学、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需要以新课改目标为根本导向,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策略和完善数学综合能力为改进方向,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彻底变革.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和生活关联密切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当中,解决问题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而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正确的策略、思路和技巧,需要多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考虑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比较有限,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高有低,要想让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难题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策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思考,提高随机应变的学习能力,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可以迅速进行思维变通,保证解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确保思维清晰,头脑灵活.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学生也会因此受益,保证解题效果.二是增进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通常会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会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而是学会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思考问题,并在对比当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变得更加频繁,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建立彼此之间良好关系的同时,可以在共同讨论中进一步夯实解题技巧,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现状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而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面向小学生实施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认清便利条件,又要明确学生在实际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把握教学现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调整教学创造良好条件.第一,教学内容和學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在过去的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当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这导致学生因为思维受限和认知层次低,不能够顺利理解知识内容,也无法发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使学生处在被动地位,不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即使教师教授了大量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也会因为无法理解而影响知识方法的运用.第二,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是自己把握主动权,而不是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虽然采用了师生互动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互动交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不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也让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依赖心理,不能够享受到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的乐趣.第三,忽视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巩固训练.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熟练运用,不在特定的解题当中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那么最终会让教学流于形式,影响学生的解题效果.教师需要做的是合理设置练习题,让学生对解题策略进行恰当利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归纳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并在之后的解题策略训练中获得理想效果.第四,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让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活动以更加新颖、独特和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反之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活力,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阻,造成教学过程程式化.尤其是在现代化教学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教师不能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那么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阻碍.教师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从用好科学化的教学策略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着手,从而顺利改变现状,打破学生的发展限制.第五,学生欠缺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来说,以往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不能够大胆提出来,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路和观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提问和解答的积极性,以便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当中,要想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和解题策略,并将掌握以及利用解题策略作为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数学学习以及解决诸多数学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基于数学视角分析和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让数学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共鸣.将问题应用于生活能够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找到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收获更多的生活技能与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情境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数学关系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例如,小明去购买学习用品,一个圆规10元,一个数学日记本6元,尺子和铅笔共花费了6元,尺子的单价是圆规单价的一半,那么尺子和铅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钱?这样,学生就会联系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深刻认识到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应用积极性.

(二)重视小组合作,推动解决问题策略教学

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解决问题策略对小学生以及整个数学课堂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掌握一系列的解题策略,就不能仍旧采用过去的说教方法,而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舞台.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同时可以显著增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吸取其他同学的解题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例如,在教学“倍数”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解答,给学生一个发挥和展现聪明才智的机会.已知一件上衣的价格是96元,上衣的单价是裤子单价的三倍,那么要购买一套衣服需要花费多少钱?你能够理出这个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吗?请说说解题思路,思考有多少种解题方法.

(三)科学设置练习,巩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问题解决策略、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措施.虽然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指出不能够把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当中,但是做一定数量的数学题仍旧是非常必要的.改变题海战术方法所强调的是在问题设置方面要做到在精不在多,保证问题的设置,突出学习主题,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核心要点,而不是让学生陷于题海机械式练习,最终毫无收获.因此,教师需要对数学练习进行精心恰当的设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水平,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比和比例”后,教师就可以围绕主题内容设计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总结自己在解题之后的收获,促使学生积累解题策略.在数学测试当中,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平均成绩分别是75.5分和81分,那么整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之比是多少?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怎样的三角形?要用88厘米长的铁丝做成长方体框架,已知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2,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四)创新数学教学手段,提高策略掌握成效

为促进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利用良性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在师生沟通当中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增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思维活力的重要手段就是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当中获取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创新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形象、直观的優势,可以非常轻松地把学生带到一个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大胆猜想和想象,在传统思维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呈现鸡兔同笼的场景.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化要素,给学生提供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可让学生积极思考运用怎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学生说可以运用抬腿法,有的学生说可以运用假设法,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利用列方程的方法.这样,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了大量的解题策略和创新思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到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掌握水平.鸡和兔子共有35只,有100条腿,请问,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老虎和鸡共有10只,脚有26只,那么鸡有多少只?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解题情况了解学生对解题策略的掌握水平,并根据反馈结果查漏补缺.

(五)指导学会提出问题,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督促,没有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积极探究,那么学生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教师需要积极筛选和提问,探究怎样将问题用有效方法呈现出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探索发现数学信息,并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共同探究,激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提问和自主思考,可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消除依赖性.有部分学生很有可能会提出以往学习过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否定他们,而是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可借助板书突出学习重点,并让学生自主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励学生自主尝试,亲身操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言行,给学生传递信任和尊重,以便获得学生积极的情感回馈.例如,有学生提出“四万万同胞”这样的表述,“四万万”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对学生的主动表达,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认可,然后向学生说明,“四万万”指的就是四亿,同时讲解为什么会有“四万万”这个表达方式.这样,学生会在今后的提问与学习当中饱含信心和动力,并愿意表达自己的疑惑,和教师互动探讨.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上,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对数学学科应用价值的认知.通过对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丰富而又深刻的学习体验,累积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以便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产生更强烈的热情.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增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把握,并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突破数学解题当中的层层障碍,收获综合素质上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实践小学数学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